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27/945

  此外,这种提高射程的思路,已经被海军采纳,准备用在新式舰炮上。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能够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大量采购卫星制导火箭弹,还一举把射程提高到200千米。
  这些所谓的制导火箭弹,其实都是在前线拿普通火箭弹改造而来。
  至于性能,在炮击乌代布尔的战斗中,已经得到了证明。
  虽然精度稍微差了一点,平均误差达到15米,但是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毕竟在最大射程上比普通火箭弹高了一个数量级。至于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还没有暴露出来,或许是梵军不具备干扰卫星信号的能力。相对的,低廉的价格,以及极为强悍的威力让卫星制导火箭弹大受欢迎。
  在很大程度上,大口径制导火箭弹就是陆军炮兵手里的重磅炸弹。
  过去必须呼叫空军,使用航空炸弹摧毁的坚固目标,现在可以让炮兵来干,而且炮火支援到来得更加迅速。
  当然,对前线部队来说,卫星制导火箭弹还有一个实战价值更巨大的优势。
  不需要安排侦察兵去离目标足够近的地方,拿着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
  这个优势所具备的头号价值,不是能够降低前线部队的伤亡,而是大幅度提高了炮兵的作战效率。
  千万别小看这一点。
  之前,使用激光制导弹药的时候,都需要在执行引导任务的人员部署就位之后,才能够发起打击行动。
  因为引导人员未必能够随时保持状态,而且靠前部署的风险极大,所以经常会出现在发现了目标之后,附近却没有引导人员,执行打击任务的炮兵或者航空兵只能干着急,眼睁睁的看着开火机会从面前溜走。
  有了卫星制导弹药,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
  正是如此,不止是炮兵,航空兵也爱上了卫星制导弹药,特别是价格低廉,可以随便使用的卫星制导炸弹。
  不说别的,仅在12月10之前的几天里面,空军的作战飞机就向焦特布尔投掷了上万枚卫星制导炸弹,把地面上的,能够辨别的军事目标全都撸了一遍。要不然,第十七装甲师早就呼叫炮火支援了。
  持续的大规模炮击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到12月14日,也就短短的4天,回归第十七装甲师名下的那个远程火箭炮营,就用行动证明“战争之王”的名号不是吹出来的。在持续的猛烈炮击下,焦特布尔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
  其实,这也变相证明了一个问题。
  这座城市,确实是一座军事要塞。
  如果没有前期炮火打击,立即就发动地面进攻,第十七装甲师在攻入城区之后肯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损失。
  只是,持续的火力打击,依然没能彻底消灭焦特布尔的梵军。
  接下来依然是一场苦战!
  
第270章
选无可选
  按照丁镇南制订的作战计划,12月15日凌晨0点是发起进攻的最后时限。
  为此,在12月14日的深夜,付卫民下达命令,强攻焦特布尔的战斗打响。
  这确实是一场苦战。
  虽然在此之前,火力准备已经持续了小半个月,只是大规模炮击就进行了4天,用掉数万枚大口径火箭弹,各种口径的炮弹更是不计其数,加上之前持续数日的空中打击,总共摧毁了差不多5万个目标,等于用炸弹、火箭弹与炮弹把市区犁了一遍,但是等第十七装甲师发动地面进攻,开始向城区推进之后,依然遭到梵军的顽强抵抗,在攻入城区之前就遇到了麻烦。
  从一开始,这场战斗就打得非常艰难。
  为了攻入城区,准确说是在焦特布尔的西郊获得立足点,第174机步旅在炮兵的直接掩护下都用了小半天。接下来,又用了数个小时清理残敌。直到15日下午,第174机步旅才站稳脚跟。
  等到第174机步旅进入城区,已经是15日的傍晚。
  其他两个方向的情况也一样,在向城区推进的时候都遇到了阻力,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预期。
  因为需要吸引梵军主力前来决战,所以在城区东边,采用的是围而不攻的战术。
  付卫民定下的基本战术就是围点打援。
  就算没有把援军引过来,也可以把城区内的敌人放出来。对付突围的敌人,肯定比强攻城区容易得多。
  必须得说,付卫民深刻的理解了丁镇南的用意,知道丁镇南让他“稳打稳扎”的真实目的是歼灭斋普尔这边的梵军,而不是说一定要按计划拿下斋普尔,毕竟用来支援德城的是部署在斋普尔的作战部队。
  只要能够歼灭梵军,在哪里打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对而言,焦特布尔更加的理想。
  因为在焦特布尔与斋普尔之间是一片荒漠,根本就无险可守,所以对梵军来说,必须得死守焦特布尔。
  丢掉焦特布尔,就肯定守不住斋普尔。
  关键还有,在焦特布尔沦陷之后,部署在斋普尔的梵军肯定不敢北上支援德城,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梵罗高层依然把斋普尔的中央军当成战略预备队,并且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就必然会让梵军死守焦特布尔,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增援焦特布尔,包括调动与派遣斋普尔的部队。
  显然,这也是付卫民采用围点打援战术的依据。
  只是,要想让这套战术产生效果,就得痛击焦特布尔的守军,逼迫斋普尔的中央军赶来救援。
  正是如此,才花了小半个月进行前期火力准备。
  现在看来,仍然算不上充分。
  就算摧毁了大部分防御工事,也没打垮梵军的斗志。
  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付卫民给丁镇南发了一封电报,提到了交战情况,对接下来的战斗做了预测。
  显然,以付卫民那种小心谨慎的处事风格,肯定会夸大其词。
  与此同时,在乌代布尔那边,第二十四机步师的作战部队已经攻入了城区,攻城作战进入到收尾阶段。
  按照前线指挥官的判断,肯定能在17日之前拿下乌代布尔。
  第五陆战师的作战部队也已南下,而且第一支主力部队在15日凌晨就已登船,按计划开赴孟湾。
  不出意外,第五陆战师的主力部队能在20日之前全部登船。
  在15日深夜,收到付卫民的战报时,丁镇南正在通过卫星电话,给还在巴罗达组织陆战队的侯晨晟安排任务。
  之前几天,丁镇南的精力全都放在登陆作战行动上。
  只是选择登陆地点,就让丁镇南头痛了好几天。
  按照最初计划,或者说丁镇南自己的设想,第五陆战师将在梵罗国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冈伽罗河口三角洲的加尔上岸,然后攻占这座地位不亚于孟卖的大城市,并且夺取至关重要的港口。
  关键,不止是加尔拥有东海岸地区最大的港口,还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拿下加尔,帝国军队就能沿冈伽罗河逆流而上,并且靠内河航运,解决后勤保障方面的难题。
  因为水量极为充沛,水位落差也不大,所以5万吨级货轮能够达到巴特那,2万吨级货轮能够到达勒克瑙。
  可见,就算没有铁路与公路,联军也能够沿冈伽罗河向内陆推进。
  更加重要的是,冈伽罗平原本身就是梵罗国的核心地区,而且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在冈伽罗河附近。控制了冈伽罗河,等于是控制了整个冈伽罗平原,控制了梵罗国最为肥沃的核心地区。
  当然,加尔港的吞吐能力也不容忽视。
  有了这座港口,能够根除航运方面的所有问题。陆战队也能以加尔为跳板,扫荡整个东海岸地区。
  只是,攻打加尔的问题也很突出。
  登陆作战难度太大!
  加尔其实就是东海岸地区的孟卖,不但是东海岸地区第一大城市,还是梵罗国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按照梵罗官方统计,加尔的居民多达2000万,仅次于孟卖,超过了德城。
  其实,加尔一直是梵罗国的历史名城。
  一百多年之前,布兰王国的殖民者就是在此登上南方次大陆,并且沿着冈伽罗河向内陆进军,通过蚕食鲸吞等手段,一步一步的控制了整个南方次大陆。在那几十年,加尔还是布梵帝国的行政首都。也就是有了这段历史,加尔才发展成东海岸的头号大城市,以及冈伽罗河流域的航运中心。
  占领与控制一座拥有2000万居民的城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没有遭到顽强抵抗,都得投入20万部队。
  此外,加尔的城区面积高达上万平方千米,城区内的环境也极为复杂,城市交通非常的落后。
  这么大的一座城市,竟然只有3条主干道,城区公路总共还不到500千米。
  也就是说,城区内,几乎全是狭窄的巷道。
  对机械化部队来说,这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人间地狱。
  别说坦克战车,即便是普通军车,都未必能开进那些宽度不到3米的巷道,更别说在遭到袭击后转向撤退。
  显然,任何一位指挥官都会竭力避免进入这类城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2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