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945

  这五个师,几乎是梁夏帝国陆军装甲部队的一半了!
  要命的是,因为把赌注押在盟国身上,断定主要战场在海上,加上不能提前暴露准备开战的战略意图,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动员,更别说战前准备,所以狭夷陆军部署在冰风暴半岛的全是步兵师团。
  此外,总兵力不到十万!
  囤积的弹药等物资,最多能够顶几天。
  还有,现在是冬季,冰风暴半岛最寒冷的时候,很多部队根本就没有按照规定进入防御阵地。
  和平了二十年,谁会在战壕里面过冬?
  就这么点兵力,还有如此糟糕的战前准备,根本守不住!
  即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能坚持半个月就是奇迹了。
  那么,肯定得向冰风暴半岛增兵。
  这下,问题出来了。
  向冰风暴半岛增兵,得依靠海运,而冰风暴半岛在梁夏帝国的东北方向上,其西南就是旭海。
  梁夏帝国的本土舰队就摆在那里!
  虽然折腾了十多年,本土舰队早已是今非昔比,还能战的主力舰只剩下了四艘,哪怕是次主力舰,即重巡洋舰,也只有四艘,但是在狭夷皇国这边,主力舰全都跟高野去了南珠海与东望洋。
  也就是说,只要本土舰队杀过来,去冰风暴半岛的海运航线就会完蛋。
  那么,要增兵,就得把舰队抽调回来。
  为此,就需要常驻舰队火速返回!
  其实,这本身就是作战计划的一部分。常驻舰队在突袭澄江港后撤回本土,支援陆军在冰风暴半岛的作战行动,并且守护至关重要的生命航线,牵制梁夏海军的本土舰队,为盟国参战争取时间。严格说,在冰风暴半岛上发起行动,同样是为了牵制梁夏帝国,让盟国能从容不迫的完成战前动员。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没办法火速增兵,就必然会丢掉冰风暴半岛。
  显然,这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最后一条坏消息是来自情报机构,不过依然跟海军有关。
  天黑之前,梁夏海军本土舰队就离开了桅樯港。
  根据最新消息,在本土舰队进行验收测试的两艘快速战列舰,没有像往常那样,在天黑之后回港。
  情报机构由此推断,两艘新舰编入了作战舰队。
  这样一来,本土舰队就有六艘主力舰。
  关键还有,跟随本土舰队出港的,或许还有同样隶属于海军的陆战队,而且至少是一个师的兵力。
  如果这条暂时还没有得到确认的情报没错,那么接下来,梁夏海军很有可能会以突袭的方式攻打南北撒豆群岛,重点夺取守望者海峡,打通从旭海进入东望洋的通道,从而对狭夷皇国进行战略包抄。
  哪怕是退一步,前出东望洋的本土舰队也能堵死常驻舰队的归路!
  这下,该如何是好!?
  
第104章
攻防转变
  争吵一番之后,几位准阁员的情绪才平静下来。
  虽然全都是文卫的亲信,在内阁里的席位都已内定,但是在拿到狭皇的诏书后,才是真正的内阁大臣。
  不是说达成了共识,而是没有目的的争吵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战火刚刚点燃,在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说明了很多问题,很值得这些一向目中无人的主战派好好反思。
  当然,也扑灭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所有的这一切,肯定不是用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能够解释的。
  这里面肯定有很多原因。
  首先就是,梁夏帝国或许早就收到了消息,因此提前做好了准备,要不然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巧合。
  下午,在收到消息,确认突袭澄江港的行动没有取得预料中的战果时,文卫联系了几个在情报机构任职的心腹,让他们着手进行排查。接下来,海军军令部也针对情报泄漏进行了排查。
  只是,没任何意义,不过是做做样子,方便在事后推脱责任。
  突袭澄江港的作战计划,在几个月前就已拟定,此后还把相关内容透露给了布兰皇家海军与纽兰海军。
  也就是说,作战计划未必是从狭夷皇国泄漏出去的。
  这里存在另外一个问题。
  会不会是布兰王国,或者纽兰联邦出卖了狭夷皇国!?
  虽然被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念头吓怀了,但是文卫不得不相信,确实有这种可能,而且可能性不小!
  文卫不是军人,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与军人完全不同。
  在他眼里,把狭夷皇国推进火坑,其实是西方列强,似乎成了布兰王国与纽兰联邦这些工业强国应对与消除经济危机的手段,至少能极大缓解由经济危机导致的社会危机,给剑拔弩张的国际局势降降温。
  哪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也能把和平延长几年,甚至十几年。
  对布兰王国与纽兰联邦来说,牺牲一个无足轻重的盟友,多享受十几年的和平,何乐而不为?
  特别是对那些能够一边说笑,一边吃着带血的人肉,连骨头都不吐的政客,他们才不会在乎狭夷皇国。
  关键在哪?
  不管是狭夷皇国被打成残废,还是梁夏帝国被放血,都意味着能够在未来几年之内,西方列强的工厂主能拿到大量订单。
  有了这些订单,还需要担心经济危机?
  战后“黄金十年”不就是建立在大战废墟之上的吗?
  做个不怎么恰当的比喻,把列强都说成是野兽,狭夷皇国是最弱小的那个。所有野兽早已是饥肠辘辘,饿得两眼冒绿光。哪怕拼杀到最后,肯定只有一头能够活下来,强壮的野兽仍然要为生存决一死战,也不妨碍在此之前拿最弱小的那头来填肚皮,等到力气恢复之后再相互厮杀。
  当然,这也只是文卫的担忧,未必是事实。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军事战略做出调整。
  因为已经跟最初设想的情况完全脱节,所以不管布兰王国与纽兰联邦是否参战,除非赶在明天八点三十分,准确说是七点三十分,即狭夷皇国的标准时间要提前一个小时,按照梁夏帝国的要求投降,不然就得为接下来的作战行动考虑,也就需要根据新的情况对军事战略做出调整。
  关键就是,得由攻转守!
  按之前的规划,在突袭成功之后,狭夷海军就能夺得主动权,然后在布兰皇家海军与纽兰海军的协助之下,夺取制海权,完成对梁夏帝国的战略包围与远程封锁,并不存在加强防守的需要。
  现在的情况显然是截然相反。
  因为狭夷皇国不宣而战,所以肯定无法指望纽兰联邦了。
  至于布兰王国,只要梁夏帝国能够控制住战争节奏,比如暂时不向梵炎洋扩张,也不大可能出兵参战。
  这两个盟国所能给予的,最多也就是间接支援。
  要搞不好,恐怕只有道义上的支持了。
  这样一来,就必须由攻转守,争取坚持到盟国参战。
  继续进攻,哪怕能够取得一时的胜利,等局势逆转,也会兵败如山倒,到时候恐怕连转变机会都没有。
  那么,该如何防守?
  在这个问题上反到没有争议。
  陆军与海军都认为,首先得死守撒豆群岛,然后效仿上一场大战,利用守望者海峡来对付强大的梁夏海军。
  有趣的是,这正是海军积极主张偷袭澄江港的头号理由!
  只有歼灭南方舰队,才有望在守望者海峡堵死梁夏海军,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一场以少胜多的胜仗!
  可问题是,守住撒豆群岛与掐死守望者海峡的,绝不是陆军,是海军,是舰队!
  虽然与上次大战参战时相比,用“脱胎换骨”来形容狭夷海军的变化也不为过,仅主力舰就由增加了足足五艘,而且四艘战列巡洋舰全部升格为快速战列舰,但是跟强大的梁夏海军比,仍然显得十分的弱小。
  关键还有,十艘主力舰处于分散状态。
  在东望洋,能调动的就只有跟随第五航空战队活动的四艘战列舰,而且是四艘前条约型的老式战列舰。
  梁夏海军的本土舰队也有四艘老式战列舰,还有两艘没入列的快速战列舰。
  可见,不管怎么打,都得让高野指挥的常驻舰队尽快返回东望洋,去堵住至关重要的守望者海峡。
  要是让本土舰队杀入东望洋,必然是后患无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