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8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9/924

  至于其它什么传承啊文明啊统一啊,那他妈都是顺带的。
  老子都穿越了,要辣么大的责任干鸟!
  当然也不是没鸟事,主要是让鸟有事儿,不能闲着。
  “周南公主,怎么拖到现在?周天子到底啥意思?是不是又想坐地起价?”
  “首李,那怎么可能?这不是想要再抬抬身价嘛。”
  “嗯?什么意思?”
  “洛邑来的内竖,说是周天子想用两个狐女来抬一下周南公主的绝艳之名。”
  “噢……原来如此。”
  李董顿时恍然大悟,感情这里头,还有这样的算计。
  挺好,他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是不反对的。
  只要不阻碍他玩美女,一切都好说。
  花样再多,他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还乐于见到,与民同乐嘛。
  “那这个泾阳狐氏,有什么要求没有?”
  “现在洛邑那边的意思是,给个子爵,不过,封在宋国的土地上。”
  “这个我知道,不过前提是要拿下商丘,然后扶持新的宋君。”
  “现在选择的地方,还算偏僻,在砀山之北,丹水之南。”
  “可以,地随便圈,反正盖了多少房子也是咱们汉国的。”
  “……”
  每当老大这么理直气壮抢劫的时候,沙哼就觉得自己跟老大的差距还是很大,不论是思想觉悟,还是说手法,都差距在天与地的级别。
  这种轻飘飘,这种淡然自若,是真的学不来。
  沙哼感觉自己是不是跟公卿士大夫混久了,越来越讲究贵贱那一套,唯有跟老大见面,才会重新找回曾经的青春。
  当年,他在沙野抓黄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你怎么这副表情?汉国的规定就是这样,来汉国的都知道。想要在汉国立足,就要知法懂法。规矩二字,不用老子多说很多遍吧?”
  沙哼连连摇头,当年“柳营”外头,规矩二字,可是震慑到运奄氏商无忌的。
  “现在定下名称了没有呀?”
  美滋滋的李董寻思着现在又能收割三个绝色美女,整个人都是轻松起来,伸出小手指,掏着耳朵踱步,一旁沙哼跟着,听到老大提问,立刻回答道:“说是叫‘东狐’。”
  “嗯,狐氏东迁,所以叫‘东狐’,很合理。”
  周天子帮忙挑的地方,还是挺讲究的。
  刚好在商丘城和泗水之间,正中间,不差分毫。
  而这里呢,当年还有一条弛道,只是因为丹水、睢水的缘故,就没落了不少。
  不过还是能依稀看到旧时代的风采,路基因为被压得严严实实,即便是下雨,也还是能够行走的。
  除非发生山洪,才能把整段的弛道冲垮。
  说白了,这就是陆上堤坝,延绵出去,有百几十里,一直能够通到丹水河畔。
  这里拐个弯,河湾处就是丹水的津渡,当年齐楚发生冲突的时候,宋国作为战争前线,大量布置了浮桥,沿岸的那些津渡水寨,也是旧时代浮桥扩建而来。
  可以说,真要是有能力在这里筑城,向西就是商丘城,不差生意难做。
  向东则是丹水,顺流直下,就是萧城,两地相隔不过八十里,再顺水到泗水口,就是彭城。
  同样是非常成熟的国际商路,吴越齐楚等等曾经的大国,都在这里兴旺发达。
  只要做起来,的确是传世的物业。
  “那……首李,怎么回复周天子的人?”
  “随便给几箱‘大红01’,表示表示,就说我们汉子国,一向是配合周天子工作的,而且支持统一,大家都是诸夏之后,不分彼此。”
  “……”
  “你怎么表情?快去回复。”
  “是。”
  沙哼感觉自己还是缺历练,他果然还是喜欢打打杀杀,这种臭不要脸的行事作风,真的不适合他。
  哪怕他增长了知识,哪怕他学会了很多道理,可这种行径,真的不符合他的性格。
  他还是一个无知野人的时候,那也是有恩报恩啊。
  沙哼内心有很多疑惑,不过什么疑惑都比不上命令。
  服从命令,是他沙某人的第一准则。
  只是让沙哼郁闷的是,他跟洛京来的阉人这么一说,这周天子的内竖,居然不恼,反而美滋滋地收了几箱子的“大红01”,就快活地去了。
  临走的时候,还说以后要是去了洛京,他一定请沙君吃好喝好玩好。
  沙哼感觉自己果然还是适合战场。
  打打杀杀多简单啊,这帮家伙一个个脸上笑嘻嘻,干得都是什么事儿啊。
  想起笑嘻嘻,沙哼就想起了魏子羽,这个贱人!
  如今魏子羽的名声,更是响到不行。
  就差变成“魏子羽单骑破商丘”了,什么汉国猛将良将宿将哼哈二将,眼下的风头,全被魏子羽一个人占了去。
  这王八蛋黑了商丘城,送走了宋军戴举,整个宋国直接分裂成了三大块。
  汉军能够轻轻松松长驱直入,然后在多地扫荡,正是因为魏子羽的各种骚操作。
  甚至宋人如果组织强烈的抵抗,还有宋国公子黑耳带人过来说项,劝降嘛,还不是威逼利诱各种讨价还价?
  地方小土鳖一看子姓宋氏的“掌门人”都跪了,那还折腾个啥?跟着跪呗。
  现在的状况很是有一套,汉子国压根就不用宋人来处理宋国,直接拉了一票鲁人过来。
  然后又把宋人送到了邾国故地,管理鲁人。
  互相糊脸,互相恶心,互相靠压榨对方来完成业绩。
  钱不钱的都是小事,反正现在的规定,就是完成任务之后有奖励。
  五险一金是必须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分红待遇,在民间有个说法,叫做“同勇夫出身”,意思就是,差不多跟勇夫一样的身份。
  当然了,还不是勇夫。
  不过可以跟勇夫一样,拿分红。
  具体一点,比如说丹水附近的浅层煤矿,就有一个十年分红,这笔钱,鲁国人想要拿到手,就得看他们在宋国地盘上的表现。
  业绩不行,怎么好意思拿分红?
  对不对?
  同样的,宋人在邾国故地,也就是鲁国人的地头,也可以拿分红,这个分红,主要是大规模的粮食产出还有漆器、陶器、家具。
  整个汉国的器具加工,已经非常的成熟,因为有着非常惊人的生铁产量。
  宋人不傻,尤其是前几年在傅城做生意的,国际大单往往就是粮食。
  汉子国和别的国家不同,对于粮食的需求量就是个无底洞,只要他们能够保证粮食产量,年年增产,这生意,做十年就是稳稳的赚三代富贵出来。
  至于最后能不能通过这笔钱,在汉子国内部站稳脚跟,这个可以先不管,但首先成功率就大得多。
  所以,和鲁国人放不开不同,宋国人无所谓老家被鲁国人折腾成破烂,他们在鲁国人的地盘上,那是真的玩得很专业,也很认真。
  不懂的地方,还知道去请教魏羽和胥飞。
  这一点,鲁人就很是不如宋人。
  大概可能跟鲁人的复杂遭遇,有点关系吧。
  毕竟,他们又不是缺英雄,陬邑大夫子纥还活着呢,齐国人也退了,尽管遭遇了兵灾,可国家保全了啊。
  怎么一眨眼,嘿,鲁国就四分五裂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