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945

  弹药即将告罄!
  准确的说是穿甲弹即将用光。
  虽然大部分坦克还有大约半个基数的炮弹,但是几乎都是多用途榴弹,而至关重要的穿甲弹已经所剩无几。
  主要就是,坦克携带的穿甲弹本来就不多。
  即便执行突击任务,最多也只会带上三分之一基数的穿甲弹,毕竟真正需要用穿甲弹对付的也只有敌人的坦克。像第17102装甲营现在遇到的这种情况,也就是全程都在跟敌人的主战坦克交火,可以说非常罕见。
  结果就是,在帮助第17309机步营稳住阵脚后,第17102装甲营花了一些时间来补充弹药。
  要说的话,这也没什么问题。
  在联合指挥机的帮助下,第17102装甲营与第17104装甲营已经联系上对方,对战场局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加上第17104装甲营并没有被梵军击溃,所以不存在得火速驰援的必要。
  关键还有,第17104装甲营准备发起反击,而第17102装甲营负责殿后。
  既然如此,那就更加不需要立即出动。
  结果就是,这一耽搁就是大半个小时!
  
第257章
飞来横祸
  在凌晨3点20分左右,也就是第17102装甲营重新出动后不久,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先头部队的头上。
  没有半点征兆,就连警报都没有,整整一个大队的20多架a-10a出现在战场上空。
  要命的是,当时在战场中部,还能开动的全都是帝国陆军的坦克战车,梵军装甲部队早已被击溃。
  对纽兰远征航空队的那些攻击机来说,不存在敌我识别问题。
  此外,按照梵军之前采用的炮击战术,恐怕也不会担心误伤友军。
  对于还在苦战的先头部队的官兵来说,那些突然出现在头顶上空的攻击机,简直就是恶魔一般的存在。
  关键还有,编入先头部队的防空连隶属第17304机步营,在队伍的最后面。
  此外,该连也就只有几辆自行高射炮,以及几个搭乘装甲运兵车,使用单兵防空导弹的防空小组。
  必须得说,先头部队的指挥官忽视了防空作战。
  因为梵罗空军早已溃不成军,纽兰远征航空队也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所以只在先头部队里编入了1个防空连,把隶属第17309机步营的那个防空连留在了后方,以便减轻后勤保障的负担。
  可问题是,第17309机步营的防空连才是主力,第17304机步营的七连,也就是防空连的状态一直都不太好。主要是,在到达巴铁之后,原本计划提供给该连新式防空系统,因为运力的问题,迟迟没配送到位。因为没有遇到过空中威胁,所以第173机步旅的指挥官也不太着急。
  有趣的是,反到是临时组建几个增补营获得了新式防空系统。
  主要就是,没有时间让主力部队的官兵去适应新式防空系统,即便是增补部队,也没有完全掌握新式防空系统。要不然,也没有理由放着新式防空系统不用,让老掉牙的高射炮去前面硬扛。
  这一切的根源,还是低估了敌人,尤其是严重低估了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战斗力!
  此外,也必须承认,纽兰远征航空队采用了正确的战术,还把握住了机会。
  当时,负责为前线部队提供战场信息,并且监视战场变化的是在杰伊瑟尔梅尔上空徘徊的联合指挥机。因为升级了雷达,具备探测低空低速目标的能力,所以联合指挥机能够发现敌人的武装直升机。问题是,联合指挥机的相控阵合成孔径雷达,并不适合用来探测攻击机这类高速目标。
  按空军的部署,负责指挥制空作战的预警机部署在巴尔梅尔西南。
  这么安排,也是为了照顾古吉邦那边的陆战队,毕竟帝国空军还需要为陆战队提供空中掩护。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预警机距离前线差不多有400千米。
  如果只是应付梵罗战斗机的威胁,这么部署没什么问题,毕竟那架联合指挥机在战场西边200多千米之外,附近还有几架制空战斗机。可是为地面部队提供掩护,这个距离确实远了点。
  对在低空飞行的攻击机,“指-8c”的探测距离最多只有350千米。
  那些a-10a就是从低空进入,才没有被预警机发现。
  随后的10多分钟,先头部队遭受了交战之后最惨痛的损失。
  按照第171装甲旅与第173机步旅的战报,在这场空袭当中,先头部队5个营的主战装备几乎是损失殆尽,就连由第17309机步营看管的那些运输车辆也遭到了轰炸,大部分被攻击机摧毁。
  只是一轮空中打击,就粉碎了先头部队的反击行动。
  要说的话,如果不是第17102装甲营在此之前已经扭转战局,第17104装甲营也在遭到空中打击之前发起了反击,加上第17309机步营控制住了中段防线,恐怕在这轮空中打击结束之前,先头部队就会被梵军全歼。
  当然,在遭到空袭之前,附近的梵军已被先头部队击溃。
  后方指挥官在收到了前线部队的呼叫之后,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制空战斗机,前去驱逐那些攻击机。
  在“战-11b”机群杀到之后,纽兰远征航空队的攻击机群立即被击溃。
  20多架a-10a全都被“战-11b”击落,一架都没能逃脱。
  只是,有1架“战-11b”在追击a-10a的时候,遭到梵军的防空导弹攻击,并且被导弹击落。
  也就是说,在3点半的时候,先头部队就已经溃不成军。
  根据战后调查,在遭到空中打击之后,先头部队的5个战斗营只剩下了不到400名官兵还能作战,而且几乎都受了轻伤,因为伤重而丧失作战能力的官兵超过了1500人,阵亡官兵也多达600。
  可见,就这点作战人员,别说是抵挡进攻,就连救治伤员都不够。
  何况,5个营的高级军官是非死即伤,在分成几段的战线上,临时担起指挥职责的都是少尉排长。
  先头部队的官兵还没有崩溃,也只是相信,跟在后面的主力部队即将到达,而且很快就能够得到空中支援。
  当然,也跟官兵素质过硬有很大关系。
  以当时的情况,梵军再发动一次进攻,肯定能歼灭先头部队。
  可惜的是,在战场附近,根本就没有成建制的梵军部队,有的只是已经被击溃,跟乌合之众差不多的散兵游勇。
  关键还有,第171装甲旅在得知先头部队遭到空中打击之后,立即采取了行动。
  也就在3点半,第17107炮兵营收到了旅部下达的命令,并且在短短的2分钟之后,就首次开火。
  主要就是,第171装甲旅在此之前就已经让炮兵营就地展开,只是因为战况太激烈,担心误伤到友军,才没有让炮兵旅参战,因此在收到作战命令之后,第17107炮兵营才能立即开火。
  做为装甲旅下的炮兵营,第17107营装备的全是自行榴弹炮,总共36门zs-66e。
  这种由帝国设计与生产的自行榴弹炮,已经在帝国陆军服役近30年,一直都是绝对的主力。即便在后来从东骆沙引进了zs-86r,也为了提高后勤保障效率,仅提供给西北战区的主力部队。
  其他战区的主力部队装备的都是zs-66。
  此外,帝国陆军一直在改进zs-66,大量装备的e型在很多方面已经不比zs-86r差。
  就算是一直饱受诟病的射程问题,配合在战前才研制成功的高密度发射药,zs-66e使用普通炮弹都能达到25千米。就算使用库存发射药,射程也超过了20千米,完全能满足作战需求。
  毕竟,旅属炮兵营一般都是靠前部署,更何况装甲旅的炮兵营一般是跟随装甲部队进行突击作战。
  此外,已经投入量产的最新改进型还采用了54倍径的身管,把使用普通炮弹的射程提高到30千米,使用火箭增程弹能达到40千米,而正在研制的新式炮弹的有效射程甚至能够达到70千米。
  不过,这种被命名为zs-66f的自行榴弹炮,最快要明年才能交付。
  直接炮火支援,极大的缓解了先头部队承受的压力。
  不过,在当时,先头部队没有跟敌人交战,毕竟附近的梵军已被击溃,暂时没办法组织发起进攻。
  紧接着到来的,就是前线攻击机。
  其实,这些“攻-9b”已经在战场外围徘徊了大约半个小时,直到防空压制战斗机摧毁了梵军的野战防空系统,特别是之前击落“战-11b”的近程防空导弹,联合指挥机才下达了作战命令。
  关键还有,前线攻击机由联合指挥机直接指挥。
  因为战场附近的梵军已经被击溃,所以前线攻击机都被派往东边,袭击在那边集结的梵军预备队。
  也就是从3个步兵师抽调的那些部队。
  之前,围攻先头部队的是2个主力师。
  虽然这些梵军没有配备多少坦克战车,毕竟是步兵部队,还不是主力,能分到一些装甲运兵车就很不错了,实际上大多都只有运兵的卡车,但是前线攻击机并不挑食,对付分散的步兵同样不在话下。
  此外,前线攻击机只是为大规模空中打击开了个头。
  在此后的几个小时,准确说直到天亮,战术航空兵的重型攻击机,以及从迪戈基地出动的轰炸机轮番登场,一轮接一轮的把空中打击推上高潮。在天快亮的时候,第十七装甲师的远程炮兵还加入了战斗,用上万枚远程火箭弹把珀洛迪的梵军营地耕犁了一遍,也为火力打击划上了句号。
  这一轮凶猛的火力打击,不止是在复仇与泄愤,也是在掩护先头部队。
  也就在天亮后,第171装甲旅派出去的增援部队才赶到,陆航出动的直升机也是在天亮之后到达。
  直到这个时候,先头部队受到的威胁才算彻底解除。
  其实,也就是在收到第171装甲旅的报告之后,丁镇南才离开了指挥中心,到军官餐厅去吃早饭。
  这次,狭夷大厨准备的精美早点没能勾起丁镇南的胃口。要不是饿了,而且还有很多重要事情得尽快处理,丁镇南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吃早饭。在任何时候保持冷静,其实是指挥官必须具备的修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