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924

  “请。”
  “高君请。”
  高严眉目和高纨仿佛,只是他身材要更加削瘦一些,双眼凌厉,须髯笔直,鼻子高挺而声音浑厚,一开口就仿佛是在瓦罐中说话,那种宛若牛叫的低音,很对这年头人们的胃口。
  “江东自鸠兹起,一县之长,主兵事,如南巢氏、山越、防风诸部,各地皆由县大夫率军镇杀。至五湖,蛮夷稀少,沙野众多,故五湖大夫多为县令、县师,主政事,虽有战事之责,却多设有县尉,以各司其职。”
  一番解释,高严将吴国核心区的统治模式,大差不差地说了一通,而短短的一番话,也把吴国的制度混乱讲了出来。
  因为仅仅是在“县”这个单位上,吴国就没有贯彻如一,内外有着明显的亲疏,还是周室宗法的那一套。
  越靠近中央,日子越好过,操心的事情越少;越远离中央,日子越艰难,还要负责打仗,跟蛮夷作战。
  吃了苦头的,未必就能有等效的回报,全看投胎技术好不好。
  而在这个基础上,还有更加奇葩的制度存在,比如说李解的出头,就是这种奇葩制度的结果。
  吴国的最高统治者,对底层的关注度,几乎就是零。
  大概就是属于爱咋样咋样,只要不造反,只要愿意上贡,一切都好说。
  然后在关键的交通要道上,比如说棠邑、淮县,就设置重兵把守,吴甲和健旅都有一定的数量,以点到面,进行辐射镇压。
  其余蛮夷聚集区,比如之前淮夷的核心区盐城,则是安置政治斗争失败者,羿阳君姬玄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姬玄之外,鸠兹的公子朱同样如此,他们都是跟勾陈竞争的失败者,但失败者并非就一定要去死,做个工具人,被老妖怪继续敲骨吸髓废物利用,还是可以的。
  经过老乌龟姬玄十几年如一日的经营,盐城现在至少已经可以种植主粮,产量低是低了些,可有和无,是两回事。
  再过十几二十年,本地土地产出可能还是很贫瘠,但种植面积肯定能上去,而耕地面积只要上去,总的产量是可以预见的。
  这种模式,周室很久之前就不用了,唯有霸主级大国,才有这样的资源继续这样玩。
  晋国如此,齐国如此,楚国吴国秦国,也大抵上如此。
  扩张之后的土地不想放弃,就封出去,或者分出去,几代人下来,总能消化。
  不过不同的霸主,操作模式显然各有不同,晋国更加的单纯,制度成熟不说,还极为稳定。
  吴国就有点非主流,君主强,则国强;君主弱,则国弱。
  这样的国家,在国际社会看来,都是长不了的。
  当然出现李解这样的变态,也不知道是该羡慕还是该恐惧。
  “江阴、江阳驻地,一地官长非同五湖大夫。故县令、县师不至,县亦泰安;县令、县师至,县亦平稳。”
  高严说罢,看着众人又道,“江北诸县,非吴国所置之县,乃江阴所有之‘县’,故县掌民政,市管经济。至于兵事,诸君皆已知晓。”
  整个江阴系的特色制度,一地主管就算一时不在场,也不影响各个子系统下属部门的运行,那么整个地区的稳定,不全部是因为县令坐镇的功劳;整个地区的发展,也不会因为县令的离开而停滞乃至动荡。
  因为动荡与否,全看枪杆子在谁手中,这些枪杆子,一县之长和一市之长都没有资格去碰触,行情自然是大不同。
  五湖大夫不仅仅是地位尊崇,“大夫”的大,就是比一般的“丈夫”要大,要证明一个男子比普通的“丈夫”要大,战场上见分晓。
  故“大夫”本身,就是勇力的代名词,是天然带着斗争而来的地位。
  五湖地区的县师,除了不能调动王师、健旅,他们本身家族的力量,就足够支撑一个大夫跟政敌斗到死。
  因为除了官职爵位,他还有家族力量可以用公家的资源来堆砌武装。
  这和江阴系的一县之长,有着本质的区别。
  世人皆知吴国体制混乱,但此刻听了高严的一番解释,众人除了对已故的老妖怪越发尊敬之外,更是欣喜若狂,因为根据高严的解释,他们断定,淮水伯府的前途,绝对碾压吴国的旧有体制。
第598章
这确定是体制问题
  “花甲宴”背后的深意,很多人都揣摩了出来。
  可是又要面临一个全新的问题,这尼玛就算李总裁要搞事,新建“县市”选才,肯定得有套路吧。
  一时间,别说外部势力,就是淮水伯府内部,也是议论纷纷,天天唱《嘒彼小星》的小吏们,一个个化身蜡笔小新,就差要把裤子一脱,露一下屁股,然后跟某些权贵人士,达成不可告人的交易。
  “尝闻‘唯才是举’一事,又闻‘求贤若渴’,今时淮水李子之诚意,不可谓不深。倘若‘建制县市’,用人必定丰富。”
  “只是……”
  看穿事情深意的人,都知道李解这一回,绝对算得上大手笔、大动作,这么多位子扔出来,大大小小都是官帽子。就算不是“世卿世禄”,跟原先那种一点希望都没有比起来,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再说了,就李解这身份地位,他自己也不是“世卿世禄”出身啊。
  区区一介野人,做到这个地步,够可以够有诚意了!
  “只是如何?”
  “诸君纵使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如何为淮水之众所知?如蔡国无力君,自有上蔡子举荐;又或是如贾队长,有战逼阳、攻州来、破新蔡之功。寻常士子,纵然拜入李子门下,听命其是……又当如何?”
  “选才之法,着实微妙难当。”
  以往习惯了“世卿世禄”的人,都是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要做的,无非就是先扬名,然后通过熟人关系,直接面见君主或者实权大贵族。
  通常这种扬名的过程,其背后自然也有各自家族的努力,即便只是拜入某个贤者门下做个旁听生,这也是了不得的资历。
  再或者就是类似倒了血霉,成了奴隶,如嬴剑、桐人之流,为熟悉友朋买去,然后还是熟人关系,进入到了“君主”的眼中。
  用人之际,这种人只要遇到“明主”,就是一夜翻身。舒龙国卿士嬴剑,就是再好不过的例子。
  又或者就是跟从李解崛起于草莽之间,如“东南西北”“哼哈二将”,他们能够身居高位或者身居要职,除了本身已经证明过了自己,表现出了各自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跟李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智商没有下线,他们背叛李解而失去的,只会更多。
  这三大类人才,就是李解现在运转的人才吸收方式。
  只不过第一种因为李解出身实在是低微,所以只能通过逼阳子妘豹、郯庄子己美、原上蔡大夫蔡美来获得。
  也就是到后来因为实力膨胀,那些被他掳掠、勒索、抢劫而来的绝色美女,她们的族人看到了好处,看到了长远的收益,这才把族中人才,有意地输送到了李解麾下。
  是不是怀揣好意,李解用马眼想都知道。
  陈侯这种老江湖,被李解这条野狗反复打脸,怎么可能不心怀怨恨?
  两朵娇花被李解蹂躏、摧残,闻名诸侯之间的“桃花姬”和“小桃花姬”啊,结果都被李解这条狗叼了去。
  陈侯恨不得把李解碎尸万段,才能泄心头之恨。
  然而因为打不过李解,只要无能狂怒,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女儿在李解那里绫罗绸缎享用不尽,美食佳肴用之不竭,至于金银财宝……标配。
  也就是回报实在是太高了,这才把无能狂怒吞了回去。
  但要说没有报复的行动,这怎么可能?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陈国心腹输送到李解麾下,不管是技术、产业还是说大量的有用情报,都是可以反馈回陈国的。
  倘若陈国忠臣在李解那里落户生根,将来“鸠占鹊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这个时代,从陈侯的经验来看,不是谁最能打,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谁最能苟,谁最能续命,谁才是稳赢不输啊。
  吴威王勾陈能不能打?横扫天下又如何?称霸中原又如何?死了还不是一抔黄土?也没见吴国继续逆天下去啊。
  活着,才是稳如老狗的操作!
  在陈侯看来,只要自己的接班人熬死李解,那么将来只要有陈国人扶持陈国两朵娇花所生的李解子嗣上位,谁敢说以后李解的地盘,不会是陈国的?
  李解这条恶狗打不过,李解死后那些小畜生,还有什么好怕的?陈国以后的君主,完全可以用舅舅的身份,组织大军,倾力“帮助”一下自己的亲外甥嘛。
  一旦介入,其收益有多大,陈侯老而弥辣,早就想过很多遍,甚至想过李解怎么死又怎么瓜分他的地盘了。
  这要是陈国一口气吃掉李解现在的淮水地盘,多了不敢说,从颍水往东,一路道徐城,这一片广大的地区,李解现在经营的越好,将来陈国吃下来,岂不是更加满嘴流油?
  想得挺美,操作起来其实也挺美,然而跟陈国一样想的国家,并不在少数。
  之前可能只有陈国,到后来,什么蔡国、卫国、随国、秦国、淮上列弱、江淮夷人都这么想。
  没办法,李总裁的业务越来越宽,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从村办厂变成跨国巨头,也就两三年时间,这实力,这能耐,这发展速度,实在是抢人夺目。
  一开始,列国诸侯,压根没看好李解那套路。
  毕竟按照传统的观念,就李解那身份,那地位,他再能打,哪怕他把楚国的郢都给吃下去,又有啥意义?
  没人来治理,还不是把文明打成蛮荒,有卵用?
  所以天下列国,都没看好李解,都觉得他早晚崩盘。
  甚至连早就是霸主宠物的周天子,他地盘上的“天下棋盘”前,一个个老江湖,都在散步着“李解崩溃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