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945

  至于能否航行,还需要更详细的报告。
  几乎就在“小鹰”号遭到攻击的同时,最多晚了2分钟,“纽兰”号也遭到梁夏攻击机群的袭击。
  攻击战术仍然如故。
  一个由24架“攻-5”组成的机群在防空巡洋舰的拦截范围之外,向“纽兰”号发起了攻击。
  当然,发挥关键作用的依然是那些在远处徘徊的电子攻击机。
  至于结果,也没有什么悬念。
  按照第52特混舰队在3点45分发来的战报,“纽兰”号被多枚反舰导弹击中,已经丧失了作战能力,而且航速降低到20节以内,最终很有可能会降低到14节,也就是仅2套推进系统能正常工作。能否把航速提高到20节以上,还得看损管抢修结果,能否修复受损的动力系统。
  如果动力系统与推进系统都出了问题,差不多是宣判了“纽兰”号的死刑。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办法把航速提起来,那么第52特混舰队的指挥官就得考虑放弃这艘航母,以保全航母上的官兵。毕竟没办法迅速撤离,也就意味着肯定会在几个小时之后再次遭到攻击。
  此外,“小鹰”号的情况更糟糕。
  当时,“小鹰”号已经停了下来,进水量超过了1万吨,而且一直在增加。虽然该舰的官兵还没放弃,舰长没下达弃舰命令,但是除非发生了奇迹,比如让动力系统重新工作,不然该舰肯定会完蛋。
  只是依靠几台备用的发电机,哪怕能够控制住进水,也无法推动航母离开交战海域。
  该舰官兵,特别是舰长,只是还没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已经毫无意义。
  其实,对斯塔克来说也一样。
  虽然只损失了4艘战舰,其他战舰均毫发无损,但是2艘航母完蛋后,第52特混舰队已经名存实亡。
  失去了第52特混舰队,等于失去了夺回霍瓦依群岛的希望!
  
第201章
峰回路转
  “从交战情况,特别采取的攻击战术来看,梁夏舰队很有可能把第52特混舰队当成了我们,认为冲在前面的是第51特混舰队。要不然的话,合理的利用三支攻击机群,至少能击沉一艘航母。”
  “有什么区别?”
  斯塔克突然问出来,搞得史密斯措手不及。只不过,没等史密斯开口回答,他已经转身离开。
  也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史密斯就追着离开了司令舰桥。
  依然慢了半拍,等他追出来,斯塔克已经不知去向。
  所幸的是,守在外面的陆战队警卫员没有分神。
  在任何一艘战舰上,都有专门负责安全工作的陆战队员,而具体数量由所在战舰的官兵官兵人数决定。
  “尼兹”号上大约有500名陆战队员。
  斯塔克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从旁边的舱门返回了舰岛,准确说是返回了舰队司令官的住舱。
  “纽兰”号是按旗舰的标准设计,舰岛上最宽敞的住舱提供给舰队司令官使用。
  严格说来,其实是一间套舱,外面就是舰队司令官的办公室。在非战斗状态下,舰队司令官一般都是在此处理日常事务。相对的,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舰队司令官一般都不会去司令舰桥。
  “司令官。”
  史密斯又敲了几下舱门,并且等了几秒钟,才拉开舱门。
  斯塔克站在舷窗旁,盯着西边的落日。
  司令官住舱其实在舰桥后端,航空舰桥右前方,在朝向舷外的舱壁上有几扇面积很大的舷窗。
  “不管怎么样,我们已经消灭了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而且知道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东边某个地方。只要能抓住机会,最迟在明天上午,我们就能在空军的协助下干掉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史密斯去倒了两杯水,然后走到斯塔克身边。
  “对我们来说,仍然有机会……”
  “输得更惨吗?”
  史密斯很无语,不过斯塔克也接住了他递来的水杯。
  要说的话,斯塔克对他已经很客气了。
  史密斯能够获得斯塔克重用,除了自身的才能,还跟出身有很大关系,
  真要追溯的话,史密斯是斯普的远房亲戚,准确说是在纽兰海军中混得最好的一个远房亲戚。
  要论关系,史密斯的母亲是斯普的外甥女。
  也就是凭借这一层关系,史密斯在纽兰海军里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当然,这涉及到了纽兰共和国的内部纷争。
  前面已经提到,现在的纽兰海军,虽然是源自联邦时期的夕落洋舰队,但是全面继承了东望洋舰队的衣钵。纽兰海军能发展壮大,成为全球第二大海军,除了纽兰共和国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之外,跟联邦海军军人陆续回归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严格说,也就是在跟梁夏帝国恢复邦交关系之后,大批的联邦海军军人回归,纽兰海军才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有了如今的规模。
  只是,海军的内部斗争也由此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根本上,依然是权力之争。
  不可否认,像斯塔克这些与东望洋舰队有密切关系,或者来自东望洋舰队的年轻军官在指战岗位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在舰长以下级别军官当中有80%来自东望洋舰队,可以说是纽兰海军的中流砥柱。
  可问题是,这些少壮派军官却很少有实权。
  不要忘了,在大战爆发之前,斯塔克也就只是有名上校军官,根本没有指挥舰队作战的机会。
  数十年来,纽兰海军的实权一直掌握在保守派,也就是夕落洋舰队高级将领的手上。
  不说别的,共和国时期的历任参谋长与海军部长都是来自夕落洋舰队,没有一位来自东望洋舰队。
  显然,在纽兰高层眼里,东望洋舰队仍然不大可靠。
  和平时期,这还没什么问题。
  可是到了战争时期,那就不同了。
  让一群根本不了解对手的家伙来指挥舰队作战?
  哪怕不去考虑胜败,也要为那些在前方冲锋陷阵的将士着想。
  不要忘了,跟梁夏海军拼命的不是夕落洋舰队,而是东望洋舰队!
  为此,像斯塔克这样的少壮派军官一直在积极努力,希望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掌握舰队的命运。
  显然,这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联邦派的支持。
  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史密斯这些拥有联邦派血统的年轻军官,在东望洋舰队获得了重用。
  严格说来,斯塔克最多是东望洋舰队的人,还算不上联邦派。
  当然,史密斯的个人能力确实没得说。
  “只要能干掉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我们就……”
  “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会停在那里,等我们去将其消灭吗?”
  “可……”
  “如果我没有记错,在最后一封电报里面,只提到敌机已经返航,却没有提到敌机返航时的航向。”
  “或许没这个必要。”
  在斯塔克的目光转过来之后,史密斯闭上了嘴。
  其实,他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此前没有提出来。
  按照规矩,如果在电报中提到了与敌方有关的信息,就得给出具体的数据,而不是用模棱两可的话来代替。如果没法给出具体的数据,同样得在电报当中说清楚,比如用“航向不明”加以指代。
  在最后的电报当中,只提到敌机已经返航,却没有提到航向。
  显然,这只能说明,第52特混舰队已被彻底击溃,而且负责发报的参谋,很有可能是一个新手。
  更加重要的是,第52特混舰队有可能是没有掌握,或者无法肯定敌机的航向。
  比如,敌机没向东返航,而是朝其他方向飞行。
  因为搞不清楚敌机会不会在飞离了第52特混舰队之后,再调整航向,无法对敌机的返航航向做出一个大致准确的判断,所以在拍发这封电报之前,临时对电报内容做了修改,以免传递错误的信息。
  袭击第52特混舰队的战机,真的会返回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那可未必!
  如果在12日下午获得的那份情报没有错,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在东边3000千米之外,那么在13日的下午,跟第52特混舰队的距离也在1500千米左右,至少都有1000千米,肯定不会低于1000千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