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45

  虽然没有多少人愿意谈论战争的事情,但是到帝国新历69年初,已经没多少人怀疑和平的珍贵性了。
  一系列的国际事件,特别是两大集团,由布兰王国、洛克共和国与骆沙帝国为主的同盟集团,以及由梁夏帝国、迢曼帝国与忒尔帝国为核心的协约集团,基本上固定成型,大战肯定是无法避免。
  再不加强军备,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所幸,帝国海军是早有准备。
  虽然帝国海军对战列巡洋舰并不感冒,但是对“快速主力舰”却很有兴趣,或者说正对胃口。
  关键就是,如果能够切实的保护海运航线,或许就能让“负资产”变成“正资产”。
  为此,在布兰王国等列强大刀阔斧的建造战列巡洋舰的时候,帝国海军一直在资助几家规模较大的舰船设计院,让其研究有没有建造“防护型快速主力舰”的可能性,以及存在哪些方面的技术难题。
  研究的结果是,肯定能建造,关键就是帝国海军未必买得起。
  结果就是,从新历64年到69年,足足研究了五年,都没研究出一个能让海军接受的结果来。
  其实,也就是在这五年里面,帝国海军完成了技术积累。
  虽然以当时的技术,根本造不出帝国海军理想之中的快速战列舰,但是像燃油锅炉与蒸汽轮机构成的先进动力系统,350毫米四十五倍径身管的大口径舰炮,表面渗碳装甲钢等新设备与技术的出现,为建造战列巡洋舰提供了巨大帮助,也让帝国海军以极高的起点加入了这场军备竞赛。
  当年,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也就在帝国海军拿到拨款后数月,布兰皇家海军第三级战列巡洋舰的首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狮”号在德文波特海军船厂开工。几乎在同一个月,帝国海军获得了由情报机构送来的“狮”级的设计图。
  与之前的两级,也就是“无敌”级与“不倦”级比,“狮”级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四座双联装装炮炮塔全部沿战舰的中线布置,从而有效提高了侧舷火力,还增强了开火时的稳定性。
  只是,也并非尽善尽美。
  为了提高中弹后的生存能力,避免被一枚炮弹摧毁整套动力系统,“狮”级把第三座主炮炮塔放在二号与三号烟囱之间,用主炮弹药库隔开前后锅炉舱,并且在该部位设置了横向隔断。
  这样的设计有用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正是如此,帝国的舰船设计院提前对“狮”级的缺陷进行了总结,然后开始设计帝国海军的第一种战列巡洋舰。
  因为时间相当紧迫,所以在当年年底,帝国海军就草草的走完了招标流程,选择了刺州舰船设计院的方案。在完善细节设计之后,帝国海军在新历70年二月初,准确说是在春节前批准了刺州舰船设计院递交的完整方案。此后按照招标时做的约定,分别跟刺州造船厂与浦州造船厂签署了各采购一艘的建造合同。
  因为带有实验性质,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所以只建造两艘。
  跟“狮”级比,该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采用了“2加2”的主炮炮塔布局,把位于舰体中部的第三座主炮炮塔挪到了尾部。只是为了充分利用长度超过两百米的舰体,还得控制战舰的重心高度,也就只能拉开两座尾部主炮炮塔的间隔距离,并且把两座炮塔都置于首甲板之上。
  由此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因为被四号炮塔遮挡,所以三号炮塔的两门主炮无法向正后方开火,其实是无法进行直射。哪怕是进行跨越射击,也会对四号主炮炮塔顶部的瞄准镜产生干扰。
  其实,这个设计特点也证明,该舰并没有参照“虎”号,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
  受到军备竞赛刺激,而且帝国海军已经明确提出会建造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所以两艘战列巡洋舰都在当年年底下水,而且在新历71年的4月30日同时完工,在同一天交付给帝国海军。
  当时,在为两艘战舰命名的时候,还闹出了一段小插曲。
  按照传统,帝国海军的主力舰由皇帝御赐舰名,而且一般使用先皇的年号,或者是重要皇室成员的头衔与名讳,或者是为帝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先烈,或者是历史名人,而这些名称有鲜明的皇室色彩。
  这两艘战舰是主力舰吗?
  当时,帝国海军总司令没有奏请御赐舰名。
  照这么说,应该归入巡洋舰行列,按巡洋舰的命名原则,也就是用某座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大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可是,这根本说不过去。
  在建造的时候,帝国海军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申请经费,论议两院同样是按照主力舰的标准拨款。
  现在,造出来的却是一艘巡洋舰,怎么说得通?
  那些从不嫌事小的记者,肯定不会在乎这两艘战舰有多么的巨大,而且通过报纸获得新闻的民众,肯定不会去实地考察。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司令部出台了临时的战舰命名规章,用帝国境内主要河流为战列巡洋舰命名。
  毫无疑问,首先采用的肯定是从帝都郊外流过,跟护城河相连的冀河。
  按照南北交替原则,第二艘用帝国南部地区流经行省最多的河流,也就是桂江。
  对这两艘战舰,帝国海军是相当满意。
  主要性能
  标准排水量:27500吨
  满载排水量:32500吨
  总长:215.5米
  水线长度:205米
  型宽:28.2米
  吃水:8.5米
  定员:880人
  动力
  锅炉:24台燃油锅炉
  主机:4台蒸汽轮机
  功率:90000轴马力
  推进:4轴4桨
  航速:29节
  燃油:3500吨
  续航力:5000海里/12节
  武备
  主炮:8门350毫米/L45型(4×2)
  副炮:16门130毫米/L35型(16×1)
  高射炮:4门100毫米/
L40型(4×1)
  防护
  主装甲带:250~100毫米
  装甲隔舱:120~80毫米
  甲板:75~50毫米
  炮塔:250毫米(正面)
  炮座:200~100毫米
  司令塔:250~200毫米
  主要性能指标,全面超越了“狮”级!
  正是如此,在“冀河”号与“桂江”号服役后,帝国海军一下拥有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
  “冀河”级的强大,归根结底其实是率先采用燃油锅炉。
  只是,“冀河”级也并非尽善尽美,比如舰尾两座主炮炮塔的布局方式就饱受诟病,还有在当时已经落伍的四十五倍径350毫米舰炮。也正是如此,在“冀河”级下水的那年,帝国海军就启动了下一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并且明确提到了,必须解决“冀河”级上的缺陷。
  有趣的是,在要不要建造更多战列巡洋舰的问题上,帝国足足犹豫了两年。
  也就在此期间,两艘“冀河”级形成了战斗力,而且在两次舰队演习,以及在海外领地的日常巡逻中,展现出了其他任何一种战舰都不具备的能力,可以说是速度与火力的完美结合体。
  至于防护,和平时期谁会在乎呢?
  正是“冀河”级的出色表现,让帝国海军认识到了战列巡洋舰的价值。
  
第97章
迎难而上
  炎海东北,足岛海峡的南部海域,“帝都”号舰队航母。
  太阳已经落到海天线上,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飞行甲板上,航空勤务部门的官兵还在忙碌。
  北面,一支庞大的机群正在接近。
  不是敌机,是从内陆机场赶过来的第三舰载航空兵联队的舰载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