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5/945

  正是如此,大战爆发几个月,帝国当局一直没有下令在民航系统进行动员,更别说大规模的征用民航客机。
  在此之前,也就是应大陆战场的需要征用了1000多架客机,向前线运送作战人员。
  相对而言,征用的对象主要是民用运输机。
  只是在大陆战场上,就有大约1500架由空军征用,专门负责向前线,准确说是靠近前线的后方机场运送作战物资的大型民用运输机,而且随着帝国国内进行的调整,投入军用的民用运输机一直在增长。
  当然,这也跟民用运输机的产能增强有关。
  相对而言,征用民用运输机所产生的影响,要比征用民用客机小得多,毕竟空运在社会物流总量中占的比重非常小。
  正是如此,在丁镇南拟定的计划当中,空运占了很大的比重。
  当然,肯定是以民用运输机为主。
  其实,这也是必须得夺取加登里奇的原因。
  只有拿下加尔国际机场,才能利用民用运输机。
  在此之前,能够动用的,就只是由空军提供的几百架战术运输机。
  受野战机场的限制,这些部署在斯兰的战术运输机就算全力出动,能够提供的运力也很有限。
  再说,陆战队抢修野战机场,也不是为了空运。
  按照作战部署,其实是在陆战队控制港口之后,用来部署前线航空兵,以此替代舰载航空兵。
  至于空运,还是得依靠机场。
  正是如此,在所有的作战计划中,第五陆战师的主要任务全都是攻打加登里奇,确保能一举拿下加尔国际机场。
  另外一路,则是从坎宁港出发的第十三陆战师。
  按照丁镇南的安排,第十三陆战师将直奔加尔。只不过,初期的任务是掩护第五陆战师攻打加登里奇。
  这里,不止是为了加尔国际机场。
  因别第五陆战师率先在戴蒙德港登陆,而且晚了几天才去攻打坎宁港,所以守卫加尔的梵军已经做了调整,也就是把重点放在了加登里奇,迎战来自戴蒙德港的联军,守卫加尔的兵力反到不多。
  结果就是,等陆战队拿下坎宁港,梵军才猛然反应过来。
  只是,在此后几天里面,因为受到高强度轰炸,梵军没有积极的调整防御部署,主力部队依然在加尔西南。
  正是如此,才需要第十三陆战师从坎宁港北上。
  虽然以具体的情况而言,梵军未必会给第五陆战师制造麻烦,但是在指挥层面,必须考虑到极端情况。这就是,梵军很有可能会在守不住的情况下破坏机场,甚至在机场里面埋设地雷。
  其实,只要彻底的破坏跑道就足够了。
  显然,就算是发起空中突击,也未必能够赶在梵军动手之前拿下机场,反到有可能刺激梵军,让梵军动手破坏机场。
  那么,就只能设法欺骗梵军。
  这就是第十三陆战师直接北上攻打加尔的主要原因。
  说得简单一点,也就是冒充主力,让梵军相信,联军依托坎宁港作战,不需要夺取国际机场,或者说不会以夺取国际机场为主要目的。即便没办法迫使梵军调整部署,也肯定能够分散梵军的注意力。
  这样一来,第五陆战师就有机会拿下国际机场。
  要说的话,第十三陆战师确实具备充当主力的资本。
  前面已经提到,第十三陆战师的主战装备全都来自国内,其中包括几百辆连第五陆战师都没有的ZT-99BL。
  当然,不止是装备。
  兵力方面,从坎宁港出发北上的官兵超过13000人,戴蒙德港这边才1000人,而且有大约6000名官兵来自第十二陆战师。严格说,第五陆战师只派了一个加强团,充当突击部队的先锋。
  可见,不管是主战装备,还是说兵力规模,第十三陆战师更像是主力。
  不过,有点多此一举的味道。
  先不说梵军会不会上当,以梵军那点侦查手段,根本不可能及时的掌握两支突击部队的具体情况。
  当然,就算掌握了,梵军也未必会积极的采取行动。
  按之前的交战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就是梵军按兵不动。准确说,其实是放弃抵抗。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新历151年1月1日的凌晨,第十三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就到达了加尔郊外。
  虽然遭到梵军阻击,但是战斗算不上激烈。在粉碎了梵军的反击行动之后,第十三陆战师暂时留在了城外。
  与以往的攻城作战一样,在攻入城区之前得控制城外的交通要道,完成对城区的封锁与包围。
  只是,对加尔这种特大城市,封锁与包围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约几个小时之后,第五陆战师到达加登里奇郊外。
  在完成包围与封锁之后,准确说是等到第十二陆战师的作战部队跟上,第五陆战师的先头部队开始向机场推进。
  到了当天傍晚,第五陆战师到达加尔国际机场附近。
  与预测的一样,守卫机场的梵军根本没有进行积极抵抗,在陆战队发起攻击之后就缴械投降。
  结果就是,在当天晚上,第一批民用运输机就飞了过来。
  此外,攻打加尔的作战行动也在当晚开始。
  
第276章
艰巨考验
  围攻加尔,算得上是的陆战队在登陆之后的第一场苦战。严格说,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不计其数的饥民。
  跟其他的地方,特别是跟农村比,加尔的情况更为严峻。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
  加尔是大城市,不出产粮食,所有食物都是由附近农村供应。在战时的管制体系下,由地方政府负责粮食的收购与分配。在粮仓被梵军清空后,地方政府去哪里找粮食来分配给居民呢?
  相对而言,农民就算被迫向梵军纳粮,各家各户也多少有点存粮,还能通过渔猎与采摘获得一些糊口之物。
  不要忘了,西孟邦在冈伽罗河的下游,河口三角洲最不缺的就是水产。
  此外,出了冈伽罗河就是海产丰富的孟湾,而沿海地区的居民大多是渔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渔船。
  陆战队杀到的时候,加尔几乎是饿殍遍地。
  结果就是,进攻行动变成了救济行动。
  丁镇南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也让陆战队做好准备,比如第十三陆战师与第十二陆战师都把配送的给养提高了数倍,尤其是第十二陆战师,专门安排一个加强营,用500台载重卡车向前线运送粮食,只是跟随突击部队送到加登里奇的大米就有3000吨,其他各类食品大约有2000吨。
  此外,丁镇南还让刘尊山专门叮嘱前线指挥官。
  只要能够用粮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使用武器。
  显然,在加尔这边,基本就没有用粮食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加登里奇的郊外,第十二陆战师设了3处配发点,用粮食跟包括梵军官兵在内的所有人员进行“交易”。
  要说的话,其实是易货贸易。
  其实,这也是在尝试丁镇南提出的新战术,粮食换武器。
  简单的说,就是拿粮食交换武器弹药。
  按照丁镇南订下的规矩:一支突击步枪的价格是100千克大米或面粉,可以随意调配两种主食的比例;一支半自动或者栓动步枪价值50千克,一支自动手枪价值75千克,一支转轮手枪价值50千克。
  弹药方面,根据枪弹的口径,100发能够换到1千克到20千克主粮。
  此外,机关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反坦克导弹、火焰喷射器、手榴弹、由人员布设的地雷与单兵防空导弹等等,只要是能够由单兵使用的武器,全都可以拿到配发点,从联军那里换到食物。
  后来,就连军服都算了进去。
  至于车辆与火炮这些大型平台与重型武器,也可以用来交换粮食,只是需要单独跟联军协商。
  当然,除了用粮食“收购”流落到民间的武器之外,陆战队也在积极救助饥民。
  此外,也就是加强治安力度。
  在第五陆战师攻占了加尔的国际机场之后,第十二陆战师就开进加登里奇,承担起了治安巡逻的任务。
  其实,这也跟丁镇南推行的“武器换粮食”计划有直接关系。
  说得简单一点,只有在治安有了保证之后,当地居民才愿意拿武器换粮食。要不然,因为安全方面的顾虑,尤其是有了粮食之后也未必保得住,平民肯定更愿意保留枪械,哪怕得饿着肚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