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2/945

  要说的话,这也是帝国当局最担心的问题。
  不管怎样,奥洲有差不多2000万老移民,准确说是西方族裔的移民,而东方族裔总共也有2000万出头。
  可见,人口数量相差并不大。
  关键还有,在老移民当中一直有反帝国的政治势力,而且获得了大量冥顽不灵的老移民支持。
  这些政治势力背后,其实就是纽兰共和国。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有机会,纽兰当局肯定会策动奥洲的老移民起来闹事,给梁夏帝国制造麻烦。
  至于会有多少人因此而丧生,显然不是纽兰当局关心的问题。
  由此可见,帝国向奥洲增兵,也是在防止发生动乱。
  至于奥国的国防军,哪怕骨干官兵大部分是新移民,也未必能够依靠,关键是战斗力太差劲。
  真打起来,奥国的国防军最多能维护国内秩序。
  对外作战,还是得依靠帝国军队。
  关键,其实是帝国海军。
  不说别的,部署在奥国的45万帝国官兵当中,有25万属于海军与陆战队,此外还有大约15万属于空军。
  此外,这些官兵不是全都部署在奥国。
  就拿海军来说,只有大约10万官兵驻扎奥国,另外有大约5万官兵分布在西南东望洋上百个岛屿上。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要在西南东望洋采取行动,就只能动用帝国海军。
  关键还有,如果纽兰当局还没有死心,想搞点事情出来,以便在秘密谈判中多捞到一些好处,那么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在西南东望洋采取行动。能够攻占多少岛屿是小事,关键是鼓动奥国与西兰国的老移民闹事,给东方集团制造麻烦,再借此提高要价,逼迫梁夏帝国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
  果真如此,帝国海军必然会做出相应调整。
  最可能的,就是派几支舰队过去,加强在西南东望洋的军事部署,不给纽兰海军挑事的机会。
  要搞不好,还真有可能在西南东望洋跟纽兰海军干一仗。
  在丁镇南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白华伟也打完了电话。
  
第281章
肺腑之言
  丁镇南确实没猜错,只是还不够全面。
  按白华伟打听到的消息,帝国海军司令部会在近期对两大舰队的兵力做出调整,重点就是加强在西南东望洋的存在。
  不出意外的话,会向西南东望洋增派一支由3艘航母充当核心的特混舰队。
  此外,会首先加强在南夕落洋的兵力部署。
  比如,派第十一特混舰队去桌湾,还会同时增派20艘大型攻击潜艇,以及数艘潜艇支援舰。
  显然,帝国海军刺激是要增强在夕落洋的破交作战力度。
  派第十一特混舰队封锁海运航线的可能性不大,仍然得依靠潜艇,部署航母战斗群主要为潜艇支援舰提供掩护。毕竟要让潜艇支援舰深入大洋,为大型攻击潜艇提供支援,肯定需要强大的后盾。
  果真如此,说不准整个夕落洋都会成为帝国潜艇的猎场。
  在潜艇支援舰的支持下,哪怕是前往北夕落洋执行破交任务,像“南江”级这类的大型攻击潜艇,在航部署率都能达到五分之一,即每10艘潜艇,就能保证有2艘处于作战部署状态。
  这个比例,绝对不算低。
  关键还有,如果只是封锁从北孤大陆东海岸到西大陆的航线,只需要6到10艘处于部署状态的潜艇就足够了。要知道,在更加广袤的北东望洋上,纽兰海军投入的大型攻击潜艇也就在20艘左右,处于作战部署状态的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就已经对通往霍瓦依群岛的航线构成了严重威胁。
  当然,这也跟潜艇的性能有很大关系。
  拿“南江”级来说,其最新的改进型,除了在艇首鱼雷舱装载36条雷弹之外,还能够用垂直发射系统装载16枚导弹。如果是执行破交任务,通常是搭载36条重型鱼雷与16枚远程反舰导弹。
  就具体的战术来说。
  如果是在远海作战,通常会在较远的距离上用反舰导弹攻击护航战舰,然后以最快速度逼近运输船队,再用鱼雷来结束战斗。因为货轮的航速都不够快,一般才10多节,所以就算知道附近有潜艇,也很难逃脱。关键是,护航战舰一般都是护卫舰,在遭到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情况下,肯定是凶多吉少。哪怕有护航航母,因为用民用货轮改造而来,也未必扛得住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
  当然,要是在近海,潜艇会直接使用反舰导弹攻击运输船只。主要是,就算干掉了护航战舰,也未必能赶在岸基反潜巡逻机杀到之前追上运输船队,更别说需要花大量时间对付四散逃跑的运输船只。
  总体而言,潜艇破交作战效率早已是今非昔比。
  在理论上,一艘“南江”级就能把一支规模在30艘左右的运输船队送到海底。
  正是如此,在通常的破交作战中,也就只需要2到3艘潜艇协同,根本不需要投入更多潜艇。
  整个北夕落洋,只能划出3到4处海域来进行破交作战。
  照此计算,也就6到12艘潜艇,就足够封锁整个北夕落洋。
  至于搜寻运输船队,依托先进的被动声纳,大型攻击潜艇能够在数百千米之外发现运输船队,并且确定其大致方向。关键是,还能依靠后方提供的情报,尤其是部署在太空的侦查卫星。
  关键还有,如果有需要,还可以向桌湾派遣更多的大型攻击潜艇,确保能够有足够多的潜艇处于作战部署状态。
  可见,帝国海军确实打算在夕落洋搞事情。
  只是,更有可能是在向纽兰当局施压,增加其出兵西大陆的成本,从而让纽兰当局尽快签署停战协议。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秘密谈判还没有结束,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谈拢。
  至于派遣舰队去西南东望洋,或许跟谈判没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说跟丁镇南推测的不大一样。
  关键就是,纽兰海军未必有能力去南夕落洋搞事情。
  不要忘了,在霍瓦依群岛攻防战之后,就算把状态不佳的“肯尼”号算上,纽兰海军也只有4艘航母可用。相对的,在去年年底,随着第一批封存航母加入战斗序列,帝国海军可用的航母已经达到了15艘,恢复到战前水准。关键是,因为不用死保陆心海,理论上能够在西南东望洋部署6艘航母。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紧急增派3艘,把投入该方向上的航母增加到9艘。
  这还只是舰队。
  战后的几十年,帝国海军一直苦心经营西南东望洋,在上百座岛屿上建了军事基地,只是军港就超过了10座,海军航空站更是多达36座,最多能在这些基地部署5000架各种型号的作战飞机。在任何一处海域,帝国海军最多能够投入500架岸基飞机,而且在塔斯曼海这类关键海域还能翻倍。
  把岸基力量算进去,差距就更加巨大。
  可见,就算获得了第二批6艘“尼兹”级,航母达到10艘,纽兰海军也没有进军西南东望洋的资本。
  哪怕帝国海军驻足不前,可用航母始终只有15艘,纽兰海军最快要到新历154年,也就是计划当中的第三批15艘“尼兹”级全部建成,在航母总量达到25艘的情况下,才有希望横扫西南东望洋。
  显然,就算纽兰当局有相关计划,最多也就在边缘地区小打小闹。
  从这个角度看,帝国海军增兵西南东望洋,其实是主动行为,也是通过此举向纽兰当局施压。
  当然,也可以说是让纽兰当局不要打西南东望洋的算盘。
  不管哪种可能,都表明秘密谈判远没有到说结束的时候。
  白华伟获得的内幕消息,证明了丁镇南的这个推断。
  谈判还在进行,而且在短期之内不会有实质性成果,不过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或者说双方在最为关键的问题,要不要通过秘密谈判来实现停战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跟深入的磋商。
  要说的话,这个结果确实很重要。
  用白华伟的话来说,只要能够谈,那么一切都好说。
  不过,最为关键的就是,双方已经就谈判范围定下基调。
  至于具体情况,白华伟也没有说清楚,或者说他打听到的消息也不太可靠,所以没法说明白。
  要是能够探听到可靠的内幕消息,白华伟也不会让丁镇南与李天凌来斯兰。
  “你们怎么看?”
  在问出来之后,白华伟就把目光转向了丁镇南。
  李天凌没开口,因为他知道,白华伟是在问丁镇南,而且以眼界而言,他俩都比不上丁镇南。
  “要我说,这些全是烟幕弹。”
  听丁镇南这么一说,白华伟立即锁紧眉头。
  “你是说,谈判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李天凌直接就问了出来,他最为讨厌的就是打哑谜。
  丁镇南先点了点头,思索了一番之后,才说道:“我们提出进行停战谈判,而且派首辅特使去帕西国,肯定是诚意十足。那么在谈判当中,特别是在进入到实质阶段之后,就会拿出最位关键的筹码,霍瓦依群岛。哪怕纽兰当局最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这个时候都会认真对待。”
  “这是必然的,毕竟纽兰共和国参战的头号目的就是拿回霍瓦依群岛。”白华伟在这个时候说道:“如果能够通过谈判拿会群岛,自然是再好不过。更何况,在输掉霍瓦依群岛攻防战之后,纽兰共和国已经丧失通过军事手段夺回霍瓦依群岛的能力。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根本就不用想了。”
  “这么说,谈判就是唯一的选择。”李天凌也跟了一句。
  白华伟瘪了下嘴巴,表示李天凌没有说错。
  “问题是,纽兰当局想要获得的肯定不止是霍瓦依群岛,而且以当前局面,我们也未必能够吞下全部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