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924

  李解想了想,问沙东,“鳄人、勇夫,没结婚的,就从这个学校找老婆,你看如何?”
第668章
不断累积的经验
  “我准备立夏之前回一趟淮中城,今年秋收之前,周天子的妹妹还是谁,就是那个叫什么文姬的,我准备搞到手。这汉东的事情,给我想想办法,怎么摆平!”
  一脸不耐烦的李解,看着前来参加会议的文武官僚们。
  和列国不同,汉子国的“士大夫”,想要在文官武官之间来回跳动,难度系数不小。
  楚国的大夫,可能孔武有力砍人三条街,但照样回去舞文弄墨,写一手不错的花鸟篆。
  但是汉子国不一样,除了商无忌、柳巴、嬴剑寥寥数人,都是偏科生。
  哪怕是沙东这种天赋绝佳的鳄人,真正算得上专精的,也只有绘制地图。
  现在一窝蜂地过来想办法,凡是沙氏集团的,没一个中用的,都是馊主意。
  不过馊主意归馊主意,讨论得多了,也不是没有好点子。
  此时商无忌要主持三关建设,尽量将大别山的门户稳住,不仅仅是让楚国人要平复心灵,唐国、随国等国,也得安抚。
  之前借粮,随国可是拼了老命的,商无忌现在手头的工作,其中一个重头,就是让随国人恢复信心。
  战争是纯消耗,除非是强盗劫掠集团,收入大头靠抢劫而不是建设。
  否则只要想长久治安,社会稳定这个保障,总归是要去做的。
  整个淮上以及淮水和汉水之间的通道,李解能够信得过的人,其实并不少,但沙氏子弟的能力,主要都是集中在打仗上。
  军事技能打磨得越纯熟,再地方上的操作,也就越粗暴。
  反不如乖顺的传统官僚,手腕灵活不说,还能因势导利。
  这样的人物,除了商无忌、柳巴,别人李解都不放心。
  比如说蔡夫子,并非李解不相信他,实在是蔡夫子年纪大了,很有可能会被蔡氏子弟绑架,欺上瞒下稍微操作一下,以蔡夫子的精力,很难以雷霆手段整顿。
  蔡夕固然好用,但蔡夕治政,长于刑法律令,专业不对口,空有为君王卖命的一腔热血,但这时候就有点不合时宜。
  “君……首李,我先讲两句?”
  鳄人私底下开会,大多都是圆桌会议或者篝火会议。
  此时也不例外,大厅中生着火堆,一群人围着烤火取暖,四面墙角,还有壁炉在燃烧着。
  天窗透光进来之后,通过玻璃镜面的反射,也是相当的明亮。
  沙东此时就穿着一条用牛皮绳扎紧的毛毡,站起身来,将一摞地图让人分发下去之后,然后道:“这是‘绿林’周边的地形地貌图,几个重要的地方,我已经标注了出来。”
  “东,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可以筑坝,而且地形并不崎岖,只要筑坝成功,就能蓄水。”
  “这里我去过。山头极多,不过,并非是土石山,坡地蒲草茂盛,灌木密集,若是烧荒,地力是不差的。”
  “能出夏粮吗?”
  “一亩地,六十斤,总是有的。”
  “不筑坝呢?”
  “不筑坝……就只能零零散散种上一些,不划算。”
  队长级的人物,除了沙哈,大多都能看懂地形图。
  沙哈并非完全看不懂,只是容易犯糊涂,看得越久脑袋越混沌,反不如看一眼记在心头的效率高。
  此时沙哈也不参与,过了几天,他就要往东南扫荡,把溠水、清发水往东到柏举县的道路,清理得干干净净。
  本部人马只有三百,多了没有,主要是勇夫新兵和一个大队的新编义士,再有就是“沧浪义从”。
  “沧浪义从”的主要来源,就是“沧浪君”鄂沧的族人,鄂氏和鄂氏的姻亲家族,加上一部分罗国的宗亲,这就是“沧浪义从”的骨干。
  用他们的原因,一是让鄂沧放心,二是本地人作战,有地理优势。
  再者还能让楚国核心圈进一步恶心曾经的手下败家们,要是搞一波楚国内部的大清洗,罗国残党,几乎可以百分百份确定要归顺李解。
  此时沙哈捧着陶制茶杯,只是喝茶,不过脑子里却也在想问题,怎么粮食又不够吃了呢?
  整个汉子国的粮食,一直都比较紧缺。
  去年粮食丰收,也只是维持了一下开支,还掉借来的粮食,加上非农人口的增加,其实存粮依然很少。
  防水旱蝗灾,储备粮是必须的。
  老妖怪勾陈在世之时,吴国全境被划分了很多个区块,五湖东北地区的粮食保障,就是靠太仓。
  而邗沟江北的粮食保障,则是棠邑。
  这也是每逢淮夷作乱,吴国都能迅速摆平的原因,除了吴甲、健旅却是够给力之外,老妖怪手中有粮,那是真的心头不慌。
  甚至最极端的状况,当老妖怪跟齐侯别眉头的时候,因为车马舟船在郯国以北极为稀缺,于是老妖怪就直接用人背粮食,把粮食运到了前线。
  十斤粮食运到前线,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可能就只有一斤。
  百分之九十的消耗、浪费,但老妖怪还是撑住了,硬是把齐国打得修长城。
  之所以能够这么挥霍、败家,原因就在吴国的粮食储备战略上,和列国完全不同。
  列国包括自由度极高的楚国在内,顶天就是让地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有效的统治。
  但是粮食,还是尽可能地集中到中央手中。
  而吴威王勾陈则是大不相同,哪怕是羿阳君姬玄,盐城人要洗地种粮,他不知道吗?但知道又怎样?勾陈完全不惧。
  只可惜这种做法,太过依赖君王的威权和能力,一旦君王嗝屁升仙,继任者想要继续享用这样的福利,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是现在,吴王姬虒对江北棠邑的影响力,几乎就是零。
  逃到棠邑的贾氏大夫,整个家族的损失极大,他们不敢反勾陈,但坏一下太叔卯和吴王虒的好事儿,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听调不听宣就是基本操作,姑苏敢要粮食,他贾氏就敢烧船。
  船烧不掉?火龙烧仓见过没?冬天有东风,很正常,火借风势,谁也不想的啊。
  也是因为吴国地方随着老妖怪勾陈的这一去,就地方独走思想抬头,搞得李解想要弄一点粮食,成本也是不小。
  淮中城的前期投入,最艰难的时候,每个月的粮食缺口,大概在一千两百万斤。
  这还是往少了估算,因为当时部队家属,粮食基本都能自给自足。
  搬迁到淮中城之后,就立刻投入到了建设工作中,家中随带而来的存粮,大多都有一条船。
  一条船的粮食,多一点万把斤,少一点也有五六千斤,维持一个家庭一段时间,还是绰绰有余的。
  加上狩猎队、捕捞队、采集队、养殖单位的产出,杂七杂八也能撑起来。
  但淮中城的条件,和汉东是大不相同的。
  且先不提汉东地区还有大量楚国地方势力在反抗,仅从物流运输上来看,淮水的水网,可以很轻松地联通江南。
  但是在汉东地区,就非常的困难。
  李解能够奇袭渚宫,活捉楚国太后和楚王,除了情报准确之外,顺利通过彭蠡泽,是重点中的重点。
  秋冬作战,想要溯流而上,并且还能穿过彭蠡泽,哪怕是吴威王勾陈复活,他也不会考虑这种方法。
  因为就是自寻死路,就是自杀。
  出于作战目的,李解把最精锐的舟船部队,最通水性的战士,都拖了出来。
  可是作战是作战,运输是运输。
  想要大批量转运粮食,在这年头还是通过长江,还是逆流,不用多想,损失之大不可想象。
  现如今长江江面上,由东向西运输的物资中,并非没有粮食,但主要就是腌渍品,少量的粮食,也主要是局限在淮南一带。
  并且只能小批次小批量,根据天时,盯紧灯塔,才能依照每一个早就确认过的坐标,缓缓前行。
  效率非常的低,只有耐存储耐水渍的货物,才适合这样做。
  因此现在沙东发起的这个会议,其实就是要解决长期的汉东粮食供给问题。
  但粮食只是表象,本质是如何稳住汉东地方上的局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