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3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9/924

  言罢,云轸甪又看向李解:“上将军,如今淮下洪水退去,便可借兵于逼阳国,拖上一月,逼阳之兵,当能入蔡。”
  以守代攻,然后打防守反击,这是很好的想法,毕竟要考虑到现实状况。义士、义从的士气经过了几次胜利之后,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随着胜利之后乍然放松,再想重新杀气腾腾,那就难了。
  只能等,只能磨,等到作战意志恢复,磨到杀气重新沸腾。
  “首李,驻马城、平舆往南,一路坦途,郑、蔡联军,又算是本土作战,道路熟悉不说,更有地方支持,即便是坚壁清野,成效应当也不大。”
  沙哼和贾贵潜伏蔡国诸地,那也是真正打探了不少真实状况的。
  “贾贵,你怎么看?”
  会议室内,气氛并不算严肃,认真来讲,真要是逼急了义士、义从,肯定能打绝地反击,但损失就大了。
  “属下同意云轸君之言。”
  贾贵冲云轸甪微微点头,原本是平等相待的动作,被贾贵用出来,配合他的猥琐卖相,竟是有着浓浓的谄媚味儿。
  饶是云轸甪知道贾贵不是这么个意思,可还是觉得内心爽快,顿时觉得贾队长这个人,真是够意思,太给人面子了。
  “我军兵力不足,郑、蔡联军数量多少、领兵之将是谁……我们现在都一无所知,要是固守,只怕消耗不起。”
  听了李解所说,贾贵点点头,看着李解道,“上将军,何不效仿逼阳国故事?”
  “嗯?!”
  李解一愣,“什么意思?你说说看。”
  得到李解的鼓励,贾贵先是冲周围在座的人笑了笑,然后才道:“上将军何不故技重施,当初在逼阳国开沟挖渠,在新蔡之北,也能这般做。”
  在座的人,包括上蔡大夫蔡美,都知道李解当初在逼阳国打第二次逼阳战争,就是靠开沟挖渠、修墙结寨,硬生生把宋国联军磨成了智障。
  但当时李解掌握的资源,和现在不一样,背后还有吴王勾陈的支持,加上想要宋国死的国家,多不胜数,背地里要搞宋国的大国,甚至还有晋国这样的老牌霸主。
  现在却是另外一回事,针对蔡国的霸主,从来就只有楚国一家。
  而现在楚国蛰伏起来休养生息,根本没可能过来踩蔡国一脚。
  就算楚国不蛰伏,也不会跟李解合作,双方仇恨海了去了。
  两个时期不同地方的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知道,当时泗水、邗沟等等重要物资运输通道,都掌控在李解或者说吴国手中。
  但是淮水、汝水甚至是颍水,都有一定的地方势力存在,甚至还有地区强权。
  更要命的是,淮水从东向西运输物资,难度远比邗沟、泗水要高,后勤补给上的压力,显然要比当初在逼阳国大得多。
  两地情况,已经面对的国际环境,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过贾贵显然也是明白这一点,只是建议道:“仓促之间,想要效仿当时逼阳国之规模,只怕是不行。不过,上将军,我军只需拖延战事,以待时机。如此,便不必规模犹如逼阳国,略作收敛,能层层减缓郑、蔡联军脚步,便是事成……”
  众人听了贾贵的建议,意外的同时,也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可行性。
  实际上,贾贵建议的可操作性很大,反正现在新蔡人力多得是,也不需要他们做什么高水平的工程,就是多挖沟多担土,把新蔡以北搞得乱七八糟,让郑、蔡联军没办法畅快行军,这就行了。
  期间再弄几个堡垒或者高台出来,能射就射,不能射就跑,怎么地也能拖住郑、蔡联军的脚步。
  这要是拖上一个月,怎么地义士、义从也该恢复不少状态了吧。
  只是郑侯、蔡侯会不会给他们一个月时间,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老君,郑、蔡联军会师于上蔡,这打探军情之事,又要拜托老君。”
  “老夫自当尽力。”
  这事儿蔡美没有打包票,毕竟他的家族都撤出了上蔡,就算现在还留了眼线耳目在上蔡,但要说能发挥多大作用,还得看运气。
  “姜文!”
  “属下在!”
  “整肃新蔡,禁绝嬉戏,封闭市场,施行配给。”
  “是!”
  几条命令下达,会议解散之后,才休息没几天的李专员,顿时又忙碌开来。
第348章
五鄙长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折腾人这个事情吧,义军挺专业的。
  毕竟之前在逼阳国……“义胆营”,是吧。
  施行军管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义军轮休之余,都要开始负责重新编组。十几二十万人的重新编组,工程量之大超出想象。
  好在新蔡本身就有蔡国户籍制度在,国人邻里为最小单位,野人则是以连鄙为最小单位。
  之前受水患干扰的新蔡野人,在上蔡大夫的号召下,每五百人编成一“鄙”,五个“鄙”就设置“五鄙长”,“五鄙长”由义从中队长充当。
  每个“五鄙长”又配备五到十个副手,由六人、蔡人、楚人混编。
  此时义军的优势就发挥了出来,他们和鳄人不一样,因为来源驳杂,此时只要抽调语言相通的“老乡”,就能顺利沟通,并且传达李解的命令。
  在李解下达军事管制的命令之后,平舆司寇蔡夕临时充当起了宣传员,新蔡粮秣“按劳分配”的消息传出来之后,对于已经饿肚子的国野之人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真正开始叫喳喳的,就是那些新蔡的老世族,尤其是那些当年失势的倒霉蛋,嚷嚷着李解应该重用他们。
  甚至还有仗剑武士,大喇喇地跑到作战司令部门口唱歌,反正就是自己各种不公,各种怀才不遇,你李某人难道看到老子这颗好比随国的“龙子”明珠,却也不知道好好珍惜吗?
  然后这些仗剑武士,就被发配去挖沟了。
  理由嘛,当然不是上将军李解不喜欢听人逼逼,而是军事管制期间,不得携带管制武器。
  非法携带管制武器者,违者没收,并且处以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拘役。
  总之,依法办事,靠谱!
  “上将军,今日上工土方量最高鄙,乃是第十八鄙。”
  贾贵统计这个比较在行,他知道李解不喜欢听废话,所以就直截了当,把施行军管后的第二天成果,汇报了一下。
  幸亏有蔡美、蔡夕、云轸甪、公叔勤等等的帮助,昨天下达命令之后,在新蔡外围,就先行设置了二十个鄙,大概就是五万人的规模。
  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鄙,都是壮女,从第六鄙开始,到第二十鄙,才是壮丁。
  负责前五个鄙的人,是夏廖氏,而愿意跟从夏廖氏的女子,都是从白邑出来的小贵族之家的女主人。
  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身份上有点不如夏氏和廖氏,在白邑眼下又急迫地需要李解的扶持,否则就可能出现财政危机,不得不承担家庭破产的风险。
  所以,哪怕再怎么不愿意,为了老公和儿子,再加上可能原先“楚人”的优越感,所以跟着夏廖氏前往新蔡,都是意外的坚决。
  而情况也正如李解看到的那样,五个鄙的壮女队伍,单日的土方量,竟然不是垫底的……
  不过土方量最高的,则是第十八鄙,“五鄙长”是个燕国人,很年轻,自称“燕甲”,云轸甪见过他,告诉李解此人是“游士”,但可能身份不一般。
  “第十八鄙的‘五鄙长’,阿贵,你怎么看?”
  原本贾贵就是想着老大看看工程进度,然后办法奖惩结果。
  但是没想到老大问的事情,貌似有点偏差。
  “第十八鄙这五个鄙,多是客兵、客商之流,除燕地之人外,还有秦人、齐人、晋人,这个燕甲,能够把如此之多的客兵、客商甚至是游侠,管理的如此井井有条,定是非同一般。”
  顿了顿,贾贵又道:“之前上将军临时组建淮上义从预备队,这燕甲能够脱颖而出……只怕是燕国高贵之家。”
  “云轸甪也这么说。”
  李解摩挲着下巴,最近胡子越来越乱,用斧子刮了两回,反而让自己看上去更加的凶神恶煞,实在是下巴跟长了尖刺的屁股一样,着实不好看。
  之前上蔡大夫还劝说别乱刮毛,可李解这一支人马,就差清一色光头了,就算不是光头,也是断发粗犷风。
  实在是按照义士、义从的训练强度,你要是留个长发,那味儿能把人隔夜饭熏出来。
  然后李解索性为了小弟们方便,带头刮了个干净,之前打州来城的时候,他还是光头。
  现在就又变成了寸头。
  上蔡大夫实在是搞不明白李解,曾经也当众割了戴季子的头发当侮辱惩罚的啊,怎么到自己的时候,斧子刮毛,那叫一个熟练,那叫一个毫不犹豫。
  “上将军,是不是怀疑此人?”
  义从在淮水有过一次扩编,规模不大,但也是吸收了不少力量,主要是当做预备队,打个防守什么的,喊喊口号总归也挺好。
  就这样的工作,一般人还玩不来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9/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