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8/924


第705章
猥琐君臣找乐子
  放归蔡董的确会给李解添堵,毕竟蔡董是蔡国的合法国君,如果李解想要阻止,那就只能干死蔡董,半道上做掉还是说蔡董返回新蔡之后做掉,都一样,没什么区别。
  不过这就染上了小黑点儿,对李解来说,完全没必要。
  毕竟,蔡国白莲花也不是白玩的,让李解把小老婆的哥哥给杀了,那还有什么意思?
  他的人生目标又不是为了称王称霸,就是想多日几个绝色美女,也就差不多了。
  一切都是为人间绝色而服务,而不是颠倒过来。
  宏图霸业有个卵用,死了还不是两平方米?
  说不定还没有。
  曾经的李工头,如今的李董,除了社会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还有剧变的,是社会环境的极大倒退。
  反正李解曾经还是工头那会儿,刷个“抖阴”,看各种肉里头露出衣服的大姑娘扭来扭曲,也挺高兴。
  手指头刷个不停,一天,也就过去了。
  如今管着几十万上百万人的饭碗,也没什么难受的,只要能让他玩人间绝色,那就努努力,打这个灭那个。
  真要说是争个什么九五之尊,那还不来一包“九五至尊”,哪怕他不抽烟。
  姑苏现在玩弄这种小把戏,说实在的,李解非但没有觉得别扭,甚至还觉得挺好玩的。
  “君上,姑苏倘若当真送归蔡侯,不可不察啊。”
  这阵子得空休息的柳巴,从国外回来之后,总算有了十天半个月的假期。
  可惜才休息了三天,就传来了姑苏的奇葩消息,这让柳巴很是不爽。
  作为顶级的外交官,柳巴现在的“战绩”,那是越来越辉煌。
  还混了一个“巧舌如簧”的头衔。
  再加上“千金一诺”的典故,柳巴堪称淮南人民群众的偶像。
  国际上的外交官标杆,如今也换成了柳巴。
  “你怎么看?”
  “太叔卯想要借机生事,想必姑苏看来,君上必不能让蔡侯归国。”
  “可我要是让蔡董回来呢?”
  “君上当真?”
  “当真。”
  李解笑了笑,“一个废物国君而已,现在如今蔡国上下什么行情,你还不知道么?蔡董就算回来,也就是个摆设,老子赏他一碗饭吃,他还能造反不成?”
  “总有人想要趁势而起,君上还是要小心提防。”
  “老规矩,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我们看的是全局,他们折腾他们的,我们折腾我们的,互不相干。”
  柳巴咧嘴一笑,他本就形貌丑陋,此刻笑得猥琐,更是显得奇形怪状,“君上至理名言,臣铭记在心。”
  “你现在阿谀奉承的水平,退步了啊。”
  “臣以后争取改进。”
  “嗯,吹捧的时候,要有‘润物细无声’之感,于无形之中,夸得人飘飘欲仙。当然这种高端玩法,也不能长久,万一我心情不好,可能就会假装听不懂。算了,以后还是直接点。”
  “是,臣铭记在心,君上教训,臣受益匪浅……”
  “嗯,就是这样,保持住。”
  作为一个庸俗低俗烂俗的人,李解很喜欢这种粗暴而不加掩饰的拍马屁,能让人一整天的心情,都变得非常愉悦。
  君臣二人闲聊了一通,柳巴想了想,还是问李解:“君上,不若吓姑苏一吓?”
  “怎么说?”
  李解顿时来了精神,戏弄戏弄别人,也是一项不错的娱乐活动。
  这年头,连电视都没得看,除了人间绝色,还有啥追求?
  美食?
  这年头大部分美食都是他自己发明的。
  悲哀。
  当找乐子只能在兜兜转转的几样中去挑拣的时候,人会无聊,会发霉……
  “君上便说愿意前往姑苏迎接蔡侯,同时再遣使向吴王询问一下,就问是不是‘天皇大帝’的陵寝有所变化,这才使蔡董思乡欲归?若是先帝陵寝久无人打理,君上便说愿意前往祭拜先帝一番。”
  眼珠子滴溜溜一转,柳巴出这个馊点子的时候,一边说话一边搓着鼠须,狗头军师的范儿,那是相当的足。
  李解越听越觉得带感,真要是这么干,难受的可就是姑苏了。
  反正他是无所谓蔡董回来不回来的,反正蔡国跟蔡董,大概也就只剩下半个阴币的关系,等他一死,整个蔡国就会很顺利地并入汉子国。
  至于现在,托管而已,蔡夫子的江湖地位摆在那里,谁还能说蔡夫子是乱臣贼子?
  当然说也可以,也得有人承认不是?
  “哇,你真是越来越坏了啊。”
  李解很是欣慰地拍了拍柳巴的肩膀,“有子起那个老东西的风范了。”
  “多谢君上夸奖。”
  嘿嘿一笑,柳巴也觉得自己很有希望成为“子起第二”,当然做“下柳第一”,那就更好了。
  此时柳巴提出来的建议,是真的蔫儿坏。
  不论太叔卯接招还是不接招,都要进退两难。
  阻止李解派出武装部队护送蔡董回国,这没法说,因为当初蔡董去姑苏,就是李解送的。
  外界谁都知道,这功劳是“天皇大帝”勾陈的。
  太叔卯真要是说不让李解迎接蔡董,李解个人是无所谓的,但姑苏的老世族们,肯定要跳起来给太叔卯膝盖上一拳。
  可要是太叔卯让李解派出武装力量来护送,那这事儿又得说道说道了,来多少人?怎么接?在江南还是江北?在江阴还是海阳?
  稍微扯皮一下,就是一年半载的,别到时候齐鲁之争都结束了,这破事儿还没有了账。
  可要是太叔卯表示算了,他也就是那么一说,那么李解顺势而来的第二个问题,先帝陵寝是不是出了状况,是不是没人看坟守墓,是不是没人除草上贡?
  关心嘛,应该的。
  太叔卯要招架的麻烦,就变多了。
  第一个问题,要不要辩解一下,说“先帝”这个词用错了?别辩,辩就是输。
  可这事儿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吗?
  显然不能。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姑苏经济困难,连陵寝前的草庐伙食,也有点撑不住?这才让陵寝前守坟的蔡国国君条件艰苦起来,不得不回国了?
  要确实是困难,那就直接开口,还能少了先帝陵寝的体面?必须包吃包住,务必让守坟哭灵人员衣食无忧!
  第三个问题,让不让李解祭拜一下先帝?
  让的话,那李解就要出发了,什么齐鲁之战,关他屁事?哪有祭奠一下先帝更重要?这是为臣之道啊,一个字:忠心耿耿!
  可要是不让话的,那就有的说了,他汉子李解,可也是王命猛男来着的。好,就算这个头衔,因为汉子的存在,就不作数了,可他还是阴乡的封建领主,理论上还是先帝的臣子。
  连他儿子李雷的封地雷邑,那也是先帝封的,姑苏里里外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还有阴乡夫人这个头衔,是先帝亲自赐封,为的就是抬举美旦,使得美旦不至于身份太过“低贱”。
  君臣一场,情深义重,扫扫墓,上上香,很合理很符合常识吧。
  如此三个问题,不管哪一个,都要让太叔卯抓狂不已,归根究底,太叔卯是不敢真的让李解前往姑苏的。
  而他可能会高估李解在权力上的绝对欲望,正常国君,吞并他国之后,是巴不得赶紧把他国国君从上到下杀个干干净净。
  然而李解完全没这个想法,傅城的前身是逼阳国,逼阳子如何?
  郯城的前身是郯国,郯庄子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8/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