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5/945

  第52特混舰队没有回复由斯塔克下达的命令,就是因为已经被梁夏海军盯上,不想因为回复命令而暴露行踪。
  在12日深夜,准确说是13日凌晨的时候,不断有梁夏海军的巡逻机出现在第52特混舰队附近,按斯塔克拟定的战术,第52特混舰队一直依靠部署在外围的预警机指挥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没动用防空战舰,而且扩大了外围拦截的范围,也就是尽最大努力隐藏了自身的行踪。
  只是,在快天亮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除了来自南面的巡逻机之外,出现了一些飞行速度更快,目标特征更加微弱的敌机,而且全都是来自东边。
  毫无疑问,那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出动的侦察机。
  要命的是,还不是一般的舰载侦察机。
  按E-2C获取的目标特征信号,那些敌机确实是“攻-5”,可是梁夏海军的“攻-5CZ”电子攻击机由“攻-5”发展而来,RCS特征与“攻-5”没有太大的区别,很难在几百千米之外分辨出来。
  关键就是,那些侦察机没有径直向西飞行,采用Z字型折返搜索航线。
  这是电子攻击机在搜索状态之下,通常采用的飞行线路。
  因为不是径直飞向目标,所以不存在直接冲进防空网的问题,而且保持较远的距离,还能引诱敌人的防空雷达开机。
  关键还有,像“攻-5CZ”这类电子攻击机,主要依靠的是电子战吊舱,而且通常挂在翼下重载挂点上,因此在侧面朝向敌人防空阵地,能够获得最远的探测距离,以及最佳的探测精度。
  这下,第52特混舰队更不敢轻举妄动了。
  如果是侦察机,问题还不大,毕竟舰载机在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都会带上几具大型副油箱,以获得足够远的航程,因此通常只携带一具专用侦查吊舱,执行电子侦查任务的能力相对有限。
  其实,大部分舰载机都没有办法使用专门的电子战吊舱。
  那么,在遇到舰载侦察机的时候,旗舰还能够跟在外围巡逻的预警机保持联系,在战术层面上做出部署与调整。
  在电子攻击机面前,这就是自寻死路!
  当时,负责外围警戒的E-2C在大约350千米的距离上,对那些敌机的身份做出了大致判断,认定是威胁巨大的电子攻击机,而这架E-2C距离“纽兰”号大约600千米,飞行高度在8000米左右。
  这个相对位置,意味着,“纽兰”号与E-2C进行通信联络的时候,发出的电磁信号肯定会被梁夏海军的电子攻击机截获。哪怕在如此遥远的距离上,“攻-5CZ”最多能测出电磁信号的大致方向,很难测出准确的距离,可是对梁夏舰队来说,发动进攻需要的,也就只是纽兰舰队的大致方向。
  不要忘了,霍瓦依群岛就在南面。
  就算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派出的舰载机,在完成攻击之后无法返回舰队,也能飞往霍瓦依群岛,或者是得到部署在海军航空站或者空军基地的加油机支持。事实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未必会在乎舰载机的损失。哪怕参与攻击的舰载机全都完蛋了,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能够就近获得岸基航空兵的补充。
  不要忘了,梁夏海军的岸基航空兵其实是上岸的舰载航空兵,装备的全是货真价实的舰载机。
  此外,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遭到打击之后,梁夏海军还有别的选择吗?
  在那些电子攻击机出现之前,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就已经遭到首轮攻击,而且有一艘航母遭到重创。
  显然,梁夏海军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要发现了第52特混舰队,哪怕需要承受巨大的作战损失,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会在第一时间发起进攻。
  其实,这或许就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安排电子攻击机执行侦查任务的原因。
  在此之前,差不多整整一个晚上,梁夏海军出动了上百架巡逻机,都没有能够突破纽兰舰队的外围防空网。
  要想找到纽兰舰队,就只能使用其他侦察手段。
  正是如此,在天亮之前,第52特混舰队进入到无线电静默状态,关闭了包括电台在内的所有无线电设备。
  准确的说,其实是让电台只接收信号。
  所幸的是,在部署任务的时候就针对这类情况做了安排,主要就是让巡逻的预警机自行做出决断。
  其实,这也是最麻烦的地方。
  接下来的拦截行动证明,梁夏海军出动的不止是电子攻击机,还有舰载预警机!
  在发现那些电子攻击机之后,该方向上的E-2C就立即召唤了防空战斗机,引导防空战斗机前去拦截。
  可惜的是,在防空战斗机试图逼近的时候,被梁夏战斗机的雷达锁定。
  也就是说,那些梁夏战斗机在E-2C的探测范围外活动。
  关键就是,在其后方肯定有“指-6C”。
  道理也很简单,“战-9B”不会让火控雷达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且火控雷达发出的电磁信号在几百千米外就会被预警机截获。只有在己方预警机支持下,战斗机才能及时准确的用雷达照射来袭敌机。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F-14B没能逼走那些电子攻击机,反到在遭到“战-9B”照射之后转向撤离,避免在不利情况之下与之交战。
  其实,在这边活动的F-14B也就只有4架。
  别说全部完蛋,哪怕只损失2架,都会导致防空网出现漏洞。梁夏战斗机引而不发,或许就是在等待机会。
  总而言之,那2架电子攻击机就如同付骨之蛆。
  受此影响,第52特混舰队不但没法回复斯塔克的命令,也不敢立即执行命令。
  道理也很简单,只要外围防空网出现漏洞,第52特混舰队就会暴露行踪,接下来就会遭到攻击。
  以当时的情况,这是必然的结果。
  关键就是,在舰队东部活动的那架E-2C,必须在9点之前转向返航,不然就没办法回到航母上。
  可问题是,在电子攻击机的监视之下,预警机转向返航,等于暴露舰队的方向。
  提前派预警机过去?
  第52特混舰队需要照顾到4个方向,却只有2艘航母,可用的预警机才6架,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预警机可用。
  按照安排,替换的预警机要在8点15分才能起飞,在9点15分左右赶到。
  也就是说,之前那架预警机得在返航的前15分钟里面,继续用雷达监视在东边活动的敌机。
  关闭雷达?
  对于最快速度超过2.5马赫,能够在3分钟之内达到最快速度的“战-9B”来说,15分钟能飞行500千米!
  即便是“攻-5”也能飞行200多千米。
  显然,在9点前后,第52特混舰队就会暴露行踪,然后就将遭到梁夏舰队的打击。
  那么,自然得把战斗机留下执行舰队防空任务。
  自己都保不住,拿什么去掩护第51特混舰队?
  只是,局面并没有发展到这一步。
  在8点半左右,那些梁夏战机突然转向飞走了!
  大概是没有找到突破的机会,或者是燃油即将耗尽,在第52特混舰队已经着手准备防空作战的时候,之前一直在E-2C探测区域边缘徘徊的那2架电子攻击机突然转向,并且迅速飞出了预警机的探测范围。
  此后,预警机还指挥2架F-14B前去追击,也没遇到梁夏战斗机。
  正是如此,在9点之前,第52特混舰队按照斯塔克下达的命令,让12架F-14B前去支援第51特混舰队。
  只是,紧张局面并没有结束。
  也就在这些战斗机出动之后不久,梁夏海军的侦察机又飞了回来,还同时出现在3个方向上。仿佛猜到了第52特混舰队所在的方位,或者是有了一个大致判断,这些侦察机是同时从东北、东面与东南发起冲击。
  所幸的是,全都是普通的侦察机。
  不过,这足以证明,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就在第52特混舰队东边,而且急切的想找到在该方向活动的纽兰舰队。
  其实,在外围活动的预警机与战斗机,也足以证明在附近有一支纽兰舰队。
  大概在9点15分左右,第一场空战打响。
  规模不大,F-14B在拦截梁夏海军的侦察机的时候,遭到“战-9B”的攻击,然后双方隔着100多千米,各自发射了几枚远程空空导弹。因为都不想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在梁夏海军的侦察机转向撤离之后,F-14B主动退了回去,没有跟“战-9B”纠缠,双方自始至终都没有进入目视范围之内。
  受此影响,第52特混舰队依然保持着无线电静默。
  关键就是,没有人能够保证,在那些侦察机与战斗机的后面,没有挂着电子战吊舱的电子攻击机。
  在理论上,第四十一特混舰队总共有24架“攻-5CZ”。
  之前到来的最多就只有8架。
  还有16架电子攻击机可用,哪怕是分成两个批次,每一批都有8架,足以在每个方向投入2架。
  其实,“攻-5CZ”通常都是以双机编队执行任务,基本上不会单独活动。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梁夏舰队很有可能已经调整了侦查战术,试图通过侦察机与战斗机进行快速冲击,让纽兰舰队进入战斗状态。在防空战舰启动雷达之后,就会被跟在后面的电子攻击机发现。
  要说的话,这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战术。
  结果就是,在派出了支援第51特混舰队的防空战斗机之后,第52特混舰队依然没有打破无线电静默。
  不过,能肯定的是,第52特混舰队没有遭到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