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924

  从尼山出发,往北过河就是曲阜,可以说整个鲁国,国门都是冲李解敞开的。
  摆明了不想好好过日子。
  李解真正付出的代价,无非就是吓退齐国人,同时给曲阜城中可能要出现的权力更迭背书。
  鲁国贵族是在玩火,但可玩性因为太高,乃至他们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至于齐国人,他们要拿走的,是梁父山,是阳关,是附近的几座城邑。
  同样,齐国人要求的,也是李解的“主持公道”。
  承认齐国人,尤其是在鲁国地面上齐国部队拿到手的既得利益。
  可能要吐出来一些,但跟到手的比起来,根本不值一哂。
  阳关如今还是在鲁国人手中,但没有被齐军攻破的阳关,此刻其实已经被攻破。
  政客们的想法,和军人,差距还是有点大。
  甚至陬邑大夫子纥的采邑,大概率也要落到齐国人的手中。
  而齐国人除了拿出了一只鲜活的美丽公主,还有就是妫田为首齐军将领的“友善”。
  这份“友善”,同样需要李解的认可,只要李解认可,那么这些齐军将领在临淄的嗓门,将会出奇的大!
第760章
一个令人满意的剧本
  一切的结果,都已经注定。
  齐国付出的是一个公主,而鲁国,则是拿出一个国君。
  公主必须送,国君必须死!
  被害者,鲁侯。
  杀人凶手,姬庆。
  吃瓜群众,齐鲁士大夫。
  案发日期,汉子李解夜宴文姜公主当晚。
  “大小十一城,汉国不费一兵一卒,尽数取之。唉……”
  “君何故叹息?凡此十一城,不过是邾国故地,何必计较。”
  “呵呵,何必计较……”
  夜宴之后,鲁国人的确松了口气,但是并没有到太平无事的时候。
  他们接下来还要忙,忙着争权夺利,忙着瓜分剩下的鲁国土地。
  鲁国的公族可能就要完蛋,所以,辞行之后,就是要赶紧返回曲阜争夺即将到来的好处。
  至于齐国人,有了李解的承诺,有了李解的威吓,齐军的劫掠行为,就会到此为止。
  到了天亮,不会有齐国人愿意冒险的。
  对李解阳奉阴违是什么下场,楚国人最清楚。
  鲁国人现在在意的,已经不是战场上的事情。
  “我知君之意,无非是今日献十一城,而得一夕安寝;倘若再起战火,鲁国又有几城可以贡献。是也不是?”
  “是!又当如何?”
  “君优思社稷,某甚是钦佩。只是……”
  回答的人眼神肃然,看着对方道,“天下四方,何处不纷争,哪国无战火?如今天下大势,乃是大争之世,乃是天下战国!”
  言罢,此人郑重道:“彼时汉君言‘一统天下’,洛京卿士,极尽嘲讽之能。今时天子开疆拓土,无非汉子举手之劳。汉军之威,洛邑之城墙,不可谓不坚;有洛水之险;有中国之富,又如何能挡?”
  “今时洛邑,于汉国而言,不过囊中之物,随时取之。”
  情势就是如此,狡辩得再厉害,也是没有用处的。
  对别的国家来说,你劝说厉害,阐明事情的轻重缓急,似乎是有点作用,但是对汉子国来说,没有意义。
  一场夜宴,李解全程没有理会齐鲁使者们的屁话,只是跟帷幔之下的文姜公主聊得高兴。
  什么礼仪不礼仪的,汉子李解根本不管。
  只要双方的利益谈妥,这条姑苏城外不知道从哪个鬼地方冒出来的野狗,根本不在乎体面。
  各取所需,也只是各取所需。
  “汉国当真能吞并列国?”
  “姑苏野人,当真能君临一方?”
  “这……”
  “呵,彼时阳巨为逼阳大夫时,以为南方野人,不能成事。可曾想到,便是这一介野人,两败劲宋,使泗水为其驱策。今时济泗大邑,唯傅城而已,何来商丘、曲阜?”
  “唉……”
  “君不必叹息,有此结果,已是幸事!”
  “……”
  想了想,为鲁国前途担忧之人,再次叹息之后,只是抬手行了个礼,便是不再多说一句话。
  没什么好说的,现实的状况,就是如此,鲁国不可能翻本了。
  将邾国故土吐出去,鲁国的膏腴之地,就损失了一大块。
  整个泗水以东的精华地区,就落在了汉国的掌控之下。
  若是以传统的视角来看,汉子国这块领土,有点过于突出到中原,很容易遭受夹击。
  但是问题在于,宋国同时割让了萧城。
  沛县、萧城都在汉子国手中,那就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加上汉子国早就开始修建龙背关,疏浚河道之后,睢水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运力。
  以汉军强行军、急行军的效率,轻装上阵,一天就能拉出一支生力军杀到萧城、沛县。
  而且现在的济泗经济版图是反常态的,傅城才是真正的济泗贸易中心。
  整个傅城的水运大三环,南来北往的国际贸易商,只要是能做大想做大的,都会选择在傅城。
  因为水运的运力最高,而傅城,又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和别的大型城市不同,傅城的开放性非常大,很多逃奴,打听到傅城方向之后,都会选择往这里逃。
  没有身份,新建一个身份就行了。
  尽管会被监管,但只要能创造价值,哪怕只有一身力气,也能在傅城混口饭吃。
  大量的码头、牲口市场,都需要用到临时工。
  临时工只要没有病死,就不会饿死。
  傅城消化吸收的人口,尤其是底层人口,远远超出齐鲁国家的想象。
  而这些是难以扭转的,因为“白沙麻布”在这里分销,“赤霞”在这里分销,陶器、瓷器、漆器在这里分销,稀奇古怪的家具、兵器、厨具在这里分销。
  没有一家代理商会疯了,想着跑去哪个鬼地方来跟傅城竞争。
  根本不可能是对手。
  傅城发达且成熟的水运技术、组织,又让大量的国际商帮节省了开支。
  运输成本和陆路运输比起来,连零头都没有。
  最大的开销,无非是逆流情况下的纤夫。
  这些现实,这些情况,有没有这次齐鲁战争,鲁国人心中都是有数。
  曲阜,是不可能跟傅城争的,死路一条。
  除非曲阜方面有办法消灭傅城,但傅城的一把手是阳巨,他在鲁国有的是门路,阳氏还要仰仗着阳巨发财,借着阳巨的职务便利壮大家族,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鲁国去扯傅城的后腿?
  更何况,傅城背后的真正大老板,是李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