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945

  结果就是,一直忙到八点过,最后一架“飞鱼”才落到“龙江”号上。
  只是,离发起攻击还早得很。
  因为一次性接受的舰载机实在是太多,而且在做安排的时候,肯定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发现了机动舰队,而且就在前方三百多千米之外,所以最先到达的几十架“台风”全都降落到了航母上。为了让后面的舰载机降落,这些战斗机全被送进机库,放在机库最里面,周转起来很麻烦。
  即便如此,仍然有很多舰载机留在飞行甲板上。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航母只有那么大,在回收舰载机的时候只能使用前端,位于弹射器之间的升降机,两分钟才能运送一架,因此按照最快速度回收舰载机,肯定得有一部分留在飞行甲板上面。
  这些舰载机肯定集中停放在飞行甲板前端的起飞区里面。
  此外,机库塞不下六十架舰载机。
  “龙江”级的机库通常只能容纳六个中队的舰载机,大约五十架,多出来的只能停在飞行甲板上。
  忙到现在,地勤人员才把停在前端的那些舰载机送到飞行甲板的后端。
  “还需要多久?”
  “至少得一个小时,也许一个半小时。”庄毕胜也很是无奈,他比刘向真还急,巴不得立即把攻击机群派出去。
  在此之前,他去航空勤务部门催促了两次,得到的答复都是“竭尽全力”。
  刘向真苦笑着谈了口气。
  还能说什么呢?
  哪怕时间宝贵,现在也只能耐心等待,而且得为即将到来的打击做好准备!
  没错,得尽快加强舰队防空!
  侦察机发回来的电报中,着重提到了一点,机动舰队的攻击机群正在升空,而且首先起飞的是战斗机,估计两艘航母各出动三个中队的轰炸机与攻击机。这些机群攻击的,很有可能就是特混群。
  为什么是“很有可能”?
  侦察机随后就被击落了,没有在电报里提到攻击机群的飞行方向!
  此外,由白止战指挥的第三航空特混舰队在天亮前就已经贴着足岛进入东望洋,没有在炎海,跟机动舰队的距离肯定在五百千米以上,不在机动舰队的打击范围之内,甚至超出了侦察机的搜寻范围。
  在这附近,除了特混群,还有值得机动舰队全力对付的目标?
  只是,不管是空中的战斗机,还是各艘战舰上的无线电监听电台,都没有发现敌人的侦察机与异常无线电活动。
  至于雷达,还没有启动。
  不用雷达,并不是害怕暴露,而是雷达的可靠性不够高。
  因为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运行一个周期后,需要五名电讯兵花八个小时进行检修与维护。要是发生了故障,恐怕几天几夜都未必能够修好。所以只有在敌情明确的情况下,或者本舰队已经暴露之后,才能启动与使用雷达。不用的时候,得用防水布把天线裹起来。
  确实好用,却太娇贵了。
  要是没办法提高可靠性,根本不可能推广普及。
  根据侦察机的报告,机动舰队的攻击机群最快在九点过才会到达。
  为此,“北河”号的雷达在八点四十五分启动。
  现在需要做的,其实是尽快加强舰队防空,让更多的战斗机升空巡逻,赶在敌机杀到前扩大防空区域。
  昨天那一仗打下来,刘向真对雷达有了充足的信心。
  在雷达的指引之下,防空战斗机能够把拦截范围扩大到一百千米以上,甚至能阻止敌机发现舰队。
  正是如此,在飞行甲板前端空出来后,地勤人员开始把之前送入机库的战斗机重新送上飞行甲板。接下来,还要为这些战斗机加油与装弹,进行必要的检查,而航空部门的参谋会同步给飞行员安排任务。
  这些是早已经安排好的,不用刘向真操心。
  “报告!”
  在电讯军官大喊一声后,庄毕胜立即制止了他,还转身走了过去。
  吩咐一番,让电讯军官返回舰桥之后,庄毕胜才走到刘向真身边。
  “还有三分钟就到八点半了,马上开始了。”
  刘向真愣了下,随后才明白过来。
  昨天晚上,帝国首辅通过电台广播向狭夷皇国宣战之后,留下了转圜余地,向狭夷皇国发出最后通牒。只要狭夷皇国在今天的八点三十分之前投降,梁夏帝国就会暂时停止针对性军事行动。
  没有?
  那就开打!
  其实,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首辅并不是帝国军队的最高统帅,甚至连军事统帅都算不上,因此没有资格向敌对国家宣战。
  在法理上,有资格向敌国宣战的,只有帝国的最高统帅,也就是皇帝!
  严格的说,首辅是文官之首,在始武大帝的时代就是后方大总管,代替皇帝管理与经营帝国。
  论号召力,只有皇帝能让帝国的全体军民团结对外。
  为此,帝国皇帝将在今天八点三十分,也就是最后通牒到期之后,通过广播向狭夷皇国宣战,并且发布战争动员令。
  让首辅先发言,算是打前站。
  按照东方文化,最重要的肯定是留在最后,才有“压轴登场”的说法。
  其实,在帝国的历史上,历次宣战走的都是这样的流程。
  因为战争已经爆发,所以宣战反到是其次。
  重要的是战争动员。
  如果说首辅的广播讲话是可听可不听,那么由皇帝发布的宣战声明与动员诏告,那就必须得听了。
  还要认真的听!
  不要忘了,帝国皇帝是帝国军队最高统帅,也是帝国军人宣誓效忠的对象!
  要在以往,将士在听诏告的时候都得弯腰伏首。
  现在没那么严格了,不过也需要认真对待。
  当然,有任务在身,以及正在执行任务的军人不用遵守这些繁文缛节。
  
第117章
加强防空
  “……在南江口外,在阿泰山口,在东都湾内,在狮泉城下……”
  伴随巨大的轰鸣声,甲板右侧那架“台风”战斗机在弹射器的推动下,像炮弹一般飞了出去。
  其实,也没有这么夸张。
  液压弹射器只赋予了舰载机一个速度增量,让起飞变得更加容易一些。
  抬头看了眼架在后方桅杆顶部的高音喇叭,刘向真推开舱门,进入舰岛底层的航空作战中心。
  里面,第二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指挥官,李恒嘉准将在给几十名飞行员安排任务。
  因为李云翔跟随白止战去了第三航空特混舰队,所以在这里,李恒嘉是舰载航空兵的最高指挥官。
  按照惯例,李恒嘉提前做了任务简报,以便在刘向真下达命令后就能出动。
  刘向真留在了门口,没过去打扰。
  关键只有一个:得把搜索横向宽度扩大到一百千米,因此要前出的“飞鱼”中队尽量飞得开一些。
  原因也很简单:情报具有时效性。
  侦察机在七点半过后发现的机动舰队,攻击机群最快也要九点钟才能出发。如果在此之前遭到了攻击,出发时间肯定要延迟。机动舰队不会停下来,未必会一直以二十八节的速度向东航行。在通过横向航行进行规避的情况下,每耽搁一个小时,那么需要搜索的海域宽度就要扩大一百千米。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结果。
  因为机动舰队不大可能向北规避,也不会就此放弃突围行动,所以可供选择的机动范围非常有限。
  此外,就是出动的顺序。
  按照安排,将首先出动一个中队的“飞鱼”鱼雷机,而且驾驶这些鱼雷机的全是在昨天参加过战斗的老鸟。他们的任务,就是飞到前面去搜寻机动舰队,为跟在后面的舰载机指引方向。如果顺利飞到了机动舰队附近,他们还要担负前线指挥的重任,率领与指挥各个机群发起攻击。
  昨天,首先出动的是战斗机。
  今天这么安排,那也是没有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