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924

  只可惜先天不足的缘故,燕国这几百年,就顾着猥琐了,忘了发育。
  别家都是郡县制,就他们家郡都制,然后各都之下的画风都是不统一的,明明“含姬量”不错,结果比那些个跟邢国斗了几代人的狗蛮子还要野。
  可这年头吧,不是说野了就行的,得有实力,实力不行,你野起来的下场,就跟晋国北方的戎狄差不多。
  每年晋国从戎狄身上掠夺的女人、奴隶数量,相当的恐怖。
  别看晋国是老牌霸主,“含姬量”又非常的精纯,国际上最大的奴隶贩子,就是晋国,秦国和楚国加起来,才能刚刚好比一比。
  要知道,秦国和楚国对付蛮子的难度,其实要低得多。
  当初老妖怪手底下派出去学习先进阉割技术的王宫忠犬,这项技术,就是晋国流传出来的。
  晋国的法律工作者表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流的“宫刑”专家,跟老子学这么技术,包教包会,包阉包好。
  而为什么晋国的法律工作者这么熟练这么能耐呢?就是有大量的练手对象。
  从晋国的刑律发展角度来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野性很好,但要找准对手,找错了,就是死路一条。
  这也是为什么狗蛮子明明靠近辣么多国家,偏偏就是要绕开晋国干别人。
  狗蛮子不是傻狗啊。
  狗蛮子不傻,燕国当然也不傻。
  所以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情况下,他们是不敢得罪吴国江阴牌“黄泉路形象设计”这家专业店的。
  死后世界美不美,要么又粗又硬,要么超薄丝薄。
  又粗又硬的,最终都会发绿,没办法,青铜器就是这样的。
  超薄丝薄的,最终都会出现破洞,没办法,丝绸就是这样的。
  不过,至少刚埋下去的时候,青铜器金光闪闪,丝绸如水如油,总之,看上去就很高档,很土豪!
  青铜器,并非所有的大国都能玩得起,更何况还是燕国这种伪大国,其主要陪葬品,其实是靠人殉、马匹、战车、美玉来凑数。
  这玩意儿有啥难度?
  秦晋齐楚表示我们家的土鳖都这么玩。
  所以,当李解甩出二十匹“大红01”的时候,燕国人很难过,但是又指天发誓,这事儿绝对不是他们燕国人的锅,他们燕国人怎么可能会得罪吴国这样的东南霸主?
  尤其是,燕国和吴国,大家都姓姬啊,一家人,一家人!
  那么“桐丘刺李”事件的调查结果,就很明显了,罪魁祸首就是……
  越国:没错,就是在下!
  齐国:???????
  “哈哈哈哈哈哈……这齐国人还在奋力撇清呢,没想到鄢陵的越国人,倒是先跳出来叫嚣。还真是……万万没想到啊。”
  顺着洧水北上,被吓到的许国人赶紧回老家。新郑的燕国人、齐国人都在准备平息李解的怒火,尤其是齐国人,就差被所有人指着鼻子狂骂了,明知道吴国疯狗不讲理,你说你为什么要干出这么缺德的事儿?
  万一那条吴国野狗一把火把“赤霞”都烧了呢?
  听上去很合理。
  可惜,鄢陵的越国“余孽”纷纷表示跟李解不共戴天,要报复,要刺杀,要用李解的鲜血,染红他们的复仇之魂,让吴人知道他们的愤怒,让在姑苏的越王宗桑知道,还有不屈的越人在斗争!
  李专员寻思着,现在最想这帮越国人赶紧去死的,大概就是姑苏的越王宗桑。
  到了鄢陵,李解也没有找越国人的麻烦,虽然郑城子已经偷偷地派人过来接触,说只要上将军点个头,这脏活儿,有人去干。
  李专员没打算理会他们,而是准备修整一天,然后前往“棘泽”。
  因为从鄢陵兵分两路之后,李解他们直接先去“棘泽”,而左趣马子车白臀,则是前往“狐壤”,带着秦国的使节团,转道宛邑,然后也前往“棘泽”,最终双方在长葛汇合。
  至于要不要去郑都,李专员说了,让秦国擅长吹箫的公主决定,要是有兴趣在新郑消费血拼呢,这钱,他李某人掏了。
  要是不愿意继续在郑国逗留呢,那就顺着颍水,一路啪回淮中城。
  总之,都是非常不错的快乐之旅。
第429章
大业
  尽管宋国曾经在长葛这里爆打过郑国,尽管周天子在长葛这里被郑国爆打,但长葛被世人所熟知的,不是它的历史。
  而是它的土特产——葛。
  反正李专员觉得葛根粉还是挺好吃的,当然前提是由江阴邑特制小磨磨出来的。
  虽说还是很粗糙,但至少是能吃的,从肉眼来观察,是能吃的!
  当然葛的重点不在于葛根粉,而是李专员大学所学专业的半个同行——编制。
  整个长葛的编制业相当发达,从防风遮雨的建筑到行走天下的鞋履,都可以用“葛”来编制。
  同时因为发达的编制业,在集中劳动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也有着相当独特的地方音乐。
  李专员到了“棘泽”听“长葛之声”的时候,就想起来读书那会儿,在棉花史中,有介绍过“阿妹你看国”曾经那些采棉花的小黑奴,他们就发展出了很有特色的爵士乐和蓝调。
  “长葛之声”总体上也差不多,当然长葛的日子肯定要好过,所以这里也没有采棉花的小黑奴,只有一脸娇羞采葛的小姑娘,一边干活一边唱: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听着就觉得带感,李专员寻思着,就这样的情绪表达,说明长葛本地人被这个社会的摩擦,还不够深切。
  不过偶尔又听到有同行在唱: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李专员整个人就舒服了。
  这才正常嘛,这才是正常操作。
  相亲相爱的封建社会……违和感满满啊。
  李专员寻思着,之前那个唱“一日不见如三月”的,一定是个闲在家里没事干的小浪蹄子。
  “长葛这里倒也算是物产丰饶。”
  洧水之畔,棘泽相邻,有发达的手工业,还有相当不错的土地产出,甚至可以说是郑国的鱼米之乡。
  长葛这么个地方,居然几次成为战场所在地,诸侯们的眼光,都是相当的毒啊。
  然而李专员对于本地的手工业制品,以及“鱼米之乡”的鱼米,那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大冬天的,交易市场上的主力,其实是柴火、炭火还有牲口。
  那些原本有点家底的小土豪,因为冬天的到来,不得不将一部分牲口进行交易,否则养不活,白白浪费。
  反而是交易一部分出去,哪怕只是换一些手工业制品和粮食,也是相当的划算。
  “良人是要在长葛购置些东西?”
  “看情况吧,嫱有什么想买的,跟我说说看?”
  “‘棘泽’织女,倒是可以买一些。长葛大户之家的奴婢,也可以。”
  “好。”
  购买织女,未必是美嫱的打算,可能是要买一些安置在淮中城,等以后给美旦准备的。
  至于大户之家的奴婢,才是嫱的目标商品。
  买来之后,只要稍微调教一下,就能很听话,很多丘北柳营的女兵磨砺,一般女子还真吃不下这种苦头。
  而大户之家的奴婢,有其一定的优势,比如说服从性绝佳,鲜有正面反抗的。
  同时她们也能理解命令的重要性,毕竟做奴婢的时候,往往都要伺候女主人,稍有不慎,女主人把她们打死,那就根本不是个事儿。
  属于司空见惯。
  就算心里再怎么怨念,也只能偷偷地唱“要之襋之,好人服之。”却不敢把手中缝制葛衣的活计停下。
  嫱盯上了人口,李专员则是盯上了牲口。
  毕竟长葛离郑都也没有多远,一条洧水相连,更是往来交通便利。
  列国商队的往来,无非就是舟船、车马,而这些,长葛本地都是有不俗的优势。
  贩卖牲口的列国商人,在郑国的数量相当多。
  也正因为发达的商业活动,才使得郑、宋两国的“客兵”文化同样发达,没钱可是玩不起外国雇佣兵的。
  而新郑、长葛两地之间,是为数不多因为商业活动,而人为保持了一部分“牧场”的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