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924

  从一号汝沟到五号汝沟,都有大量的哨岗,要是打防御战,郑、蔡联军要层层攻克,需要填进去多少尸体,多少钱粮?
  那个场景,只是想象一下,就让蔡侯战栗不安。
  至于郑侯叫嚣顺流直下的馊主意,蔡侯根本没打算陪着去送死,跟吴人拼水战,你有那实力吗?
  郑人操舟,也就只是说能漂在水上罢了,凑出这么多不晕船的士卒,殊为不易,居然还想着赶紧拿去喂鱼,他蔡侯怎么可能奉陪!
  然而在蔡侯眼中,已经占据如此大优势的李解,居然没打算打防御战,偏偏还主动出击,吃掉联军的前军左师之后,还立刻派出特使,威慑恫吓。
  “君上——”
  听到蔡侯那屈辱到极点的口吻之后,有个上士实在是受不了了,跳出来睚眦欲裂地盯着沙哼:“东吴野人!汝不畏死耶——”
  “哼!”
  沙哼赤足转身,持石斧冷笑,“某奉首李之命,前来此地,生死,早就置之度外!今日,沙哼固有一死,有诸君泉下相伴,足矣。”
  说着,沙哼更是猖狂无比地举起石斧,在大殿之上,转了一圈指了一圈。
  然而让这个上士更加羞愧的是,沙哼石斧指向哪里,哪里的蔡国之臣就下意识地躲避石斧所指。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沙哼见状,顿时笑得更加肆无忌惮,“诚如首李之言,蔡国上下……鼠辈云集也!”
  如此挖苦、辱骂,几乎所有的蔡国军将都恨不得乱箭射死沙哼,偏偏蔡国君臣,又一个个忍了下来。
  哪怕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想着如何对沙哼用酷刑,方能泄心头之恨。
  可偏偏只能忍着,不忍,真的不行。
  “报——”
  宫外廊下,谒者满脸通红,汗水打湿了衣领。
  “传!”
  “启禀君上!吴人大军出动,已过四号汝沟!”
  “大军?!人马几何——”
  当真沙哼的面,蔡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赶紧问道。
  “三军缟素,或有五万人之巨!”
  “五万人——”
  蔡侯蹬蹬蹬蹬从高座上冲了下来,“吴人何来五万大军!”
  “这……属下不知!”
  这一刻,再倔强再好战的蔡国军将,也都精气神被抽纸一空。
  五万大军……要知道李解打下州来城的时候,手头能用的部队,也就是一万出头。
  “弃釜登舟,背水一战”夜袭蓼城的时候,更是只有几千人马。
  如此已经战力超群,五万人……当真要灭蔡?!
  这一定是要灭蔡!
  “沙君!”
  蔡侯猛地看向沙哼,大声道,“还请沙君告知江阴子,吾国本为吴国之属,缟素全国,以悼威王,乃是本分,乃是本分啊——”
  ……
  “不经吓。”
  李解冷笑一声,将蔡国的国书扔到了一旁,此刻,四号汝沟南岸,密密麻麻的营地连成一片,肃杀之气前所未有。
  此刻军队的数量,其实不止五万,除了义士、义从之外,还有大量楚国降卒,以及通过随国,大量投靠过来的云轸氏。
  加上“淮上列弱”之中,为了混口饭吃出来讨生活的青壮,自然而然地,就膨胀到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论战斗力,其实根本不如之前精简的“义军”,但是对于蔡侯而言,他根本没资格去分辨真假。
  战略恫吓,对付强者,只会让强者越发坚强;对付弱者……予取予求啊。
第382章
公子巴入蔡
  新蔡的粮食优先供应部队,军管配给制之下,楚国降卒也不傻,除了一部分老家在江汉平原的,只要是云梦泽一带的兵卒,都选择了重操旧业。
  加上云轸甪从中调和,楚国降卒对于李解的抗拒性其实远没有“淮上列弱”来得大,毕竟“淮上列弱”为了保证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本能地会提防不少,哪怕明知道没什么卵用。
  “这个月大概会消耗多少粮食?”
  李解翻了翻账册,收支非常不平衡,幸亏很早就调动了大量布匹来迷惑新蔡军民。哪怕麻布、绢布并不能吃,但会产生一种李解兵强马壮的错觉。
  都兵强马壮了,粮食能算个事儿?
  “七万五千石。”
  抹了一把汗,羽扇疯狂地扇风。
  在淮水上疯狂奔波的公子巴,一个月之内往来江阴邑、逼阳国、淮中城、白邑、新蔡,人暴瘦十多斤,整个人看上去,就快要往贾贵那个形象发展。
  丑爆了!
  “首李,这次淮水筹措粮秣,夏粮能入账四十万石,加上随、唐几国借粮,以及江阴邑的十万石出头,能撑两个月。”
  “唔……”
  李解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来人!”
  “是!”
  “沙南、沙西到了没有?来了让他们直接过来报到!”
  “是!”
  “首李,到了新蔡,我发现本地狩猎队效率极低,这是为何?”
  “织网不行,再者蔡人体力远不如鳄人、勇夫,两相抵消,还不如等着救济,等着秋收。”
  优秀的战士,才是优秀的猎人,而蔡人的组织纪律根本没有受过调教,怎么跟鳄人、勇夫比?
  别说鳄人、勇夫,就是跟义士、义从比,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此,确实需要沙南、沙西。”
  “我写一封信给妘豹,让他前来新蔡。”
  “逼阳国怎么办?”
  “我还是逼阳国相国,委任你为相国左史,到时候找妘豹盖个章。”
  李解又道,“眼下要稳住淮上,妘豹善守,又管理过一国人事,他来主持淮、汝事业,也能缓和我跟‘淮上列弱’的关系。毕竟,逼阳国之君,听上去就要温和得多。”
  心理暗示罢了,都会觉得妘豹也是个小菜鸡。
  但实际上妘豹菜吗?只不过妘豹超越了有限的眼界,已经看到了逼阳国的未来,所以早早地给逼阳国安排好了后路。
  像逼阳国这样的小公司小企业,就算一时业绩好,但那是受益于市场风向,恰好踩在了浪潮上。一旦市场变动,就是死在岸上的浪。
  不被大吴国际收购,也会被宋国有限公司吞并,那与其跟宋人那帮废物混为一谈,还不如做吴人呢。
  至少够野够劲啊!
  还有李解这样的大佬撑腰,而且不出意外,大佬马上进化成巨佬。
  时代的风潮,在顶级精英眼中,已经有了雏形。
  列国纷争,在经历了大国的权力交接之后,蛰伏安稳的和平期,最多有个十年,了不得了。
  十年,霸主级大国的新君,也可能成年了,崭露头角,峥嵘初显。
  十年,大国强国的实力也积攒够了,秀肌肉没用的时候,就得摔跤!
  “淮上列弱”,只有极少数的精英有这样的清醒认识。
  除了跟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公族血亲,剩下的精英阶层,真愿意以死殉国的,寥寥无几。
  “让我去逼阳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