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924

  “明白!”
  “旗开得胜!”
  “是!”
  给大队长中队长做了动员,李解这一次化整为零的部队数量,大概两千人不到,波次分散在附近的几个山区。
  在山头最高点上,设置了简易烽火台,类似灯塔的作用。
  一旦小股部队迷失方向,只要找到最近的山头“灯塔”,那就总能绕出来。
  至于精英小队,适应能力显然更高,“灯塔”作用其实不大。
  只不过这样一来,楚人也能发现“义军”的动向,不过仅仅只是发现,倒也无伤大雅。
  大别山固然艰苦危险,好处也不是没有的,出现大规模战斗减员,没有一定的运气和环境,还是挺难的。
  为了占据有利地形,附近三四个荆蛮寨子,直接被推平。
  李解也懒得先礼后兵,直接灭了拉倒,然后让这些荆蛮帮着修筑工事。
  几个荆蛮寨子的男女老少加起来,也不过千几百人,加上斗氏战俘数量,大约有三千人左右的俘虏。
  好在“义军”前身是“义胆营”,别的经验可能还不够丰富,但怎么管理奴隶、战俘,那真是老本行,相当的娴熟。
  “站住!回去——”
  手持长矛的义从作为监工,死死地盯着手握石斧的荆蛮奴工,这一片林区,就是让荆蛮和楚人伐木。
  不时地有荆蛮想要凭借熟悉地形逃跑,但是很悲催的发现,他们耐力不如义从监工,几乎就是一里地都不到,就会被扎死。
  然后人头被割下了,悬挂在工地上。
  短短一天不到,一百多个人头悬挂在那里,但还是不能彻底震慑荆蛮。
  楚人倒是识相,但荆蛮显然更容易被情绪所左右,只有更进一步的威慑……
  所以,每当荆蛮离开规定的范围,义从监工就会持矛厉喝,两次命令不从,当场杀死,绝不二话。
  紧紧地握住了手中的石斧,身材还算结实的荆蛮死死地等着义士监工,但最终一只脚还是没有卖出被石子划出来的作业范围。
  他是荆蛮不假,但不是傻子,他知道的,只要自己一脚迈出,这些吴人,一定会杀死他。
  悲愤地转身,准备继续作业的时候,“咻”的一声,一箭射穿他的身躯。
  “呃呃呃呃呃……”
  荆蛮发出了艰难的痛苦的声响,但这一箭来得太快,他身上又没有甲具,几乎就是穿心而过,箭矢应该连肋骨都没有碰到,箭头血淋淋地从胸口透出,上面似乎还带着筋肉。
  “嗬嗬、嗬嗬……”
  肺部被扎穿之后的窒息感来得很快,痛觉反而因为麻痹而消失了,接着一股暖流从鼻腔中冒了出来,是血水。
  张嘴艰难地转身,想要扔出手中的石斧,但口中满是鲜血,整个人踉跄了一下,啪的一声摔在地上,然后蹒跚扭动,向前爬行了几步,血水滋了一地,最终他一动不动,整个人的双眼圆瞪,死不瞑目。
  “挂起来。”
  一个声音响起,新编义士三大队大队长姜武的声音冷得很,他很少说话,是个略显孤僻的人。
  “是!”
  两个义从监工应了一声,一人提着那死透荆蛮的一只脚,在地上拖出了一条血线。
  “等等。”
  路过姜武身旁的时候,姜武叫住了两个义从监工。
  蹡!
  抽出了佩刀,姜武一言不发,眼皮都没有抖一下,在尸体上连续又扎了几刀,然后撩起腰间的麻布,将刀身上的血水擦干净,这才道:“可以了。”
  “是!”
  两个义从监工脸色发白神情紧张,刚才他们其实违反了一个规定,按照规定,是要想确认尸体是真死透之后,再进行作业。
  然而可能是相信姜武的射术,他们下意识地认为,这个荆蛮已经死透了。
  按照规定,他们应该再给尸体多补上几矛,时间充裕,甚至是直接割断喉咙。
  “以后注意。”
  “明白!”
  随着战事的频繁,原本还犹豫的义从,现在越来越朝着义士的标准看齐。
  那些想要回老家混口饭吃的义从,已经几乎绝迹,跟着上将军三战三捷带来的眼界开阔,彻底地打开了他们的新世界。
  而现在面对楚国斗氏这么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强敌,又激发了他们的好胜心,这种好胜心,已经变得相当纯粹,固然还有利益驱动,但利益驱动不是主要源动力。
  此刻,仅仅是在大别山的此刻,他们的源动力,是为了求胜!
  争强而好胜,且不是曾经好勇斗狠时期的争强好胜,不为私斗,而为公战。
  义军这个整体,就是“公”,为义军而战,就是为自己而战,更是为上将军而战。
  很微妙的,以前不懂的道理,似乎在一夜之间,像是被传染了一样,一个个义从居然有了目标,有了理想,有了志气,乃至有了自己的道德。
  不多时,已经凉透的野性难驯强壮荆蛮就被挂了起来,仅仅是因为一个桀骜不驯的眼神,他就丢掉了性命。
  互相之间的语言不通,但是传达出来的讯息很明确。
  在义军这里,容忍度在调低,而且会越来越低。
  楚国斗氏的士卒们感触最深刻,他们毕竟是文明世界的一员,大战前的微妙变化,他们也是经历过的。
  所以看到姜武一箭射死那个没有越界,但是桀骜不驯的强壮荆蛮之后,他们就知道,这是关键时期,谁敢搞点动静出来,只有死,没有别的结果!
第318章
随国摇摆
  和老弟陈安不一样,陈奎还要负责后勤补给,从白邑渡河前往黄城,在黄城再组织车队牲口队壮丁队,这些都要全程盯着。
  完成这些之后,如有必要,还要亲自前往大别山区附近跟主力部队接触,从李解那里获得第一手的命令。
  看着老弟天天在白邑跟糟老头子吹牛逼,陈奎那是相当的羡慕。
  好在事情很快就会出现转机,因为上将军命令,藏匿在新蔡的沙伯哼和贾老哥,可以回来了。
  新蔡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目前的战术目标,就是楚国斗氏。
  盯着淮上乱战的,绝对不只是楚国,周围一大圈的国家、部落、城邑以及奇奇怪怪的组织,都在盯着。
  随国、唐国现在还很忐忑,之前跟着李解殴打宋国,那是因为千里万里有个名声,挺好。
  现在李解一路殴打到了淮上,打到了随国、唐国的家门口,那就感觉很不爽了。
  所以偷偷地跟楚国合作一把,也是正常心理。
  然而随国国内,高层也是心惊胆颤,不知道该继续下重注还是赶紧抽身。
  楚国原本和淮上列国的天然分界线,就是大别山外加随国、唐国,现在李解东来,高得风大雨大,两国心惊胆颤是一定的。
  祭出“驱虎吞狼”之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但判断出现了失误,谁是狼,谁是虎,不好说啊。
  之前想的,就是楚国体量大,就算现在虚弱,可底子厚啊。李解远道而来,又是孤军在外,加上后方因为大洪水断绝,这完全就是扑街仔的样子。
  可他娘的谁知道是小强啊。
  上来一通老拳,直接三战三捷打爆楚国在淮水两岸的据点,活捉州来大夫,阵斩斗氏精英,这事儿简直就是玄幻。
  现在更是水淹新蔡,直接逼迫蔡侯巡视平舆、上蔡,等于说蔡国都邑就成了没有总指挥的前线,万一玩脱,这蔡国绝对损失惨重。
  面对这种情况,随、唐两国,现在真的是有点纠结,超级担心李解知道他们背地里跟楚人勾结。
  “诸君有何良策?”
  随侯眉头紧锁,他年过不惑,鬓角微白,很多时候做决定,已经不再跟着感觉走。群策群力,才是随国现行的规则。
  当初“修政而亲兄弟之国”的国策,基本没什么卵用,姬姓过之间的互殴,只怕比外姓国仇杀还要频繁。
  作为曾经的抗楚前线,没有了周天子以及中原霸主的支持之后,随国的力量已经每况愈下,加上周围的小国陆续被楚国吞并,整个随国,全靠拉拢唐国和淮上列国来共同抱团取暖。
  正所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列国并不是不懂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