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348

  等老太爷问出了这样的疑惑,李望怀一下子惊醒,也从中把握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但他一时间也想不起来。
  还是管家道,“我马上去查。”
  “虽然还没确定,但我可以肯定冯神医的几个杰出弟子,就有在我大商太医院里为官的。”
  不管那些已经当官发财的弟子们,还是否记得冯神医的好,为了树立形象,得知这里的事情后就必然要做事,要表态。
  而且做的事越大,越能树立名望。
  “冯神医有家人后代么?”
  管家还是表示查了才知道。
  ……
  两个时辰后,接近中午时分,苗老太爷、李望怀、吴家家主吴守业,杨知府、刘指挥使等等,已经全部汇聚在了苗府客厅,在下人们端茶递水招待中。
  一个个大人物也纷纷看过了冯神医留下的十几张废稿,这些废稿多的有近千字,少则几十字。
  各种信息还无法串联在一起。
  但最重要的是,其中某一张的几百字,已经是写的,冯神医在哪里发现的新药方里,对黑瘟病毒杀伤力最大的新药主药了。
  那不止写了新药名字,特性等等,还写了他发现的具体过程。
  就这一张,就和韩慕所言,新药方主药是韩慕意外误食才发现……截然相反了。
  双方各执一词,该相信谁?
  在场都是用脚指头就能选出结果的,肯定冯治都无疑,那位医家大贤几十年来,为人处世如何,太多人都清楚,绝对是德高望重,德与贤,丝毫不弱于他的才华。
  就在几个大人物或静坐,或如思想家一样沉思时,一道身影又跑了进来,是苗府老管家。
  “老爷,最新消息,十天来,好几个小二都能听到过,冯神医和韩慕私下里有过争执争吵,具体争执什么,他们不清楚,但有个前天生病的小二,亲耳听到了一些内容。”
  “他只是小病养身,被冯神医亲手配药后,已经好转了八九成。”
  所有大人物都是一惊,跟着大喜。
  杨知府忍不住扶着下颚的美须道,“人证也有了?好一个无耻奸猾之徒,竟然大逆不道到弑师的程度,本官一定还冯神医一个清白,让这恶徒授首。”
  “不急,这件事我们不用急着处理,先让姓韩的飘几天,等消息到了朝歌,由陛下担任这个青天,对我们才更有利。”苗老太爷轻笑着开口,“我们不防当做没发现,全被姓韩的糊弄了,表面上装作一阶一阶向上汇报,到了陛下那里,陛下慧眼识真……”
  这些话一出,杨知府懵的犹如一头萌猪。
  懵了好几个呼吸,他才一拍桌案,“老太爷高见!”
  他之前还做着美梦,想要亲手还死去的冯神医一片青天,而这件事事关着攻克黑瘟的大事,让全人类再也不用畏惧这个死神,全球所有国度,必然都会哄传。
  哄传下去后,还冯神医清白的杨知府,必然也是名传全球所有国度,会得到无数好处。
  可苗老太爷的操作,才让他明白谁才是真正的老辣,老而弥坚,怪不得人家做过侍郎啊。
  只要这样的操作做好了,相信现任的商帝,至少还给苗家一个六部尚书的回赠。
  说不定拜相都有机会。
  这件事牵扯的名利越大,皇帝亲自发现端倪,审案还冯神医一个清白?那商帝的威望就也越大,得利越多。
  只要杨知府也懂得配合,就算表面上可能得到皇帝斥责,可他也已经简在帝心了。
  皇权稳固,中央集权的大商,若他能简在帝心,还有什么可发愁的?
  又思索一下,杨知府才道,“那要不要搞大一点,拖一拖,多死一批人,越发烘托出了新药的珍贵,才越见证药方的神奇,以及冯神医的贡献……陛下若清理出这样的冤假错案,那威望?”
  如果这次黑瘟一个人都不死,总觉得有些不美啊。
第1733章
就按你们说的办
  杨知府现在,真是满心惊喜和欢欣,再也没有了一丝畏惧惶恐等情绪,毕竟大家知道冯神医已经攻克了黑瘟,他的新药能有九成以上把握,把黑瘟病人拉回来。
  这……
  新药方目前就在韩慕身上,他们别说现在没有被感染,没有发病的征兆,就算发了病,黑瘟也有几天的死亡期,可以救回来的。
  这情况下如何在这件事里谋利,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好处,才是最关键的。
  苗老太爷的提议,更让杨知府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么隐晦却超高姿态去拍现任商帝的马屁,操作真的太猛了,他和苗老太爷对比,还不是一个层次境界的人物啊。
  所以玩的更大一点,让事情变得更轰动,商帝出手时,才越显得弥足珍贵,越显得皇命在身。
  黑瘟,是令天语星所有国度的人类,都闻之色变的梦魇,有着把一城化为一方地狱的能力,但上次黑瘟肆虐是在哪里,又是多久了?好像几年前了吧。
  几年前在某个海洋中岛国爆发。
  至于大商和大唐,至少三十年没出现过了,原因也简单,你以为医家、墨家都是吃干饭的么?他们不止公开了各种预防黑瘟的措施,还是走到哪里就宣扬到哪里,务必让所有百姓都能知道。
  有了妥善的预防,尤其是夏季高发期,所有墨者都会奋斗在第一线去预防……无数的灭蚊香免费发放。
  时间长了,大商和大唐真的安稳几十年了。
  三十年,那就几乎是一代两代人的岁月了,很多新生代青年,最多从长辈口中听过黑瘟的可怕和变态,却没见过旁观过亲见过。
  几年前海洋中某岛国那次?地理位置太遥远了。大家也最多只是耳闻一下,感慨一下就过去了。
  所以,若这次黑瘟在云州府爆发,一个人都没死,就被彻底解决?那绝对会给无数新生代一种诡异印象,好像这黑瘟也就那样,被无数长辈传的多么可怕恐怖……实际上随手就被名医给搞定了?
  若是无数新生代有了这样的认知。
  就真显得不美了,美中不足,不足以让韩慕赚取到天大的名望,若韩慕的名望起不来,等商帝插手,揭发韩慕的真面目,还冯治都一个清白时,影响力也会降低。
  伴随着杨知府的话,苗老太爷、李望怀、吴守业乃至刘指挥使等都纷纷沉思起来。
  在场的众权贵士绅,根本不会在意平民百姓会在这样的灾难中死伤多少人,那些屁民就是死伤几万,对他们也只是一个数字,韭菜一样的平民,割了一茬还会有新一茬。
  他们都在理智的思索,这样子做,安全把握有多大,以及闹到最后,会不会受到商帝的惩罚。
  做一场大戏,搭好了戏台请商帝登台表演,会为那位增加大量的名望和民心民意。
  这绝对极度有利于稳固商帝的统治,但苗老太爷也不会忘了,今上其实也是挺爱民的存在,当然,士绅贵族以为自己才是民,平民百姓根本称不上民。
  架不住商帝爱的民,就是那些平民百姓。
  这很简单,只要有平民百姓的支持和信任,大商的皇位就会稳固无比,士绅们再闹也闹不出乱子的。
  他还在思索中,刘指挥使就眼睛发亮的道,“杨知府的提议,我看行,既然有了新药,我们目前也在城内实行了严格的管控,进入军阵模式,那么,在贫民区投放一些瘟疫病毒……那里的人若想冲出来,不用咱们的府兵和贵府家丁动手,估计其他不想被感染的平民百姓,就会自发组织起来,让那些贫民自生自灭。”
  “死亡威胁下,谈什么仁慈都是瞎扯,如果是大量的普通百姓,要处决那些发瘟的患者,就算是陛下来了,也很难追究到咱们头上。”
  几千府兵和几千精锐家丁组成的军镇模式下,任何百姓想要走出家门,离开自己的居住区域,都是不被允许的。
  这时候,不管他们这些高层怎么操作,外界都不会知道。
  找几个贫民区投放病毒……注意,贫民和平民百姓还是有区别的,就像是大唐帝国皇城长安,贫民棚户区,居住的都是从外地逃难而至长安的无家可归的可怜人。
  又或者像是王铁雄、王培忠父子那样,因为疾病之类磨难,丢光了家产还背负外债的。
  平民百姓,则是指有自己的房子、工作的男女所组成的一个个小家庭。
  云州府的本土平民,当然也没几个和贫民区里的人有多少牵扯。
  只要在贫民区投放病毒,然后等里面的人发瘟了,他们想出来?宣扬一下,平民百姓就会成为他们这些老爷们手中的利器。
  吴守业都在这时附和道,“刘指挥使言之有理,而且让贫民发瘟,也算是替咱们检验一下新药的成色,那些药,虽然韩慕说有九成以上治愈率,但咱们毕竟还没见到不是么?”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那边散播一波病毒,我们吴府也刚好有时间去囤积新药,这种主药是刚被冯神医发现的,以前都不在百草录行列之中,咱们各家的药行也没有相应储备。”
  “就算新药房已经出来了,因为没准备,死掉一批批难民,也没谁可以指摘。”
  百草录就是这里的医家整理出来的,中医各种药材知识典籍,类似于地球上大明的本草纲目。
  百草录都没有收录的新药主药……他们手里还真没货!
  这也多亏韩慕来投的时候,说过冯神医已经收集了一批,制作出几百人份的新药毫无问题。
  有那样的底气在,这一群高官士绅,才能安心,很安稳的去商谈各种大事。
  话说到这里,苗老太爷终于发话了,“就按你们说的办,去贫民区散播病毒,源头,要推到韩慕那里,要做到即便有陛下的暗卫来查,也查不到我们头上的程度。”
  “韩慕主动对我苗府下人投放病毒,但他从没想过,我那几个家丁,感染病毒后去了云州贫民区欺男霸女……顺势把黑瘟也扩散到了那里。”
  “韩慕的几百份新药,根本是杯水车薪,还是咱们这些人,尽力在云州府以及周边收集新药,才能控制住局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