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3/924

  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点评着最前方那些拎着血淋淋人头的夷虎人。
  “兵器甲具,尽数投地——”
  居巢邑的“翻译官”,又适时发出了声音,悦耳动听,动听悦耳。
  那些夷虎人眼神有些挣扎,但是很快都选择了弃械投降,然后一个个哭丧着脸,甚至有的直接在那里呜咽抽泣,或是跪着或是趴着,总之都不敢再站着。
  “后退二十步——”
  悦耳动听动听悦耳的“翻译官”声音又响了起来,夷虎人恨得咬牙切齿,但还是照做了。
  “废物,这时候就应该暴起伤人!”
  小舟之中,有个小队长很是失望,既然知道来讨伐他们的人是“哼哈二将”之一的沙哈,难道就不知道效仿一下“十步杀一人”吗?
  五步见血是多么简单的操作啊。
  “别做梦了,快,靠岸。”
  看到了旗语,小舟集群开始缓缓地靠拢。
  等到发现四面八方,居然都是小舟的时候,夷虎人这才吓了一跳。他们原本以为,只有正面有敌人,哪里想到,整片林地的所有方向,都有悄无声息的小舟靠近。
  淮中城这些治安部队的战斗力,夷虎人感受非常深刻,哪怕只是一条船上的人登岸,他们就很难再脱身。
  之前夷虎人中的某些部落,还妄想着通过熟悉地形和水域,然后凭借优秀的水性,把吴人给绕死在里面。
  可是万万没想到,吴人不但没有迷路,反而在这片沼泽地、湿地,做好了大量的地标。
  更恶心的是,这一次来的吴人,有些家伙除了搏杀能力超群之外,水性也是超乎想象的好。
  夷虎人哪里晓得,“百沙”野人为了讨生活,自小就得在江海之见沉浮,要么早早落水淹死、被鳄鱼咬死,要么就是野蛮生长,然后水性绝佳,下水之后,不敢说浪里白条,浪里黑鱼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真是无趣。”
  失望地摇了摇头,“旗舰”上的沙哈放下了望远镜,“云轸君,接下来本地夷虎人,应该没有大部生存。”
  “有劳仲哈,接下来,就看老夫的。”
  这次南渡,围剿夷虎人的总指挥,就是沙哈,但是主持淮南城邑功能恢复工作的,则是原州来大夫云轸甪。
  此次云轸甪是领了淮水伯府“淮南特派员”的职务,其职阶,大概就是等同于原先楚国的居巢邑大夫,只是责任更加简单一些,只需要负责内政,军事治安上的事情,则是由沙哈全权负责。
第545章
万幸是自己老板
  “淮南夷虎已定,几个夷酋都已伏诛,剩下的,也多是山间村邑,非是数十人的聚落,无甚要紧。”
  “针对这些聚落,可以予以奖励。”
  陆续有“舟传”返回淮中城之后,李解又开了个会。
  威逼利诱,除了敲打,该给的甜枣儿,也适时抛出来。
  “这些聚居丘陵之间的夷虎人,本是没有土地的,即便有,也多是山地,至多就是勉强度日,想要有些结余,只怕很难。”
  李解说着,环顾四周道,“原本淮南优渥耕地,大概都在反抗激烈的大部落手中,现在几个大姓,都已经被我们清除了干净,这就多出来不少土地。我们划分一些土地出来,也不需要动用现有的耕地,将耕地跟林泽的过渡地带,租给夷虎人。在上面加一个期限,就说开荒耕种十年或者十五年之后,就归他们所有。”
  淮南人口的聚集区,其实主要集中在英国、六国、群舒,巢国故土上的人口也有百几十万人,但相当的分散,而且人口质量极差,主要以蛮夷为主,文明人反而是少数。
  要将这些蛮夷重新洗成文明人,暴力干掉那些迷信暴力的,然后再用怀柔手段,安抚那些不迷信暴力,反而比较温柔的。
  “粮赋如何计较?”
  “就比照惯例,田地产出的一半,定为税赋。”
  “可是……主公,夷虎人穷困无比,一无良好农具,二无广播种子,只这二物,纵使让夷虎人开荒,也是无用啊。”
  “无妨。”
  李解双手向下按了按,他看到不少人想发言,大概也知道手下们在担心这个问题。
  光给土地不给政策,等于没有。
  夷虎人没有种地开荒的积极性,淮中城也没办法把这些不闹事的夷虎人吸收为城外野人。
  “江阴邑、雷邑、江阳、淮中,四个城邑都有相当成熟的石材加工厂。阴乡的石器库存,也能先调动过来,十几二十条船的事情。‘百沙’现在用石器,晚一点少一点也不妨事,去年‘东沙’开辟沿江沙田,已经够‘东沙’吃用的,再增加水稻田,‘东沙’也没有那么多实力。”
  “类似‘东沙’的沙野,还有二三十个,阴乡的石器,也就不必急着先运过去,可以拿来淮南,先给夷虎人用。”
  “主公,这些器物,是赠送还是售卖给夷虎人?”
  “我们又不是开善堂的,怎么可能赠送?不过夷虎人现在也买不起,那么可以先赊欠嘛。他们开垦出来多少土地,除了缴纳税赋,剩下的粮食,愿意拿多少来冲抵,都是可以的。”
  听完李解这说辞,与会一众幕府成员,都是惊了一下。
  这夷虎人要是死脑筋,搞不好就是白干啊。
  再者,石器不比铁器,损耗其实相当的快。使用过程中,要是石器磕碰上了土壤中的暗石,那直接就是器具损毁,想都不用想的。
  也就是说,石器本身就是个高消耗的工具,当然这个高消耗,是相对于金属器物而言。
  这遇上稍微老实能干的夷虎人,全家老小都有干劲,搞不好石器的消耗反而会激增。
  到时候开辟多少耕地出来,才能还上这笔账?
  小算盘一打,淮水伯幕府成员们,都觉得这主意是真的脏。
  偏偏这么脏的主意,出主意的人,看上去就是个无脑莽夫……
  万幸,这个看上去是无脑莽夫,实际上是个老阴逼的家伙,是他们的老板!
  “还是那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捧着茶杯,李解诚恳道,“淮南想要安稳,一是治水,二是产粮。这两样只要稳了,淮南就太平无事。以后再说要图谋这个,攻打那个,都是弹指间的事情。”
  幕僚们都是深以为然,要说战力,淮中城现在极限暴兵,硬要远征楚国,打过汉水,也不是没有胜算。
  甚至赢面还很大,但这个事情不是说打赢了就算数,还得撑下来。
  占领一块地盘之后,最麻烦的就是治安战,后勤反而都没有治安战来得重要。因为没有稳定的运输环境,你多么强悍的后勤能力,都是空谈。
  至于说“以战养战”,就楚国的奇葩体制,地方山头林立,打下一个地方,不跟地方勾结起来,就没办法有效地养活驻军。
  所以在李总裁看来,要吞并楚国这个股份公司,要么一次性就把楚国这个公司的所有股份吃下来,要么就是拎着砍刀,找到楚国的股东,一个一个地,进行最为友好的谈判。
  实在是没得谈了,还可以商量肉体毁灭嘛。
  “现在芍陂以东,肥西附近,算是初步稳定下来。入秋之前,力求把荆蛮逼死在大别山。原先这两个蛮夷,要东西兼顾,如今一个已经消灭,剩下的一个,也就不足为虑。”
  “主公,可是因循旧例?”
  “办法不要管老不老,只要好用,就是好办法。荆蛮不是喜欢流窜大别山吗?那就让他们往山里钻。马上就要入夏,只要确定哪个山头有荆蛮藏匿,先伐木,把合用的木头全部砍光。山上架设索道也好,轨道也罢,运送木头的办法,总归要容易得多。”
  “我就不信,这光秃秃的山头,他们荆蛮是有了隐身法,还能藏得严严实实?”
  “实在是不方便砍伐的地方,那就一把火烧了,放火烧山,烧死几个是几个,不要觉得可惜。今年烧了,明年又有新苗,十年之后又长成大树。荆蛮死光了,也就太平了。这大别山上的一草一木,还是我们的。”
  “……”
  “……”
  一本正经讨论放火烧山问题的时候,好些个幕僚总感觉身体有些不适,想吐,又吐不出来。
  比怀孕也差不了多少。
  淮水伯幕府成员们,此刻再一次庆幸,他们找对了老板,这样的老阴逼要是做对手,本来就很难在武力上胜出,现在比下限也比不过,那怎么可能赢呢?
  新来的幕僚,都是情不自禁用衣袖擦着额头上的汗,这种会议上的节奏,跟以往在家族中接受的教育,完全就是两个画风。
  老家也不把蛮夷当人看,但多少还是习惯性在战场上击败,文明上征服,然后消化吸收,壮大自身。
  像李解这样完全无所谓死人不死人的,真是头一回见到。
  在他们看来,老板实在是个矛盾体,明明对人力要求也是非常的高,尽可能的增加治下人口数量,但死起来又是淡定无比,甚至还有点谈笑风生的意思,这种矛盾的感觉,让幕僚们有点无所适从。
  不过,看着老板身后悬挂着的一副地图,幕僚们也是心情激荡,只要淮南大定,那么整个淮水中下游,根本就是老板说了算,什么吴国楚国,根本没有插手染指的机会,更不要说资格不资格的问题。
  都不需要十年八年的,只要有个两三年,按照正常的耕地恢复速度,到时候老板李解手中积攒的粮食,只怕同时开展灭吴、灭楚,应该都是问题不大。
  尽管老板再三表态,自己是吴国擎天柱,是带忠臣,但就现在吴国内部狗咬狗的状况来看,只怕等姑苏王畿的山头们分出胜负之后,老板的实力,就是倒过来的擎天柱,随便捅两下,姑苏山头们都得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