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924

  能跟着斗尊随行的,自然都是斗氏中的精英子弟,也是见过世面的。
  可现在这种状况,汉军阵营自己都有骚动了,更何况是楚人?
  不少斗氏子弟更是很丢人地吞了一口口水。
  然而除了“东海琉璃珠”等等玻璃器物之外,商无忌还继续笑着道:“君上又言:红粉赠佳人,宝剑赠英雄。我汉国虽是初创,于军器一道,也算略有所得。今得淮水女神赐福,铸十二元辰剑,丹阳公……请!”
  “十、十二……”
  说着,就有十二个力士出来,各自捧着长剑出列,大舅哥商无忌随意挑了一把,然后抽出其中一柄,揪了一根长发,轻轻一吹,长发落在剑刃之上,瞬间断成两段。
  接着,又抽出一把,一摞阴币放在岩石之上,商无忌抬手就是一剑。
  叮的一声,火星四射,吓了斗尊一大跳,但老斗尊还是稳住了身形,定睛一看,才是瞠目结舌:“好……好剑!”
  “此乃我汉国军器监大匠桐人监制,淮水罕见神兵利器,丹阳公……宝剑赠英雄,君上曾言:江汉英雄,唯斗尊与斗师也。”
  “汉……汉子当真这般说过?”
  “淮中城路人皆知。”
  大舅哥商无忌一脸坦荡,反正淮中城也没人去掀老底放黑炮,至于他老板李解,那是黑屁张口就来,圆这样的谎,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跟着商无忌的鳄人护卫们面不改色,他们觉得自己的老大,从来都是这样的人,很看重英雄。
  既然商君说眼前的老头儿是英雄,那就是英雄,那老大肯定是看重的。
  没毛病。
  想起斗氏的未来,又想起郢都那个权邑斗氏大族长的下作手段,斗尊心神有点失衡,心态也有点崩。
  要说混口饭吃,在哪儿混不是混?
  更何况李解这里,摆明了伙食更好。
  看了一眼“东海琉璃珠”,又看了一眼十二元辰剑,听说还是淮水女神赐福过的,老斗尊眼神闪烁,嘴唇翕张,无穷的话语想要出口,天人交战,无比纠结。
  “丹阳公,临近寒冬,此行君上再三叮嘱,当保全三关将士入冬取暖,还特命在下,为公预备虎皮两张,公请看……”
  “商君!”
  原楚国丹阳公大隧关守将斗尊,突然大叫一声,双目圆睁,死死地盯着商无忌,“不必再言!不必多言!”
  “这……”
  大舅哥商无忌一看这老头儿突然情绪这么亢奋,而且是一脸的狰狞,顿时觉得是不是哪里有问题,犯了这老头儿的忌讳,让这老头儿打算翻脸了。
  却见斗尊目光凛然,冲着商无忌一字一句地说道:“老、朽……愿、降!”
  “……”
第640章
金字招牌
  商无忌没想到这么顺利,他不过是常规套路,拿一堆垃圾来诈骗,原本想的是楚国豪族,怎么地也不可能这么容易投降,毕竟这可是斗氏啊。
  怎么论关系,这斗氏跟楚王也是一家人。
  只是大舅哥商无忌哪里晓得,郢都换了令尹之后,权邑斗氏就把大隧关的斗氏子弟退路给封死了。
  讲白了,就是大隧关的这一支斗氏子弟,只配给权邑斗氏做附庸。
  正所谓“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斗尊再怎么不争权夺利,当年也是做过丹阳公,属于楚国的一方实权大佬。
  现如今,要给个小辈低头跪舔,这怎可能?
  他斗尊也不是没有忠君爱国之心,保境安民之意,实在是楚国现在,君不君臣不臣的,这就是逼着他三关将士去死。
  而且斗尊也认认真真分析过了,以汉军的实力,想要攻破郢都,根本不是难事。
  既然李解能够拿下渚宫,隔着阳水的郢都,又怎么可能拿不下?
  毫无疑问,这就是软刀子割肉,慢慢地给楚国放血。
  回到郢都听政的,只有赵太后一人,熊孩子楚王,还在渚宫跟李解学习珠算呢。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加上陵师三军崩坏,更是让老斗尊很清楚,他就算想要只手擎天,有那个心,也是没那个力。
  事到临头,为了家族存续,也只能硬着头皮投降。
  好处坏处且先不提,至少面子上,他也算是响应了中央号召,楚汉和谈嘛,他这个倒霉老头子,先谈一谈,也不妨事。
  虽说擅自和谈,终究也是一个死字,但怎么地,也得几个月之后,才有郢都使者过来,跟他谈一谈是自杀呢,还是去郢都车裂。
  不过更让大舅哥商无忌出乎意料的是,老斗尊原本萌生的死志,在看到一堆玻璃弹珠玻璃器皿之后,就彻底烟消云散。
  死什么死?活着不好吗?
  州来大夫云轸甪投降之后,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当初楚国内部,可是不少人打算要对云轸甪喊打喊杀的。
  结果呢?人家直接把云梦泽的云氏子弟都偷渡到了淮水两岸。
  现如今云轸甪可是主持淮南民政的实权人物,以往的楚国大夫,县令县尹,做到死也不可能想他那样管理如此广袤的土地、人口。
  更有极为庞大却又干练的官僚团队,简直是羡慕死人。
  就算清廉无比,那利用职务之便,抬抬手,就能让云氏、云轸氏子弟混的风生水起,不比从前在楚国战战兢兢小心翼翼要好得多?
  老斗尊现在想着的,便是从汉子国那里,看看是不是搞一点细水长流的好处。
  刚投降,提一些条件都是可以的。
  除了一些投降之前就谈好的条件之外,斗尊现在就像是这个冬天,稳稳当当度过,就算松了口气。
  只不过让老斗尊意外的是,汉子国的顶级“外戚”商无忌,居然率先提出了一个建议。
  说是建议,但这个建议让斗尊很是紧张。
  商无忌提议,让三关斗氏子弟,迁往罗汭。
  大隧关往东北方向行走几十里,就是商无忌所言的罗汭所在地。
  对这块地方,作为楚国斗氏的小支栋梁,老斗尊比商无忌要熟悉的多。
  因为当年他的祖父,就是在这里,灭了罗汭之国。
  这个罗汭之国,就是罗国,楚国灭亡罗国之后,并没有赶尽杀绝,也没有把罗国贵族直接吸收到楚国的统治体系中,而是将罗国宗族,迁到了江南,也就是在洞庭附近。
  能够享受这样的待遇,倒也不是说罗国在国际上多么多么的重要,会引发什么不必要的天下大战。
  纯粹就是因为罗国国君跟楚王是一个祖宗,都是芈姓源流。
  当年楚人祖先不是没原因才跟着周天子闹革命的,实在是商鞧王屡次三番南征,导致了芈姓氏族,不得不从洛水流域,逃到了淮水流域,最终逃到汉水流域。
  大家毕竟一起吃过苦,那肯定得念着点香火情,在国际上,多少也好看些。
  当然本质上,芈姓罗氏就是工具人,目前在江南的存在意义,就是帮楚国开发江南土地,好处最终都是楚国的,何乐而不为?
  这些个历史渊源,让斗尊很清楚罗汭是个什么样子,再者,他驻扎大隧关,往淮水流域放细作,肯定是要通过罗汭的,离得如此之近,罗汭的兴衰,老斗尊不敢说了如指掌,但也算得上心中有数。
  所以当听到商无忌提出让大隧关斗氏子弟迁往罗汭的时候,斗尊是一半忐忑,一半欣喜。
  忐忑是到了罗汭,这三关将士,可就真是没了去路。
  往北是淮水,淮北就是息国故地,现如今汉子国的息县;往东是谷水,谷东就是弦国故地,现如今是汉子国的南息县;往南是大别山;往西则是訾梁丘陵。
  要说务农种田,这真是个好去处,楚国巅峰期,在这里也是垒砌了大量丘陵梯田出来的,只是水利设施的进度很差,土地利用率,自然就上不去。
  可显然三关将士,并不能马上就去务农,一旦汉子国返回,汉军本就士气高昂战力高强,到了更容易发挥长处的地方,三关将士拿什么去抗衡?
  只是老斗尊也清楚的,投都投降了,还要攥着一堆大兵,汉子国想必也不会放心,这兵卒,终究还是要散出去的,又或者,被李解当做工具人,拿去干点脏活儿。
  从汉子国的收益上来说,留着三关将士几千几万条狗命,显然要划算得多。
  所以斗尊思来想去,商无忌不是打算撕毁协议然后做了他。
  略微放心之后,自然是有点欣喜,因为斗尊很清楚,自从吴楚大战之后,整个淮南地区的生产,都是遭到极大破坏的。
  最好的年景,就是去年一整年加上今年。
  淮水两岸,从未有过这样的平稳期。
  外部势力就算想要进入干涉,一看李解盘卧在那里,就只得驻足不前,然后绕道。
  人力物力财力充沛的情况下,地方生产的恢复,自然也相当的快,现在罗汭的粮食产量是相当可观的,最近的一批粮食,就是拿来还随唐两国出借的粮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