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3/945

  在100多年前,帝国海军战神陈炳勋就首先在咽喉海峡,也就是狮泉城海战中歼灭了布兰皇家海军的东方舰队,接着就挥师西进,在亭可马里港外,歼灭远到而来的布兰皇家海军第二东方舰队。两场海战打下来,在总兵力上有不小优势的布兰皇家海军,就是因为分兵而行与劳师远征,输了个干净彻底。
  可见,现在最为忌讳的,也就是分兵行动。
  “照你这么说,我们应该撤回去,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到达?”
  江文龙点点头,表示刘尊岭说得没错。
  “问题是,你开始也提到了,既然我们能想到,斯塔克肯定能够猜到。很明显,相对于其他安排,我们返回中转岛以西海域,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是最正常的战术,也就更容易想到。”
  “可……”
  “更何况,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在9天之后才能赶到。哪怕把返回中转岛的时间除掉,我们至少要单独活动6天。到时候,纽兰陆战队肯定控制了中转岛。就算没办法利用中转岛的机场,也肯定能够借中转岛加大搜索力度,并削弱我方岸基航空兵的活动能力。”刘尊岭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想避免过早跟纽兰舰队决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西撤退。”
  江文龙的眉头跳了几下,似乎想到了什么。
  没有等他开口,刘尊岭就继续说道:“情况是一目了然,如果我们现在赶回去,反到有可能遭到两支纽兰舰队攻击。因为中转岛守军还在奋战,更因为海军司令部没下达放弃中转岛的命令,所以只要我们回到中转岛附近海域,就必须参与守卫中转岛的战斗,也就必然跟纽兰舰队遭遇。”
  “不管怎么说,我们不会放弃中转岛。”白华伟在这个时候开口说道:“相对的,斯塔克更有可能认定我们会死守中转岛,并由此断定我们会返回中转岛附近,其作战部署肯定与此有关。”
  刘尊岭点点头,表示他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再说了,我们确实需要跟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只不过不是现在,汇合地点也不是在中转岛附近。”白华伟长出口气,才说道:“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第六十一特混舰队到达之前的这几天。把握住这个机会,我们有就希望在接下来的舰队决战当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听到这里,江文龙也明白了过来。
  显然,不想回去的是白华伟,而且主要跟面子有关。
  虽然刘尊岭与白华伟说的这些有一些道理,听着是那么回事,但是对最关键的问题,两人都避而不答。
  或者说故意忽略了。
  到底是中转岛重要,还是舰队更重要?
  就按照刘尊岭说的,在中转岛的守军被击溃后,纽兰海军能够利用中转岛增强对附近海域的搜索力度,第四十一特混舰队也能够继续向西撤退。哪怕得一路退到威岛,只要能保住舰队,那也没问题。
  至于海军司令部的命令,纯粹是无稽之谈。
  按帝国海军的规矩,舰队司令官有权拒绝执行由上级下达的战术命令,而且海军司令部无权对舰队的行动指手画脚。
  这就是常说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再说,住在首辅官邸里面的是周涌涛,白止战之后帝国海军最杰出的统帅!
  此外,他还是唯一参与过第二次全球大战,而且活到现在的海军统帅。
  除他之外,最后一名参与过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海军大将,在去年年底与世长辞。
  有周涌涛坐镇,海军司令部的那些将军敢乱来?
  关键还有,在回到中转岛附近海域后,也就只需要等待6天,就能够跟赶来的第六十一特混舰队汇合。
  6天时间,很长吗?
  就算斯塔克是早有准备,而且顺利打下中转岛,也未必能够在6天之内找到并消灭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从战术的层面上看,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只需要加强搜索力度,并且依靠威岛与管岛的远程航空兵,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向空军提出请求,有很大的把握及时发现试图逼近发起攻击的纽兰舰队。
  其实,就算没办法避免舰队决战,也不用害怕。
  做好充足准备,与纽兰舰队进行决战,哪怕3打5,依靠素质更好的官兵,以及性能更好的作战飞机,哪怕无法取得舰队决战的胜利,也肯定能够给予对手重创,让纽兰舰队付出足够大的代价。
  这样一来,等第六十一特混舰队赶到,至少都能够稳住局面,不至于崩盘。
  从战略层面看,只要能稳住,那就是必赢之局。
  反过来看,真正需要担心的,还不是纽兰舰队,而是战略轰炸机!
  从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在东陆心海遭遇的打击看,轰炸机对舰队构成的威胁,已经超过舰载航空兵。
  关键就是,轰炸机能够携带更多,而且更重的反舰导弹,不但能够在数百千米之外发起攻击,而且只需要几十架轰炸机,就能达到饱和攻击的标准。单纯就打击效率而言,轰炸机是舰载攻击机的好几倍。
  其实,那场海战还反应出了一个问题。
  在用轰炸机执行反舰作战任务的时候,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轰炸机的打击能力,而是之前的侦查。
  如果没能及时找到目标,不管轰炸机的打击能力有多强,也无济于事。
  在这场战斗中,迢曼空军就是因为欠缺有效的侦查手段,哪怕知道第五十一特混舰队在东陆心海活动,也只能采用“机海战术”,同时出动了4支轰炸机群,以碰运气的方式发起攻击。虽然重创了第五十一特混舰队,2艘航母都丧失了战斗力,但是迢曼空军也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
  单纯以武器装备的价值衡量,迢曼空军的损失其实更大一些。
  要往根源上讲,也就是迢曼海军不够强大。
  如果迢曼海军足够强大,具有到陆心海作战的能力,哪怕在罗利王国附近部署1艘大型航母,都能够吸引第五十一特混舰队的注意力,并且安排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帮助轰炸机找到第五十一特混舰队。
  掌握了第五十一特混舰队的行踪,打击行动必然是事半功倍,不但损失会降低,说不定还能全歼第五十一特混舰队。
  换个角度来看,这很可能就是纽兰舰队扮演的角色!
  关键就是,纽兰空军拥有性能远超过“火神”的战略轰炸机。不管是已经服役快30年的B-52G,还是前几年服役的B-1B,载弹量都超过30吨,在理论上能够挂载20多枚重型反舰导弹对数千千米之外的舰队发起攻击,而且这两种轰炸机总共超过1000架。再说了,在内华州的荒漠里面,也就是著名的飞机坟场,摆放着大约2000架在过去20年退役,并封存起来的轰炸机。
  要论整体打击能力,纽兰空军是迢曼空军的10倍!
  其实,这也是纽兰海军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或者说是没能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
  军费总共就那么多,分给空军的多了,那么其他军兵种分到的自然会减少,发展速度也就会受到限制。
  当然,从现实出发,发展空军明显是多快好省。
  不说别的,只要是核心技术,特别是跟发动机有关的技术不是太落后,轰炸机的效费比就远远超过了战舰。
  就拿纽兰军队来说,建造一艘“纽兰”级航母的钱,足够采购100架B-52G。
  这里,还没有算上搭载的舰载机,以及护航的战舰。
  如果全都算上,那么置办一支航母战斗群所需要的投入,能够购买400架同一时代的战略轰炸机。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400架轰炸机的作战效率都远远超过1支航母战斗群。
  关键还有,战略轰炸机更符合纽兰军队的战略需求。
  往简单说,纽兰共和国并不存在全球部署与全球行动的军事需求,其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西半球的南北孤大陆,因此不需要用来进行全球部署,以维护全球利益为主要使命的海军舰队。
  在纽兰共和国,舰队的主要使命,其实是保护海运航线,以及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
  不要忘了,纽兰军队的头号使命是夺回霍瓦依群岛。
  因为地面战斗不可避免,而且得投入装甲部队,所以就算空军承担了打击任务,也需要由海军的舰船运送作战部队。
  此外就是,在登陆作战当中,充当登陆部队的后盾。
  当然,也由此决定了海军舰队的战术用途。
  往简单说,在以轰炸机为主要打击力量的前提之下,特混舰队的使命,也就是为轰炸机找到打击目标。
  对这一套战术,江文龙是再熟悉不过。
  他在海军学院写的毕业论文,就是论证战略轰炸机在海战当中的价值,以及海战战术受到的影响。
  其实,也就是这篇论文,让他获得到第四舰队司令部服役的机会。
  在这篇论文中,为了证明轰炸机有很强的制海作战能力,江文龙还专门对纽兰空军做了详细介绍。
  要说的话,通过写这篇论文,他对纽兰军队的制海战术体系有了更加深入,而且更加详细的了解。
  让江文龙啼笑皆非的是,上面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点。
  为岸基航空兵扩军摇旗呐喊。
  在江文龙到第四舰队司令部服役之后不久,他的这篇论文就出现在报纸上,而论议两院当时正在讨论一份针对海军岸基航空兵的提案,即要不要适当的放开限制,让岸基航空兵装备专门用于对海作战的打击平台。
  可惜的是,在空军与陆军的坚决反对之下,加上很多人担心周涌涛会坐大,这份提案没获得通过。
  做为补偿,论议两院修订了成立空军时通过的法案,增加了一些条款,明确规定在大战时期,海军有权调动与征用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执行对海打击任务,只是需要承担与此有关的所有开支。
  正是如此,江文龙才坚决反对任何冒险的战术行动。
  在他看来,在拥有绝对实力之前,保守一点肯定没有错,哪怕会丢掉面子,也比遭受惨败好得多。
  可惜的是,此事不由他决定。
  白华伟明显要面子,刘尊岭也差不多,而且两人都认为已经摸清了敌人的脉络,有很大胜算。
  江文龙很识趣,毕竟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参谋。
  只是,在让刘尊岭去做部署之后,白华伟没有让江文龙离开,而是叫上他,一起去了外面的露天回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