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924

  有章服之美,才能像“花”一样啊。
  掌控着“花”之美的,是花蒂。人之主,就是“帝”,“帝”的头上戴着冠冕,这不就是“蒂”么?
  作为诸侯,他们成不了“帝”,但也是一方水土之主啊,怎么可以寒酸呢?怎么可以不像“花”呢?
  “‘赤霞’,吾必为吾主而求也!”
  一国行者突然下定决心,猛地起身,然后昂首阔步,出门而去。
  大堂之中,尽显风采。
  只是这个行者出门之后没走两步,就小跑起来追着商无忌去了,一边追一边喊:“商君、商君,吾国愿同江阴子共进退!”
  正要上马车的商无忌呵呵一笑:“非与我主公共进退,与逼阳国也。”
  “锄强扶弱,义不容辞!”
  这话是去年李县长在逼阳国喊的口号之一,最后诞生了一帮“忠肝义胆”。
  经过一个冬天外加春天的休整,厉兵秣马的宋国又准备做反派卷土重来,那些个已经归国吃了几口饱饭的“义士”们,都感觉日了狗。
  脸皮厚的,自然可以推脱去年打仗受了伤;凡是要点脸的,此时已经准备上路,前往逼阳城。
  能不能打赢先不说,姿态是要的,不然怎么回老家骗土老财的钱?有的“义士”甚至成了国君的座上宾,比如燕国,就有“义士”被国君征召,前往都邑面君细谈“逼阳之战”的事情。
  去年的“逼阳之站”,大国更看重国际政治上的变化,而地区列强,则是更看重新的战术战法。
  “君之义举,无忌必告之于逼阳子,主公亦会欣喜,必邀君为座上宾。”
  “有愧……”
  双方行礼告辞,这才别过。
  等马车走远了之后,商无忌才对左右问道:“刚才堂中,神色意动者,是哪国行者?”
  “萧国、极国、项国、戎国、曹国、郜国……”
  商无忌的伴当亲随也是才能内秀,此刻商无忌开口问话,他们便把观察记下的东西告诉给了商无忌。
  这些伴当亲随,都是从延陵运奄氏出来,跟着商无忌一起自立门户的。
  算是商无忌的“家臣”,如今也是一起更改姓氏,成了阴乡商氏的开门栋梁。
  “如此说来,多是颍水、济水、泗水一带诸侯?”
  亲随一愣,他们只是强记人脸,却是没有想到还有这种分布情况。
  仔细一想,两个亲随都是点点头,其中一个还道:“似是房国、道国亦有意动。”
  这些都是小国,不意动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他们国君积攒美玉、金器来陪葬,哪有那个实力?
  大部分小国的国君,一代代下来的财政压力,都在丧葬费上。
  像莒国邻国郠国,国君为了凑一点陪葬品,还要指望着国民出去打工赚外汇。这容易吗?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小国寡民,国君都还算可以,鲜有暴君。
  因为你要是个暴君,别说陪葬品了,连冷猪肉都未必会有啊。
  “这几日,列国群情纷纷,必有前来拜会者。切记,皆拒之门外,但有问起,便说我已出门游说列强,为逼阳国共商大计!”
  “是!”
  吩咐完之后,商无忌就找了个很舒服的地方度度假。
  他得等徐国那边的消息发酵出来,而且不出意外,就是一两天的事情。
  急的不是他,而是一群小国弱邦,还有晋国和宋国。
  至于说吴国和逼阳国,虽然也是当事国吧,其实真没啥压力。
  逼阳子妘豹早就打算把全家老小带走,留着干什么?留着天天提心吊胆过日子吗?跑吴国做寓公有什么不好的?
  而且马上吴王换届,这事儿指不定就不止寓公呢?新王上台来个遍赏群臣,他逼阳子也算是“臣”吧,虽然不是吴人,可有吴人中的大佬扶持啊。
  江阴子李解现在地盘可不小,鹿邑、雉邑、东芦市、江阴邑,治理的范围,可比逼阳国大得多。
  就算新的吴王不给长期饭票,江阴子那里总归是有一口吃的。
  一方淡定,另外一方则是紧张得不行。
  虽然打定主意要拿下逼阳,然后占据南北交通要道,狂收过路费,但是,宋国还是小心行事。
  晋国的部队就在不远处的徐国,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还没消息传过来……
第182章
宋国大危机
  徐国原本的核心地区,是围绕泗水和淮水建设的,巅峰时期,江淮几十个国家都尊徐国为盟主,徐国也是为数不多曾经称王的国家。
  只是称王一时爽,事后死全家,最早下刀子的就是楚国。
  当时楚王跟周天子打了一场,完胜。周王朝虽然没有伤筋动骨,但的的确确被伤到了,想要恢复,没有十几二十年是不行的。
  也就是抓住了这个战略机遇期,徐国凭借多年的积累,带着几十个国家自立门户,成为东方霸主级大国。
  不过当年周天子也没有慌,他直接派出了使者,跟楚王分析了一下国际局势。徐国的崛起,固然是打了周天子的脸,但是徐国离周天子的王畿远着呢,还隔着几十个诸侯国,其中也不是没有大国强国。
  但是你楚国呢,你的东北门户大开啊。
  而且原本江淮地区怕你楚国的诸多小国,现在有了徐国撑腰,还会怕你楚国吗?你楚国的尊严,将会每况愈下啊。
  大国政治国际政治,阳谋远比阴谋好用。
  楚国君臣分析了国际局势之后,认为战略上徐国的崛起,对楚国的威胁远比周王朝要大得多,因为徐国势力已经南下过淮,北上过河,北方争雄不易,对手林立,但是南方只有楚国一家,目标就相当的明确。
  所以二话没说,楚国就配合了周王朝的行动,徐国被牵扯了一部分兵力之后,主力直接被楚国吃掉,三战全军覆没,最后直接亡国。徐国上下,曾经风光无限的君臣,都被活活饿死在了徐国都城中。
  楚国没有接受徐国君臣的投降。
  因为想要吃掉徐国,在当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楚国相当务实,干掉徐国精英之后,烧杀抢掠了一把,直接把徐国的文明都打成废墟。
  这也是为什么徐国虽然名头还在,但传到如今,却只有头衔,其余的,一概都是拿不出手的。
  徐国后来的有识之士,想要恢复徐国的祭祀传统,还得前往宋国、陈国、蔡国的国家图书馆,通过不同的文献比照,才能恢复一二。
  久而久之,这个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徐国也从东方霸主级大国,退化成了部落联盟状态。
  国内城邑几乎就是互相独立,只是大家还顶着个徐国名头,实际上就是一国多制,属于国际上的笑话。
  最破落的时候,一度被吴国这帮野蛮人嘲讽到骨子里。
  徐国也不是不想振作,但多年下来,还是一事无成,反而嘲讽脸的吴国越来越强,最后不但过江耀武扬威,还把县邑设置到了淮水以北地区,这种蓬勃发展的大国气象,让徐国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发展到如今,吴国自己成了霸主级大国,而且是楚国不能撼动的大国之一,徐国自然而然地,就到了崩溃的边缘。
  不崩溃也不行,文明退化之后,但凡有点见识的精英,都会离开这个国家,然后在国外寻找机会。
  实际上也是如此,吴国在边境县邑,多的是徐人在吴做官,做到大夫、县师的并非没有。
  因为在国际上已经被边缘化,虽然这种边缘化也不是国际玩家有意为之,但徐国内部城邑都很清楚,徐国早晚要彻底消亡,只是灭亡的形式是怎样的,还要考虑一下。
  原本大概率是被吴国吞并,但是现在因为公子巳的路过,事情就发生了偏差。
  “君上!”
  商丘宫殿中,急匆匆的卿大夫神色焦急,带路的“寺人”也是一脸的惶恐,此刻外间流传的消息,太过惊人。
  到了大殿,都来不及行礼,卿大夫连忙喊道:“君上!大事不妙,吴、晋两国,已分徐国疆土,徐国亡矣!”
  “啊?!”
  子橐蜚原本正在品味一种江阴邑出品的饮品,江阴会馆的人告诉宋国“百司”,这种饮品,叫作“茶”,能够安神清心。
  价钱不菲,所以宋国之中,目前只有宋国之君子橐蜚喝得起茶。
  正因为价钱昂贵,所以子橐蜚震惊之余,也没有把手中的茶水洒了。
  “徐国已亡?”
  “正是!”
  卿大夫老眼泛红,消息传过来之后,急得他不行,此时见到了国君,连忙道,“君上,吴国尽取泗水、钟吾;晋国得宿南、钟离!”
  这年头的泗水是一条要道,直入淮水,然后往东过一段水路,就能进入邗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