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5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3/924

  整个会议厅的气氛都凝固了。
  因为“义薄云天”“忠肝义胆”,李专员在江湖上的人气非常高。当然这也和底层土鳖根本没有上升渠道有关,李专员这条江东恶狗,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图腾,是偶像,是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李专员算是底层崛起的代表啊,是成功人士啊,自然而然,就在江湖上有了稀奇古怪的号召力。
  原本在济泗之间的声望就大,如今江淮、河洛,也是威名赫赫,连蔡国、郑国的国君都栽了,这人不牛逼,谁人才牛逼?
  “说话呀,都愣着干什么?我这决定怎么样?”
  李专员环视四周,幕僚属下们也是无语,指名道姓要悬赏谁的人头,这是人的干事儿?
  “主公。”
  老云轸脸色凝重,看着李解:“斥责燕国,此事可行。这悬赏北海虎蛟之人头,会不会……”
  “怕影响恶劣?”
  李撰看着云轸甪,然后咧嘴一笑,“我于诸侯之间,还有好名声吗?还不如一黑到底,跟天下诸侯决裂。”
  “……”
  这话还能说吗?这天还能聊吗?
  “他妈的,你说着燕国人是不是有病?”
  骂骂咧咧间,李专员更是下定决心,“老子这是江湖追杀令,王八蛋,什么北海虎蛟,你就真是头猛虎,老子也是武松!”
  众人神情悚然,心中更是暗道:谁是武松?
  ……
  “悬……悬赏燕国北海氏族长北海虎蛟?!”
  “三……三千金!”
  “黄金!郢爰!”
  布告新郑,一天之内,大街小巷都是知道了这件事情。
  李专员还专门上了一次街头,登台喊了口号,总之就是一句话,老子现在很愤怒,心情很悲痛,狗日的燕国北海虎蛟,就是他,派人刺杀了公子巳!
  江湖上的英雄壮士们一听,大佬太仗义了,人公子巳都凉了这么久,大佬还记得,大佬这果然是“忠肝义胆”啊。
  “江湖追杀令”一出,甭管原本想着这活儿到底能不能干的游侠游士,此刻都是来了精神。
  不来精神也不行啊,谁叫李专员出了三千金呢?
  而且公开放话,是黄金,是楚国郢爰,绝对给力。
  有点脸皮的游士,那也肯定不能够为了钱就去找人麻烦对不对?
  但实在是吴国王命猛男江阴子李解太仗义了,他这是为公子巳报仇,他这是为先王尽忠啊。
  大义在手,别说杀人,灭国都是理直气壮。
  一时间,春寒料峭的当口,行走在河洛之间的英雄侠士们,这心口,都是火热火热的。
  唯有在新郑的燕国行者,只感觉自己如坠冰窖,浑身上下都是凉透的。
  ……
  “这下如何是好?!这下如何是好?!”
  “北海君岂是南蛮能折辱的!”
  “住口!此事必有原由,李解此人……”
  “当立刻禀明易都——”
  燕人集聚的逆旅之中,不论官方还是民间的人,都是紧张到了极点。
  李解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出,谁能想到?
  哪怕是燕国北海氏这样的大族,面对李解这条吴国恶狗,谁又敢说主场作战一定稳如泰山?
  要知道李解现在号召的,是江淮、济泗、河洛之间的“义士”。
  狗屁“义士”都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然后找机会下手呢。
  有了光明正大的借口、理由,还有不菲的报酬,跑燕国旅游,那就根本不是个事儿。
  消息传播出去,五六天光景,就到了洛京,“天下棋盘”前,人人都觉得吴国人都他妈脑子有病的。
  “吴解行事竟是如此疯狂!”
  “较之吴威王,有过之而无不及也!”
  “此事,未必就是吴解忿怒,行刺公子巳一事,乃是罕见死士所为。北海氏豢养死士,于燕国而言……呵。”
  论谁想到自己家隔壁的帅大叔,居然养了一帮死士,这夜里还敢走路的?白天都不敢啊。
  所以李专员指名道姓,说是点草北海氏的话事人北海虎蛟,在外国的燕国人,也没有说激烈抗议,只是嘴上争辩两句。
  实在是豢养死士的严重性,对外国人是有风险,对本国人,这特么就是时刻准备着被人干死啊。
  李解十分粗暴地干了这么一出,直接让北海氏亲族之外的燕人都萎了,谁不怕死,谁不怕突然间有不怕死的疯子跟你同归于尽?
  “天下棋盘”前的老狐狸们,都是很清楚,李解固然会让人诟病,可要是北海氏被坐实了豢养死士,最想弄死北海氏的,就是燕国人自己,李解都排不上队。
  哪怕老世族家家都养了死士,但不为人知和公布于世,那能是一回事吗?
第478章
妫田入燕
  江湖儿女,义气为先!
  反正就是那么一说,人给钱的。
  “啧啧,江阴子悬赏一国卿士之人头,倘若换成秦晋齐鲁,岂能善罢甘休?燕国当真别致,郡都之间,多是游侠踊跃。闻所未闻,闻所未闻呐!哈哈哈哈……”
  易水之畔,齐燕商道上,多有乡市逆旅存在,北地的建筑,和中原还是有些不同。周郑之间常见的宽敞院房,在燕国境内,除了各都有一些,其余都是少见。
  常年跟蛮夷斗争的缘故,使得基层的房屋建筑,更像是一座座堡垒。
  每一座夯土石木垒砌的堡垒,少则百几十人,多则千把人居住其中。在关键的交通要道上,十几二十个堡垒群,就组成了一个地方的基本防御体系。
  这些燕国郡都之下的乡市,除了承担正常的军事任务之外,日常的市场贸易、农业生产、手工业加工,也有一定的规模。
  堡垒群的周围,往往就是农田,只是土地相当贫瘠,往来商队,鲜有在本地采购粮食的。
  燕国长期就是一个吃国际救济的,粮食自给率相当差,对周边国家的粮食依赖极高,每年通过转口贸易,从中赚取利差,才能从国外套利粮食。
  这也逼迫燕国在针对蛮夷的战争中,远比晋国做得更绝。
  不绝,自己就撑不住。
  在李专员看来,这就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不过随着吴国这个非主流国家的爆发,倒是让整个国际社会太平了几年,借着这股东风,燕国很是积攒了几年粮食,几十代国君,就这两代国君是小日子过得最舒服的。
  普通人家可以舒服,国君要是舒服了,屁事儿就多。
  长公子甲出奔外国这件事情,与其说是剩余诸子的算计,倒不如说是国君自己推波助澜。
  国君寻思着儿子大了,有人凑在儿子身边各种蛊惑,会不会想着赶老子下台然后自己上位?
  这么一想,公子甲就滚了。
  当然了明面上来说,公子甲是外出游历,是进行国际考察和学习。私底下嘛,就说是燕侯特喜欢某个儿子,具体是哪个儿子呢,指向了季公子申。
  本质问题,对正在淮中城打工的姬甲来说,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宝宝心里苦,但是宝宝不说。
  随着李解发出江湖追杀令,消息传到易水之畔之后,乡市堡垒之间的客舍逆旅中,国际商人都是坐下来闲聊,大体上就是看燕国的笑话。
  在商人眼中,一个国家的卿士被人悬赏,这不仅仅是热闹,更是商机。
  北海氏要是嗝屁,不知道有多少产业会被瓜分,其中自然会有不少优质资产被贱价出售。
  而齐鲁之间的豪商,现在就是准备从中牟利。
  “豢养死士……啧啧,北海氏还真是胆大妄为。不过……贱私以为,北海氏或许还能撑上一阵,这蓟都乞氏,只怕是要先走一步。”
  “这乞氏,可是‘百濮’蛮族?”
  “非是荆蛮乞姓,乃是齐国后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3/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