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924

  “二三子以为,吴解派出贾贵,是往何处?”
  “定是燕国!”
  “虽有姑苏王宫宿卫斩杀燕国游侠,然则未必前往燕国啊。”
  魏氏的人脉关系相当广,几天功夫,就把吴水一行人的动静,都打听的七七八八,连吴水他们什么时候北上,北上之后去了哪里,都摸了一个底。
  吴水这些姑苏王宫宿卫,最早的目的地,是邢国故地,然后在卫国兜兜转转了许久,甚至还去了一趟齐国西北。
  总之目的地,就在这一带,之后才追杀一路刺客行会的人,从卫国杀到郑国。
  魏氏子弟猜测,可能这些刺客行会的人,是打算以“客兵”的形式,进入郑国藏匿身份。
  只是万万没想到,郑国居然变了天,开始遣散“客兵”,这时候还来当“客兵”,怎么可能被郑国收纳?
  无奈之下,只好流窜。
  被吴水一行人追踪到了新郑,根本不给喘息的机会,当街就杀。
  而且现在吴水一行人离开之后,显然又查到了什么消息,直接奔燕国武阳去了。
  吴水他们去燕国,照理说贾贵很大概率也是去燕国,只是魏氏子弟显然也研究过了李解和贾贵的行事作风,往往有点反常理。
  就像之前,明明李解喊出口号就是要刚死蔡国,实际上呢,先行派出了贾贵去摸底,把蔡国的布置甚至蔡国和郑国之间的联系,都弄了个明明白白,之后就是势如劈竹,蔡国根本没有把力量集中起来进行抵抗的机会。
  “那……贾贵会去何处?”
  “以我之见,当是卫国。最初吴水所往,便是邢国故地。”
  “卫国?”
  “二三子以为,坏我大晋国事者,有卫国参与?”
  “非是有卫国参与,而是卫国必定参与!”
  众人都是沉默了下来,显然,这才是正常的状况。
  “若吾是贾贵,便不必跟随吴水一行前往燕国。或是查漏,或是补缺,再往卫国打探消息,总有所得。姑苏王宫宿卫,终究只是武夫,非是细作。”
  “犹如兵分两路。”
  “正是如此。”
  “我等如何?”
  “可命列国‘行人’暗中查访公子巳遇刺一事!”
  “不止卫国?”
  “凡中原诸国,一个都不放过!”
第458章
子羽鉴李
  晋国内部,魏氏咬牙坚持着主政大权,支持的公子小雀能不能上位,就看能不能给晋国山头带来好处。
  实实在在的好处!
  “内忧外患,如今吴解麾下,止劲卒数百,若是郑国动荡,恐有大变啊!”
  “夫子如何回复?”
  “各家死士,或有出手迹象。”
  “唔……”
  死士这个事情不好说,能养死士的家族,其实名声都还算好。没有好名声,也养不了死士,毕竟对死士来说,是“感恩”大于“受惠”。
  没有一定的恩情,很难让人去做死士。
  而想要把恩情玩得好,施恩技术全靠权钱,还不能瞎鸡儿砸钱,得砸得到位,砸得润物细无声。
  有些死士的豢养,可能要持续三十年以上,两代人的经营。
  “这二年,行刺吴解之人甚多,只是未曾有伤及分毫者。”
  “秦晋游侠行会之中,多有悍勇之辈,欲取吴解人头,以扬名天下。”
  挂十二国将印的牛逼人物,老子把他给干死,那老子得多牛逼啊。
  秦晋老铁这么想的,不在少数。
  无关乎生死恩义,纯粹就是为了自我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追求:吾之生涯,一片无悔!
  挺蛋疼挺纠结的,然而这种人的确相当多,而且还大量集中在低级士人中。这些家伙往往有着不错的搏杀技术,还有相当开阔眼界,以及惊人的执行力。
  加上长期没有进入统治阶级的核心,心态上更加扭曲或者放得开,别说行刺李解,只要行刺周天子能证明他们牛逼,这事儿也得干!
  只可惜行刺周天子……不算他们牛逼。
  “三日后,吴解大宴宾客,会列国行者,只怕我晋国死士,不在少数。”
  “可要暗中布置?”
  “只能如此。”
  “吴解猖狂,小视我晋人,又视我等为豺狼,不屑同等相谈……”
  最近几天晋国老铁们很是难受,那头吴国禽兽,根本就是在发神经,动不动就是勒索美女,拉过来十几个美女,不是挑肥就是拣瘦,总之就是不满意。
  有好事的也发现了李解的毛病,其中就有老秦人,老秦人于是就开了个玩笑,说李老板你眼光这么高,是不是想要魏氏的“昭娘”啊,那不可能的,人是顶级绝色,又是高学历,是要伺候公子小雀的,哪能轮到你呢?
  要不是看一百来号鳄人时刻准备要砍人,晋国老铁们是真的想好好教育教育老秦人,几百年了,是不是忘了怎么跟大哥说话!
  “‘昭娘’……”
  “不可!”
  “公子为王,‘昭娘’为后!”
  晋国对内称王,也是小范围的,自从周怼王这个大傻叉死了之后,列强都开始放飞自我。
  你周室就是一窝逗逼,老子鸟你大爷哦。
  现在魏氏硬挺着扶持公子小雀,除了公子小雀本身母族干系之外,还有就是魏氏的女良人,能顺理成章,成为未来的“大晋王后”。
  不过,开口提出“昭娘”的魏氏子弟,却是眼神忽闪,没有继续争辩下去。
  但除了他,还有一人神色郑重地问同族:“二三子以为,吴解志向如何?!”
  “吴国忠臣,自是……”
  有人开口就答,但话头一截,猛地沉吟起来,片刻,才抬头看着之前说话的两人,“子羽之言,是有他意?”
  “不错!”
  最先提到“昭娘”的人,像是找到了机会一样,起身行礼之后,才道:“以羽之见,吴解所忠,非吴国也,吴威王也。今王孙虒继承王位,如何服众?总有太叔卯扶持,又有公子寅旧部投献。然则年少无知,又无威信。吴解崛起于草莽,信人也。麾下六巴、舒剑、商无忌、贾贵、桐人……又岂是无知贱人?”
  魏羽的分析极为精准,直接分析人,或者说分析李解麾下的人才组成,几乎没有吴国本土势力的干涉。
  说一句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一点都不为过。
  “吴解此人,犹如当年吴楚啊。”
  当年楚国起家的时候,筚路蓝缕,就是他们的状况。
  吴国怎么起家的?披荆斩棘,就是他们的作为。
  说罢,魏羽又连忙从袖中抽出一张卷轴,打开之后,有人愣道:“纸?”
  “正是。”
  李解跟魏氏的交易中,纸张也是重中之重,价格依旧昂贵,但和绢布比起来,已经只有四分之一的价钱。
  对魏氏来说,已经消耗得起,至少是核心精英,是完全没有问题。
  一张纸上,可以记录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密密麻麻的文字,字形不好看,显然魏羽还没有掌握书写技巧,不过并不影响观看。
  魏羽将这张纸铺在桌面上,然后道:“二三子请看。”
  听了魏羽所指,众人围观扫视,很快,都是一个个神色惊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