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924

  汉东百万人口,撇去一半不闹事,剩下的那些负隅顽抗之辈,李解根本不需要花多少心思去镇压。
  随便点两路部队出去,就可以轻松扫荡。
  而且赵太后一开始就知道,李解打算亲征,对很多想要扬名的豪强来说,这是绝佳的机会。
  万一呢?万一弄死了李解呢?
  整个楚国,岂不是就活了过来?他们这样的英雄,岂不是一步登天,成为楚国贵种?
  这种梦,到处都是有的,有点实力有点人马,就以为自己能够称霸一方,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
  赵太后听闻衡山东北的潜邑之人反叛,她气得都笑了,因为潜邑楚人兵甲贫瘠也就罢了,拉拢的那些荆蛮部族,手中的武器装备,大多数还是石器。
  就凭这些垃圾,怎么可能是李解的对手?
  潜邑楚人是悲哀的,但是汉东楚人,难道就没有搞清楚状况吗?
  楚国主力连正面碰撞都没有尝试,就已经分崩离析,到现在,三关老将丹阳公斗尊,也已经以“奉王命”为由头,跟商无忌进行了和谈,甚至还搬迁到了罗汭。
  楚汉相争的大势,对楚国来说,已经完全没有了。
  现在能够做的,就是休养生息,然后静等国际局势的变化。
  不管是秦晋相攻,还是说中原事变,最终都是要跟汉子国碰撞的。
  这种变化不会太晚,或许很快就会出现。
  一旦国际局势有变,形成了“反汉联盟”,那么,汉东那些忠于楚国的势力,完全可以借势而起。
  到了那个时侯,楚汉相争的机会,可能才会迎来转机。
  至于现在,不是不可以反抗,但所有的正面反抗,都是以卵击石,完全就是无意义的自杀。
  “呼……”
  吐了口气,面庞前瞬间形成白茫茫的一片,天气越发寒冷,对正常国家来说,都是不利于战的。
  但这一切,对李解来说,似乎并不适用。
  全体鳄人和“白沙勇夫”,都有非常保暖的冬装。
  除了非常昂贵的皮草之外,还有鳄鱼皮制作的夹层皮衣,内衬填充的都是鹅绒、鸭绒还有羊绒、兔绒。
  这种昂贵的奢侈品,汉子国高层并非没有拿来享用,但大部分时候,都是优先供应给鳄人和“白沙勇夫”。
  大量的皮草、皮革保养,都是由统一的专业人士来操作,这些奢侈品,对鳄人家庭来说,就是“传家宝”,除了本身的确价值不菲之外,也是荣誉的象征。
  赵太后陪睡李解的时候,每每完事儿之后,李解都会跟她说起一些他十分得意的事情,其中就包括鳄人的武装,已经甩开了这个时代不知道多少个身位。
  类似鲸须弓弦这种东西,以前听都没听说过,但是赵太后从李解那里了解到,鲸须弓弦完全不怕冬季寒冷,天冷了照样有威力。
  至于军装,一年四季并非只有一套,而是多套,每一套都能当“传家宝”,至少传个三代人是没有问题的。
  对鳄人的投资,到底砸了多少钱进去,赵太后无法想象,只是问了李解一个大概,李解告诉她,鳄人身上投得钱,足够把楚国陵师重新武装起来。
  当听到这个答案的时候,赵太后就很清楚,鳄人的战力,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那哪里是鳄人,那分明是金鳄人。
  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财富的气息。
  可正是这样一支精锐部队,李解的直属部队,才能够轻易地发动奔袭突击,任你千里万里,鳄人所及之处,该斩首就是斩首,绝不拖沓。
  所以,赵太后哪怕在宫婢们面前,表现出如何的从容不迫,处之坦然,实际上内心却是知晓,那些冬天只能缩在村寨之中的地方豪强,面对鳄人,根本一点胜算都没有。
  甚至那些地方豪强手中的兵卒,可能连弓箭都射不出去,弓弦都是软趴趴拉不开的。
  至于鳄人?
  他们身上穿着的,一定是铁甲!
  不过,即便有了这样的判断,赵太后还是想要知道,令尹斗皇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等到第二天,朝会之上,令尹斗皇就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跟赵太后絮叨着来年春耕该准备什么,要不要提前采购耕牛,是不是要多备一些种子。
  全是一些废话,至于渚宫那边出了什么幺蛾子,似乎堂堂楚国令尹,已经变得消息不灵通,什么都不知道一样。
  见令尹斗皇如此,赵太后顿时了然,也是有些诧异,她本以为,斗皇一定会有所动作,现在看来,竟是认定了汉东之辈,都是不值一哂的废物,完全没有帮扶的必要。
  虽然不知道令尹斗皇到底经历了什么,所以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对赵太后而言,她却是相当的欣慰,有斗皇这样的重臣稳住朝政,甭管他是不是忠心,至少平稳住政权,是没有问题的。
  反正李解留给她两个大队的鳄人,就凭这两个大队,她就稳如衡山。
  令尹斗皇的才能越高,对她越有利,也更容易让她成为楚国事实上的君主。
  于是,在渚宫汉军进行调动的时候,郢都楚国的“君臣”,却都是一副要努力为来年春耕做准备的太平模样。
  令尹斗皇并不知晓赵太后的心思到底是什么,在他看来,赵太后不过是李解扶持的傀儡,根本不值一提,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振作楚国,以待时机。
  熬过去,总能看到曙光,李解总有死的一天,就跟勾陈一样,任你曾经如何辉煌,该死的时候,也是要死的。
  到了那时,什么赵太后,什么楚王,都可以跟着李解去陪葬。
  斗皇觉得或许自己看不见那一天,但自己的子孙后代,总能看到!
  于是在一种非常诡异憋屈的氛围中,郢都完全没有什么动作,眼睁睁地看着汉军开拔,大量的队伍来来往往,楚国人甚至跑去围观,也没有遭到汉军的驱逐。
  更让楚国人感觉到惊讶的是,他们家的大王,似乎没有被汉子李解带走,而是留在了渚宫,这个举动,更是惊到了郢都的楚国官吏。
  在他们看来,这分明就是汉子李解没把他们放在眼里,难道李解不怕他们将王上偷偷接回郢都吗?
  气愤无比的郢都英杰,于是在李解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潜入渚宫,面见楚王熊生。
  渚宫的安防,主要在防近身刺杀和投毒上,至于说跟楚王熊生面谈交流,这些都是允许的,毕竟这也算是一种释放友谊的信号。
  哪怕这个信号,是殴打过来,才释放出来的。
  “王上!此时渚宫空虚,汉军在河南巡察松动,臣等自有办法,送王上过河,返回郢都!”
  招待郢都官吏的楚王熊生听到这话,顿时一愣,然后好奇地问道:“这是脆皮烤鸭,趁热甚是好吃,你们不吃么?”
  “……”
  “……”
  郢都英杰营救楚王一事……失败。
第648章
艰难谋生
  对于自家大王的表现,准备营救的郢都英杰们,都是无话可说。
  大王自己都不急,他们这些连谒者都不算的,那还急个屁?
  于是乎都放飞自我,带着点自暴自弃的意思,就在渚宫胡吃海喝,大冬天的,能蹭吃蹭喝,凭什么不蹭?
  大概是吃饱喝足玩得也挺爽,这帮郢都英杰,也都懒得再过阳水回家,在哪儿住不是住?
  住大王这里,好歹伙食挺好,偶有家人过来探望,还可以让家人把一些美味佳肴带回去,脸皮厚一点的,还能搞个两三匹布,都是好布。
  这样一个年,也就算是过去了,还是个肥年。
  “此间乐,不思楚啊。”
  李解离开渚宫没几天,那些前来勾搭楚王熊生的郢都英杰,在觥筹交错之间,都是如此感慨着。
  他们给芈姓王族卖命,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吃好喝好吗?
  那么现在能吃好喝好,还玩什么命?
  反正大王也好好的,也没见缺胳膊少腿儿,就是跟他们一样,不怎么想家。
  “听闻‘沧浪君’已受命前往汉口,督建水城。这水城……是何意?莫不是水上筑城?”
  “鄂沧匹夫不思报恩,竟是投敌,定没有好下场!”
  “休要说这等无用之语,若是‘沧浪君’筑城于汉口,岂非要担当县令一职?”
  “若是旁人赏赐,未必有这般丰厚。若是汉子……”
  一人意有所指,众人细细品味其中的意思,也不由得点点头。
  哪怕是楚国人,也是知道李总裁的霸道总裁范儿的,赵太后这个臭娘们儿,他们瞧不起归瞧不起,可赵太后现在手中掌握的资源,简直不要太丰厚。
  光出行仪仗的排场,比之当初从上鄀南迁,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本是麻衣在身的宫婢,如今也都是绸缎夹绒,内衬皮子,这等浪费,闻所未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