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学神(校对)第10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1348


第1724章
不止不急,还有点想笑
  伴随着某偏将的炸裂,徐州府指挥使脸色黑的几乎要滴出水来,更是抓起战刀拔刀出鞘,“李承武,军阵在前,你敢抗令?”
  军队之中,军令如山。
  行军打仗进行中,像李承武这样子公然违抗军令,理论上指挥使当场砍了他,也是没有责任的。
  要不然还怎么治军?
  所以当这威胁一出,李承武倒也吓了一跳,在他身侧的一群亲兵更是哗啦啦围了过来,以保护姿态把李承武围在了中间。
  这里的动静,明显也惊动了更多将士。
  三千骑兵中的三个千军,也大惊失色的赶了过来。
  天语星的大商军制,五人一伍设伍长,二伍为什设什长,五什为屯、设屯长,二屯为百,设置百将一名,十屯,设五百主一名,一千人的军事长官,就是千军了。
  五百主、千军,已经算是大商军队体系里中层将领了。
  原本的李承武,就是三个骑兵千军的直系领导,李承武这个偏将,再加上统御步兵的偏将,就是向指挥使负责。
  现在只有三千骑兵走得快抵达了广华县外,大军中一些将领,还没见到指挥使口中的山匪,也没进入广华县呢,突然见两个最高长官有了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妥妥的惊爆一地眼球。
  在三个千军带着亲兵围过来时,李承武也眼珠子一转,大声喝道,“指挥使大人明鉴,我李承武当然不敢军前抗令,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军令,你说墨家要造反,要标下去逮捕广华县令,证据呢?圣旨呢?”
  “没有证据也没有圣旨,请恕标下无能,断然不敢接这样的军令。”
  下一刻他更是看向三个千军,和众多亲兵,“兄弟们,你们说墨家会造反么?开什么玩笑,墨家世世代代,众多巨子令长,哪个不是兢兢业业在为我大商做奉献,没有丝毫证据,指挥使大人一张嘴就说墨家要造反??”
  不管墨家会不会造反,他去逮捕墨家高层甚至广华县令,都是有死无生的后果。
  军中抗令罪责很重,但李承武能爬到偏将一职,你以为他没有靠山?
  军中抗令有风险,这风险对比去抓捕墨家,还是轻微太多倍了。
  等他这些话一出,三个千军也炸了。
  “什么?我们不是要去剿匪么,怎么就成了墨家造反了?”
  “嘶,逮捕广华县令?那位的确是墨辩出身的县令,还带着一群墨者在广华执政……逮捕他?我们能走出广华么?那些刁民若是闹起事来,我们只要不大开杀戒,根本走不出来吧?”
  “你开什么玩笑,就算我们成功带走了那位县令,事后呢?大商各地百千万墨者,墨侠,能放得过你?”
  ……
  稍微炸了那么几圈头脑语言风暴。
  千军林志易就大声喝道,“指挥使大人,墨家造反可有证据,可有圣人圣旨?若没有,请恕我等无能。”
  跟墨家对着干,有什么样的风险,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即便现在他们还不知道墨家高层都在广华,只以为是去逮捕墨辩出身的广华县令。
  这都吓得林志易等将领不敢去做了。
  每一个墨者,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当初那位上任广华,整个广华上下土豪劣绅,各个都是乖巧安分,再不敢像以往那样欺压平民百姓,真以为怕的是县令一人?
  他们怕的是大商境内各地,几十万墨侠啊。
  单独一个墨侠拉出来,是地面上的游侠,一群群墨侠拉出来就是精兵。
  而那位广华令在县里任职这几年,更是被县里所有百姓都感激到不行,都为那位立生祠了。
  现在你要杀进去带走……抱歉,平时你让我们帮你修宅子修庄园都是小事,平时你克扣粮饷也无所谓,平时你吃空额喝兵血也算了,这种抓了墨家县令,不止可能会身死,死后也会臭名远扬的事,咱们不干。
  随着林志易的话,其他两位千军,甚至陆续赶过来的一个个五百主都大声呼喝起来。
  这,这让指挥使也无语了。
  证据?圣旨?这两样他还真没有。
  知道墨家要造反,是白继恩汇报的消息,白继恩也没有证据,只是口说了巨子杨安和他的私下商议,不过他拿出了暗卫的身份名帖罢了。
  被汇报后,指挥使才写了奏折派八百里加急向皇都赶去,圣旨也没下来呢……知府,以及整个河西省各种高官权贵,士绅豪门,就一个个陆续来游说他了。
  先不用管圣旨,你出兵就行。
  那些高官权贵,士绅豪门才是最恨墨家的,平时不敢轻易和墨家对抗也就罢了,现在一听墨家要造反,大把的权贵差点笑疯了,就是让指挥使先干一票大的再说。
  这件事,就算最终捅到现任商帝那里,对方会不会下圣旨把墨家高层一网打尽,还真不好说,毕竟墨家不是要造大商的反,只是想出海建国罢了。
  不管墨家出海建国,对大商,对大唐影响力有多大,以墨家目前的体量,威望,你直接下令对墨家赶尽杀绝的话,影响也太大了,现任商帝也背不起那种锅。
  明白就算是商帝知道了消息,也未必真下杀伐圣旨。
  众多河西省的士绅豪族,高官权贵们,才逼着徐州府指挥使出兵的,所以众多偏将、千军、五百主们所要的证据圣旨之类,他一个都拿不出来。
  看他无言以对的样子,李承武等人才大喜起来。
  然而没等李承武再说什么,更大的哗然声就响了起来。
  这一群徐州府将领闻声看下时,才发现三千骑兵里,正有三三两两士兵骑着马就跑……没有任何军令的情况下,这些骑兵三三两两,向着四面八方逃窜??
  这是出现了逃兵啊,光天化日之下,这还是大商境内没见到任何敌情时,就这样出现了逃兵。
  不过看到这局面,李承武不只不急,还有点想笑。
  “指挥使大人,请恕标下无能,这广华县,谁爱去谁去,我们走!”
  他真的笑出声了,大笑着一摆手,率领麾下的亲兵家丁就抓向徐州府城方向而去。
  林志易等千军们,“……”
  几个千军和五百主没有笑,也没有走,但也没约束逃兵,片刻而已,三千集结在广华县城不远处的骑兵,就变成了不足千人、乱糟糟乱成一团的乱兵。
第1725章
大商的军队已经烂到这地步了么?
  广华县衙,忙碌了一天公事,县令唐礼拖着微显疲惫的身躯就走向后衙,唐礼上任广华一年半左右,日常生活当然遵循墨家的节用主张,不管衣食住行都很朴素。
  他唯一爱好,就是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后,备上两壶小酒,来两个寻常小菜在后宅中自酌自饮,若再加上几本优秀的书籍能翻阅观看,那就更加美滋滋了。
  上任广华一年半,在众多墨家子弟的帮助下,唐礼也算是把广华治理的蒸蒸日上,这个属于徐州府,依山靠海的县,最大的特点就是山多、耕地不足,外加交通不便导致本地百姓穷困不堪,还动辄就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
  当然,那是他接手之前的广华生态。
  自从唐礼带着一群群墨通者、墨工者、墨法者等等墨者抵达,他最大的主政策略,一是多修路,先把本地的交通搞上去,交通便利,才能让百姓出行便利,经商便利。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若非交通环境恶劣,本地广华百姓,的确是可以借助各种山货,海鲜,运输起来去其他地方贩卖,再购买粮食的。
  除了修路外,他另一良政就是多修船,以及在县内那不多的土地上,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墨法以及墨侠们的存在,就是为了震慑本土豪强的,只有震慑了那些家伙,让他们没办法轻易去盘剥欺压百姓,百姓们的激情才会被激发出来。
  短短一年半,唐礼做出来的大事不多,可已经让全县普通百姓都能吃上一口饱饭,能穿得起衣服,能治得起病,还不用担心被本土的士绅豪强恶意欺压。
  这些若以无灵时代21世纪的眼光去看,自然不起眼,可放在天语星这样的封建时代环境中,已经是无数百姓梦寐以求,是很多山民渔民,都主动为唐县尊立生祠的无上功德了。
  今天的唐礼和往常一样公事繁忙,他忙碌最多的还是有关修路事宜,不管是物资人员调配,安置,还有真正修路时如何在山中开路,这都不是小事,马虎不得。
  一年半而已,封建时代的技术,当然做不到修好全县道路,这项大业,唐礼都打算持续干个四五年,能修好全县道路,已经是值得他满足的了。
  就在他进入后衙,嗅到了一丝美食香味,略显疲惫的身躯也一下子重新振作时,他后方就急急跑来了几道身影,是几个穿着衙役服饰的捕快。
  “县尊,大事不好了!”
  “徐州府派了三千骑兵,到了我广华县之外,竟然说县尊大人要造反,他们是来抓大人了,这些天杀的,真是不想让我们过一天好日子。”
  ……
  原本的广华县衙役之流,也是帮助士绅豪强欺压盘剥小民的最得力帮凶,但墨家上任,哪会用那些毒瘤。
  目前的三班衙差,全是唐礼上任后,从寻常百姓家挑选的良民,不止家境良好,各个也都是干净、没有不良嗜好的青壮。
  一年多来,这群衙役才是亲眼目睹,他们心目中最可敬的县尊,以及县尊身边一群群墨者,是如何帮助广华百姓脱离苦海的。
  他们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未来也一天比一天更有盼头。
  突然听闻了徐州府府城的指挥使大人,竟然宣布县尊要造反,还要来擒拿县尊,这群衙役也炸锅了。
  全都以最快速度杀来了县衙,他们早就有了拼死保护唐礼的决心。
  不过这些衙役的呼喝,让唐礼身躯大震,仿佛听到了最不可思议最荒唐的事……震颤几下,唐礼才一脸茫然的开口,“我要造反?我怎么不知道?这群贪官污吏,为了恢复旧日贵族姥爷的优越生活,还真是无耻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13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