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1/924

  蔡侯表示他大公无私,李专员立刻夸赞蔡侯深明大义,关键时候,还是妻兄大舅哥靠得住啊。
  “首李,城中抱怨者,似是想要迁出新蔡。”
  “噢?”
  李解来了精神,“沙哼,你有没有统计过,他们打算迁到哪里去?”
  “上蔡、驻马城。”
  “郑国、楚国……有想法,有前途。”李专员嘿嘿一笑,“要不说士大夫不愁吃喝呢,门路就是广,这就算是逃荒,那逃荒的姿势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城外野人,哪里敢乱跑,让他们走,他们走吗?”
  道理很简单,野人哪怕想要跑路,也是顺着水流瞎鸡儿跑,跑哪儿是哪儿,活下去最好,活不下去拉倒。
  但贵族不一样啊,想要跑路,地图打开一看,就知道往哪儿跑了。
  稍微像样一点的国家,贵族们在国外多少都有点国际关系,投奔个三年五载,根本不是个事儿。
  野人就是死路一条,蔡国的野人,跑吴国去,大概连野人都不算了,只能是夷人。
  说你是“淮夷”,你就是“淮夷”,不是也是。
  “首李,想要迁出去的,就这样让他们迁出去?”
  “发点搬迁费,让他们把新蔡的物业卖给‘义军’。”
  “是!”
  “要良心价。”
  “良心价?”
  “你觉得价钱符合你的良心,就可以掏钱。跟从本心,就是良心。”
  “是!”
  “你去忙吧。”
  “是!”
  送走了沙哼,李专员穿着“T恤”沙滩裤,悠哉悠哉地又去了校场,开始了新的减脂运动。
第391章
宛丘城内心事多
  “沙君,我突然想回淮中。”
  宛丘城前,太康尾田整个人都不好了,为毛回国?!为毛?!
  他疯了才答应返回陈国,更疯的是自己还同意前往宛丘,觐见陈侯。
  这是赶着去死的节奏。
  “这又是何必……”
  沙皮叹了口气,对尾田道,“看在公主的份上,陈侯一定不会拿你怎么样?”
  “真的?”
  此时的太康尾田,说话口吻已经越来越有那个江阴味儿。
  “真的!”
  嘿嘿一笑,沙皮胳膊肘顶了一下太康尾田,“要死哪有那么容易?再说了,陈侯这个人,咱们不是研究分析过了吗?就是个胆小怕事的。难道陈侯会不知道,‘桃花姬’一早就落在首李手中?”
  “……”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被沙皮这么一说,总觉得有点屈辱的感觉。
  太康尾田叹了口气:“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我觉得还可以嘛。”
  “我觉得不行!”
  瞪了一眼沙皮,太康尾田又道:“见得君上之后,莫要激怒陈国君臣。”
  “我奉命前来,是借粮的,怎敢放肆?!放心,我像是乱来之人吗?”
  “像。”
  “……”
  一时无语的沙皮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最多不放狠话。再者说了,太康田你也是知道的,我们‘白沙村’出来的,从来都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陈国君臣只要不先挑衅,我绝对没问题!”
  “哈……”
  信你个鬼!
  太康尾田翻了个白眼,寻思着柏举斗士死在淮中城外,那也真是霉运当头。
  “唉……进城罢!”
  此次从淮中城前来,队伍规模不小,因为借粮这个事情,万一陈国答应了,除了陈国自己组织队伍之外,淮中城自己也有船队。
  其实江阴邑在江北开辟的村邑、城寨,已经有相当规模的挽马产出,但目前主要用途还是在开发江北的土地上,用来运输,实在是有些浪费畜力。
  能够用人力、船运替代的,暂时还是剩下宝贵的畜力。
  挽马除了驮乘拉货之外,还是农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式犁头可以多匹马来拖拽,加上新式的斗车,畜力能够节约大量宝贵的人手,用以调配到手工业上。
  加上庄园经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无穷无尽的,比如开辟新的竹园、桑田、麻田、粟田、麦田、茅蔗田……
  一个小型农庄,农奴数量五十到两百人总归是要的。
  而这样的小型农庄,在扬子江入海口的两岸,到处都是。
  毕竟在承担衣食住行各种生活资料的生产任务之外,李专员还需要把大量原本根本做不到一块去的“百沙”野人,彻底捏成一块。
  捏成一块的方式,自然是利益,而除了利益,也就是物质基础之外,精神文明建设就是教育。
  军事体制的教育模式想要对外推广,成本可不低,哪怕有样学样,学不会就骂就打,针对三四十万人口,能骂会打的麻辣教师需求量,也是个恐怖数字。
  养几百号几千号不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活动的“老师”,等于就是养同样数量的士人。
  这需要时间。
  以前李专员没时间,但现在老妖怪临死之前的一通凶猛操作,让吴国张牙舞爪地做了最后地膨胀。
  哪怕是“虚胖”,至少体量上来说,看着块头就很大。
  块头大,至少也能唬人一代。
  此刻,李解敢让太康尾田前往陈国借粮,也是料定陈国面对现在“如日中天”的吴国,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绝对是半个罗圈屁也放不出来。
  至于狠话,大概也就是在宛丘宫中,陈侯自己抓狂地无能狂怒。
  此刻,进了宛丘城的太康尾田虽然心惊胆颤,生怕君上把他逮过去一顿狂喷,然后拖出去腰斩。
  但又隐隐地窃喜,心想老子现在横竖也是抱上了一条大腿,自家君上这个糟老头子什么胆色,别人不知道,他太康尾田还不知道?
  万一君上又怂了,他太康尾田,未必不能白捡一个功劳啊。
  而且可能还不止一个功劳,李解那里借粮有功,陈侯这里,同样也是借粮有功啊。
  心情很复杂的太康尾田等了一天,终于宛丘宫来了寺人,还是老相识。
  “事情怎会如此?!”
  “唉……谁曾想路过颍水,遇上蔡国‘玄甲旅’,那蔡英截下队伍,这便进退为难。岂料楚人丢弃州来城,吴人来袭,‘玄甲旅’根本不堪一击。”
  双手一摊,尾田更是道,“现如今,说这些都是废话,须知道息国已亡,息侯被蔡侯带往郑国,如今想要复国,定是无望。”
  “为何?”
  “江阴子占了息城,数千蔡人投降且先不提,随国……”太康尾田欲言又止,让寺人一愣,连忙催促他说下去。
  “随国如何?”
  “随侯将‘龙子’宝珠都赠予江阴子,除‘龙子’明珠之外,还有粮秣,以助猛男决战楚国斗氏!”
  寺人听到这个,整个人都是懵了,话都说不出来。
  这事儿虽然宛丘有消息,但并不周全,具体发生了什么,陈国哪里知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1/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