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8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1/924

  为首的是蔡夫子蔡美,笑呵呵地先是放下茶杯,然后道:“帝勾陈有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宋国无道,宋君失德,当除其国。”
  “……”
  “……”
  “这‘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帝勾陈所言。”
  “帝……”
  洛京老铁们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要不是怕一巴掌扇过去,能把蔡夫子当场扇死,这事儿必须干!
  蔡美直接亮明态度,我们之间,已经是分了彼此,虽然我还是老姬家的一份子,但毕竟大家各过各的。
  最重要的是,老夫蔡美的日子,过得好啊。
  “夫子,已经准备妥当。”
  “嗯,挂起来吧。”
  “是。”
  此时,来了几个护卫,身高不高,但是结实有力,跟贵族那些美男子没法比,但比普通人,却是多了许多彪悍之气。
  “百沙”出身的鳄人,也是精挑细选的,鱼虾水产摄入高,自然体质要好得多。
  充门面的鳄人,身材同样高大,腰挎长刀,身挂铁甲,卖相着实不错。
  只是懂行的大夫们,看的却不是身材如何,这些个鳄人,哪怕是矮壮的,也着实让人欢喜,上等的精兵啊。
  “挂起来!”
  几个鳄人安装好了定滑轮,很快就将一块巨大的幕布挂在了天下棋盘上。
  此时,终于有人看清,这似乎是一幅图案。
  “舆图?!”
  “大胆……”
  有人刚这么说呢,顿时反应过来,这又不受周天子管的,顿时声音蔫了下去。
  蔡美笑呵呵地指了指那副拼接出来的巨大的图案,紧接着,云轸甪起身,冲蔡美行了一礼,又冲周围行了一礼,这才上前,手持一根教鞭,点了点中央一块用紫霄缝制出来的地盘,声音洪亮地说道:“此地,便是成周王畿。”
  “……”
  “……”
  天下,很大。
  王畿,很小。
  哪怕图案上用的是“汉字”表述,但对于“天下棋盘”前的士大夫们来说,这幅图案十分清晰明了,看得清清楚楚。
  天下的态势,一目了然!
  “楚国失汉东,秦国失丰镐。”
  教鞭分别在汉水和渭水圈了圈,颜色分明,区分出了各自的地盘。
  秦晋大战的重点,各自的战略目的,都很清晰,老秦人玩命也要怼在泾渭前线,就是害怕晋人复现当年周天子的格局。
  丰镐之地,哪怕现在是荒芜的,但是要开发出来,还真是没什么难度。
  咸阳城,可不就是这样轻轻松松搞出来的吗?
  尽管咸阳城实际上根本没有发挥过都邑功能,纯粹就是个为军事战争服务的要塞。
  但能够养活咸阳城,就足以证明丰镐之地的土地,是多么的丰厚。
  “我大汉,横跨江淮,东至大海,西到汉水,版图之大,诸君以为如何?”
  云轸甪口音很重,但这不妨碍首都人民听懂。
  以前会嘲笑,然后说听不懂,但现在不行了,汉子国的统治范围,已经这么大了?
  尤其是蔡国的颜色,居然就是汉子国的颜色,那么汉子国的北部边境线,岂不是拉到了郑国旁边?
  “诸君不言,那……老朽就失礼了!”
  有些老态的云轸甪,此刻精神抖擞,教鞭一转,点了点一条由北向南的黑线,“这是泗水,我汉军二十三万大军,集结滕国。”
  说罢,云轸甪在滕国周围,画了一个大圈,“原邾国故地,除泗水以西邾娄邑,尽数为我大汉所有。宋国先后割让沛县萧县,如今丹水、睢水,皆为我大汉所制!”
  汉子国的版图,有着非常明显的突出部,东西两侧,都是直插中原。
  同时隔绝了东西两地强权的联合。
  楚国缩在了汉西,齐国……齐国发生了什么,洛邑的人都是很清楚。
  至于吴国,吴国从上到下都是神经病,现在还在互殴,也是没谁了。
  只看疆域面积,比汉子国大的,目前只剩下秦国。
  但秦国大部分土地,都没什么用,尤其是西域,爆不出人口来,这是硬伤。
  财政上的问题,对秦国来说,反而是小事。
  “若大汉攻宋,必克商丘,隔绝丹水、睢水呼应,宋国即便不亡,亦分崩离析!”
  云轸甪声音虽然沧桑老迈,可那种自信、骄傲,听得洛邑士大夫们,都是有一种毛骨悚然感。
  这是面对巨大生物的本能,一种畏惧。
  “大汉克宋,隔绝齐、周联络,北临济水,可攻可守。郑国执政‘郑城子’,尚未归国,若我军挥师西进,同时蔡地大军亦出兵北伐,郑国比之宋国如何?”
  汉军的威力,根本不需要废话。
  “汉、汉国当如何?!”
  “好!”
  云轸甪猛然大喝,“当如何?我主愿邀天下诸侯合战于中原,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第784章
云轸君老猛男也!
  在楚国当大夫的时候,云轸甪感觉也挺爽的,但是,总觉得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意思。
  因为楚国自始至终,都是在模仿天下诸侯。
  而汉子李解就不同了,合用则用,不合用则弃,干脆利落的很。
  同时汉子国在淮水伯府时期,就自成一体,其制度也好,人才选拔也罢,都是迥异非凡。
  正是这一点点不同,累计起来之后,短短数年,就爆发出了惊人的威力。
  一个“唯才是举”,一个“逢进必考”,并非是简简单单的体制改变。
  其背后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
  只说工具,就包括了书写工具,从炭笔、毛笔、纸张、墨水、教材、作业、讲义……杂七杂八加起来,金山银海堆出来的。
  反正云轸甪可以肯定,天下豪门,数一数二的那种,也养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教育机构。
  尤其是淮中城的图书馆,四周极为空旷,为的就是防止火灾。
  至今收录的文献依然很多,分门别类,连图书分类都是一门学问。
  同时汉字重建上,一般都是根据汉子李解的需求来改变,怎么方便怎么来。
  文字的简化,书写系统的提升,也是一大笔钱。
  这笔钱,还是那句话,云轸甪可以肯定,天下第一等的世族,也玩不了这种花活。
  为了推行这一套系统,淮水伯府时期就是靠暴力推行。
  合则用,不合则弃。
  允许反对,允许离开,但不允许破坏。
  谁破坏,谁死。
  淮水两岸的老世族,在这种以卵击石的对抗中,死得比战争中还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