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0/924

  “以我之见呢,首李很看重桐君,管理岗位哪怕在江阴邑,也是不多的。能够担当铸剑工棚车间主任……肥缺啊。”
  想到这里,姬巴就有些感慨,这阵子白沙村已经开始升级武器等级了。
  以前大量生产的石器,都卖到了江北,不管是鹿邑还是雉邑,对白沙村生产的石器那是相当的满意。
  甚至有些淮夷老乡,觉得只要自己装备足够的石斧,说不定能砍死吴甲啊。
  信心十足的淮夷老乡于是就看到全副武装的鳄人路过,看着鳄人们过来收税,淮夷老乡很是热情地搭了把手,怎么可以让远道而来的客人动手干活呢?
  自己来,自己来。
  姑苏的戒严开始松懈了,王畿地区凝重的气氛,似乎消散了不少。不少外国“使廨”又热闹了起来,大量的消息传了进来,因为停滞了很久的商业活动,陡然再度开展,竟是有点信息爆炸的感觉。
  北方霸主晋国那里传来了一个很惊人的消息,那就是晋国派出了舟车二师,护送公子巳归国。
  晋军的护送队伍规模有点大,还拉了一帮小弟,虢国、滑国、戎国、曹国、卫国等等国家都派出了军队,并且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裹粮”。
  所谓“裹粮”,就是行军时候用的干粮。
  一众小弟或者不是小弟的小国,面对晋国此次护送行动,半点屁都不敢放。
  因为除了晋国本身之外,护送的人地位也是超然。
  在卫国访问的公子巳,突然就有了如此高规格的待遇加持,列国国君用马眼想也知道这里面有问题。
  而且洛邑也传来了消息,那就是秦国居然和吴国联姻。
  两个大国联姻,肯定不可能是两国的土鳖之间攀亲家,肯定是公族、王族之间的婚姻。
  现在吴国大王勾陈膝下,也只有一个儿子没有结婚,依然是一条单身狗。
  恰好就是晋国护送归国的公子巳。
  于是整合了一下信息,列国卿士们都得出了一个结论,不出意外,公子巳就是吴国太子!
  这个消息自然是震惊天下,谁都没有想到,看上去是个娘炮的公子巳,居然会是老妖怪勾陈钦定的接班人。
  只是让列国卿士更加震惊的,却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谁操办了这件事。
  结合之前传说,吴国今年出使越国的使者是太宰子起,然而子起却消失在了五湖,根本就没有抵达越国。
  这就不得不让人遐想,如果事情被证实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吴国太宰子起。
  贪财的老阴逼,原本对列国来说,也就是个有能力的阴险狡诈之徒。
  但是现在却是大不相同!
  在老秦人饶舌楚国人说唱的时候,把吴国兵器发往秦国的商人们也在四处打探消息。
  尤其是秦人特别想知道子起的下落,如今在秦国内部,子车氏、白氏、甘氏等等大族,其内部子弟纷纷想要拜师于太宰子起门下。
  而且秦国内部,也想给子起弄一个相印,方便子起跑路去秦国的时候,可以开个学馆什么的。
  实在是子起这一系列的操作,真是骚得不行。
  涉及到大量的外交谈判,还有大量的商业谈判,其本质虽然都是利益交换,可能够通过种种手段来达成目的,本就是一种超越现行这个时代水准的能力。
  只是子起在促成秦国和吴国联姻之后,就彻底销声匿迹,一点痕迹都没有在洛邑留下。
  随着秦晋两国的动作,楚国现在内部压力极大,因为楚国也搞不清楚子起这个老阴逼在两个老对手面前承诺了什么,万一承诺说是来玩一局“三国杀”,吴国秦国晋国三个国家一起杀楚国,那怎么办?
  更何况,随着楚国权力交替的剧烈斗争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外部势力的任何一种动作,都会在楚国内部进行反馈。
  肯定有人会在外部压力下选择整合统一内部势力,但同样的,也会有人选择勾结外部势力,好干死内部的竞争对手。
  而此时,在晋国派兵护送公子巳归国的消息传到郢都之后,郢都赵姬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地松懈了一下,明明自己所住的楼台之外,到处都是楚国大贵族的耳目密探,但此时此刻,她却大摇大摆地在楼台之上淡然微笑。
  时人狂喷这女人臭不要脸,光天化日之下给郢都这么多老少爷们儿发骚,但咒骂的越狠毒,赵姬越是快活。
  楚国其余王子可能很焦急,但是赵姬不急了,时间在她这一侧,慢慢拖吧,拖得越久,她儿子成为下一任楚王的成算也就越大。
第156章
求殴打
  随着春季的过去,逼阳国国内又开始泛滥起无尽的焦虑。
  一旦到了夏天,战争很有可能又会再起。
  “君上。”
  逼阳城中,上邑大夫作为土生土长的逼阳人,对乡土的眷恋是很深沉的。但是又很无奈,很大概率保不住逼阳国。
  好在国君逼阳子妘豹早就把贵族们叫在一起开过会,逼阳国保不住这个认识,妘豹自己也心中有数,并且早就打算献土吴国。
  以后子孙还能记得逢年过节给他祭祀一盘冷猪肉,那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妘豹作为国君的坦荡器量,让逼阳国的臣子们反而空前团结,主要工作也从如何保障逼阳国的领土完整,转向到了如何让逼阳子妘豹在吴国可以混口饭吃。
  正常来说会降等爵位,但吴国有点特殊,在制度上十分乱来,每个吴王都比较任性,心情好的时候,能把一个奴隶提拔成大夫;心情不好就是大开杀戒,而且不管后果。
  如果逼阳国并入吴国,对妘豹来说,最好待遇,就是成为逼阳城的县邑大夫。这个在吴国内部,是有这样的制度,也有过这样的案例。
  比如说延陵运奄氏,早先就是奄国之后,很多年前的吴国,灭亡奄国之后,给予奄国之后的待遇,相当厚道。
  换成某些国家,那就是直接绝祀。
  多少代吴王下来,运奄氏逐渐开枝散叶,也以吴人自居,真论起来,对吴国的归属感远比什么奄国强烈得多。
  有鉴于此,诸多臣子在春天的尾巴上,就想着尽可能跟吴国高层联系。
  然而麻烦就在这里,吴王勾陈居然在搞权力交替,要设立储君。
  高层交流直接中断不说,逼阳国献土还能不能收到吴国的大力支持,也成了未知数。
  因为吴国完成权力交替的过程,肯定是要求稳,对外战争未必会有多么强烈的愿望。否则也不会出现晋国护送公子巳,秦国嫁女长江尾的故事。
  所以,逼阳国的卿士们,很是担忧夏天的变化。
  逼阳城的大殿中,逼阳国君臣们都是半天不说话,出列汇报的大夫开了口,居然一时失神,忘了怎么继续往下说。
  就这么十分尴尬地沉默着,好半天都没有动静。
  沉闷的会议终究被妘豹打破,他此刻换上了一身白沙麻制作的青色长袍,内衬一块狗皮,外面有着翻毛羊皮,形制有点滑稽,但相当保暖。
  “诸君勿虑。”
  妘豹抬手向下按了按,众卿士都是稍稍地淡定了一些,正当中进谏的大夫也没有遭受斥责,妘豹挥挥手,他连忙告罪退下,回归班列坐下。
  “入夏,宋人必定再度来袭,彼时国中无人,自是无法抵挡。”
  言罢,妘豹又道,“吾早已遣使前往姑苏,倘使姑苏行事不利,自然也会前往江阴邑。”
  逼阳国一众卿士又是稍稍地松了口气,猛男李解跟自家君上的关系相当密切,“一见如故”现在都传到燕国去了,冲着这份交情,就算逼阳国被打成废墟,他们这些逼阳国之人集体跑路,也能去江阴混口饭吃。
  “臣阳巨请问君上。”
  土生土长的逼阳国下大夫阳巨出列,上前十步行礼之后,才问妘豹,“君上,可否求援猛男?”
  “江阴邑新立,正是用人之际,前有商队返转,江阴邑此时可谓如火如荼,李君纵是有心,也是无力。”
  打仗非常吃人力物力财力,江阴邑刚刚成立,对财富人力的消耗极快。大工程之后,还指望江阴邑能够拉出多少青壮来打仗,想都不用想。
  说不定刚到泗水就全部累死了。
  更何况,现在不是冬天,没有冰雪可以利用。
  宋国现在憋着一口气,不把逼阳国摩擦成智障,怎么消除去年的耻辱?
  堂堂中原大国,连一个逼阳国都干不过,十几国联军被打崩不说,右军直接全员扑街,现在还有大量国家在筹钱赎回战俘。
  “再者,吴国公子归国在即,纵有战事,亦是协同晋国舟车……”
  为了维稳,吴国肯定能不折腾就不折腾。但晋国是派了部队出来,护送公子巳回家的。这一路上,万一晋国想要跟谁动武,吴国就得配合。
  盟国嘛,友好国家嘛,国际争端,本来就是帮亲不帮理,先打了再说。
  要是自己不占理,把苦主打死了,谁来找他们伸冤?
  这种时候,逼阳子妘豹巴不得晋国是要来殴打他,把他逼阳国灭了。
  如此一来倒也轻松得多,吴国顺势就能吃了逼阳国。
  不过很显然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真要是这样干,吴国名声臭到家,还不能宰了逼阳国的君臣。
  说到底,逼阳国理论上就是吴国汤锅里的一块肉,随时可以美美地吃下去,而且可以很优雅,没必要污七八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0/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