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万人敌(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924

  “‘玉龙子’不必自谦,大吴同郯国自来友好,乃是亲善邻邦,两家实为一体,不分彼此。”
  说着,李解招了招手,沙哼一言不发地端着一块托盘上前,李解冲公孙涵笑道,“行路匆忙,略备薄礼,还望‘玉龙子’勿怪。”
  公孙涵原先有采邑在郯国之南,因当地出过瑞兽,又挖出来过一枚玉龙形状的玉器,所以当地就被称作玉龙邑,后来这块地因为被郯国割让,公孙涵也就失去了采邑。
  如今的郯国上大夫,主要靠俸禄,采邑的贴补,每年也是看郯国账面上有多少。多呢就给一点,少呢就不给。
  “涵岂敢受此……”
  郯国上大夫正要谦虚两句,结果李解悄悄地掀起了盖在托盘上的丝巾,露出了一角,里面全是金饼子。
  其实也没多少,也就五块。
  不过对公孙涵来说,这已经是巨款。
  咕!
  吞了一口口水,公孙涵有些尴尬,抬头看着李解玩味的表情,连忙低头躬身:“涵受之有愧。”
  “上大夫乃郯国栋梁,可谓当世英才。若是不收……莫非是看不起李某?”
  “岂敢?!”
  猛抬头,连连摆手,公孙涵上前两步,亲自接过托盘,“既为猛男所托,不敢不受!”
  “哈哈哈哈……好!”
  李解很是放肆地大声笑起来,然后道,“若非李某身负王命,必要长住郯城。可惜啊可惜,有上大夫这等智贤,却不能从旁聆听,实在是可惜。”
  “不敢称智贤,涵不过是海东小人罢了。”
  让亲随把黄金拿下去之后,公孙涵也吃不准李解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听说过不少事情,比如吴王正在讨伐羿阳君姬玄,比如李解在逼阳国大战十二国联军,比如李解此行是要前往莱国。
  只是这些事情到底有什么内情,他并不太清楚。
  最重要的是,吴国猛男的秉性很怪异,比楚国人还要不可捉摸。
  小心翼翼地侍奉着,公孙涵半点别样心思都没有。只想着伺候好了眼前这位大爷,然后盼着这位大爷赶紧离开郯国。
  “永浩兄。”
  “不敢称兄!不敢不敢……”
  公孙涵字永浩,往日里敢在郯国跟他称兄道弟的,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不过现在李解这么一个“野人”喊他老哥,他是真的不敢当。
  因为李解要去莱国,羿阳君也是要去莱国的,到时候姬玄这个老乌龟路过郯国,要是知道他跟李解称兄道弟,还不得一刀捅死他?
  这一任的郯子,用了公孙家三代人,公孙永浩的祖父、父亲,都是给郯子做事的。真因为经历的多,所以公孙永浩在外从来不嚣张,只有关起门来,郯国家门里面,才会耀武扬威。
  他惹不起李解,也惹不起羿阳君姬玄。
  看着胖胖的圆脸上满是汗水,李解倒是有点佩服这个家伙了。
  明明是一国上大夫,却一点气势都没有。
  郯国就算要关门倒闭,你作为首席执行官,最起码的“倒驴不倒架”得有吧。
  摸清楚此人行事风格之后,李解就有数了。
  于是乎,李乡长就大大咧咧道:“李某此行,是奉王命而使东莱。旅团劳顿,人困马乏,上大夫可否代为准备粮秣?”
  “可以可以可以……”
  公孙涵连连点头,“此乃涵之职责。”
  懂了。
  李乡长顿时明白过来,这郯国矮胖子就是个怂逼,宁肯坑自己国家,也不想坑自己。作为吴国的代表,李解在郯国等于说被上大夫默许予取予求。
  不过李解转念一想,他前脚走,之后姬玄那个老乌龟路过,怕不是也要薅一把羊毛,而且百分之一百公孙永浩不敢反抗。
  这货就是个贱骨头啊。
  想到这里,李乡长心中顿时萌生一个念头,与其让姬玄那个老乌龟薅羊毛,为什么我不自己先薅呢?
  先薅为敬!
  干了!
  带着“鳄人”和两队“义胆营”进入郯城,剩下的队伍在城外驻扎,主持安营扎寨的是沙哈,暴躁老哥指挥俘虏们干活效率极高。
  不听话就杀了,就这么简单。
  “东。”
  “属下在!”
  “少待带人去盘一下郯国国库。”
  “是!”
  沙东没有问老大怎么盘,也没有问郯国人会不会让他们去看国库,因为沙东相信,这种事情老大一定能提前安排好。
  在城中安顿好之后,商小妹好奇地问李解:“君子欲如何处置郯国?”
  “搬空郯国国库,先把粮秣运往逼阳,金银财帛,则是带往莱国。”
  “这……这郯国岂能同意?!”
  “会同意的。”
  李解面带微笑,看着商小妹和陈夭,“姬玄那个老东西就要路过郯国,郯城要是不给我粮秣财帛,我就说郯国欲勾结姬玄,资敌盐城!”
  “这……”
  听到李解的话,陈夭一双蛇精眼瞪圆了,一脸的不可思议。
  “弱肉强食,郯国弱,姬玄强,我亦强,给姬玄吃还是给我吃,还用想吗?”
  “弱肉强食……”
  陈夭念叨着这四个字,顿时娇躯一颤,只觉得毛骨悚然。
第119章
夜袭
  吴国在郯城的使廨中,此时七八个武士正面见李解。两三个是生面孔,不是从逼阳国使廨跟着出来的,而是郯城使廨的行者。
  “大帅,已经查明,玄武子的使者也在郯城!”
  “噢?!”
  李解眼睛一亮,抬手了一下大腿,“公孙涵家中?”
  “正是!”
  围巾拉下裹着脖颈,胡子拉碴的武士看着李解神色凝重:“之前在城外,公孙涵如此低贱行事,便知其中有变,未曾想,玄武子竟是遣使入郯。”
  “无妨。”
  挥挥手,李解神色淡定,看着一众武士行者,“郯子老迈,公孙涵虽未郯国上大夫,却也未曾独揽大权。他不敢得罪姬玄,也不敢得罪我。”
  站起身来走了两步,李解对这些行者道:“公孙涵宅邸有护卫几何?”
  “门客过百,三十六剑士,皆出越、燕两国。”
  “面见郯子之事,是如何安排的?”
  “明朝。”
  这一任的郯子已经老迈不堪,虽然贤名在外,但身体机能想要大量处理事务,是完全有心无力。
  所以郯子把大量事务分割,除了主抓大方向之外,一应业务,都是下放给了卿士。然后点了几个儿子,分别从旁署理,也算是稳稳当当,小毛病肯定不断,但大问题是没有的。
  之所以郯子迟迟不退位,原因也很简单,吴国时刻准备着吞并郯国。勾陈同样老了,他想要给子孙留一下一个更加稳固的疆土。
  对勾陈大妖怪来说,南方的越国,西南的扬粤、诸舒、南巢氏,都是废物,完全不值得吴国把重心偏移过去。
  唯有北上中原,才是真正完成霸业的道路。
  实际上不管是吴国还是楚国,都有这样的清晰认识。现实就是如此,南方的人口稀少,地理环境恶劣,吴国数百万人口,大多都是生活在长江以南五湖以北。然后以这一片地区为核心,江北地区的交通要道,就又是精华人口区。
  而过了五湖,越国的人口质量远不如江北,气候地理环境也更复杂更恶劣。不是勾陈瞧不上越国的土地,实在是勾陈自己也没有信心对抗大自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9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