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945


第91章
“赤诚”覆灭
  两点十分,“赤诚”号首次中弹。
  虽然凶猛,而且密集的高射炮火连续击落了三架俯冲轰炸机,但是第四架“黄蜂”投下的炸弹准确命中“赤诚”号。
  这枚普通的二百五十千克级航空炸弹,给了“赤诚”号致命一击!
  关键就是,命中点实在太刁专了。
  竟然直接砸在了飞行甲板中间的二号升降机上!
  此外,“黄蜂”的投弹高度还不到五百米,投弹速度超过每小时五百千米。虽然在投弹之后,“黄蜂”就被高射炮击中,紧接着就一头撞到海面上,两名飞行员全部阵亡,但是这种以命换命的打法,直接灭掉了“赤诚”号的最后一线希望,还顺带拉上几百名狭夷海军的官兵陪葬。
  依靠足够快的速度,这枚航空炸弹在砸穿了升降机甲板之后又击穿了机库甲板,接着还连续穿透两层甲板。
  最终,炸弹在二号锅炉仓内引爆。
  如果把“赤诚”号比喻成一个人,那么这枚炸弹就是一枚达姆弹!
  猛烈的爆炸不但摧毁了二号锅炉仓与相邻的几十个舱室,炸死上百名官兵,还导致龙骨断裂,在舰体左舷水下部位撕出一条长达三十米的口子,由此导致左侧三分之一舱室被海水淹没。
  要说的话,“赤诚”号没有直接炸断,就已经是万幸了。
  如此严重的进水,“赤诚”号肯定没救了。
  一枚炸弹就造成这么巨大的伤害,跟“赤诚”号在去年完成的改装有很大关系,或者说跟这艘航母的初始设计有关。
  最初,“赤诚”号设有三层飞行甲板,准确说是呈阶梯布置的三段式飞行甲板,后方是双层机库。服役后才发现这种取巧的设计根本没有意义,才在四年之前返回造船厂,进行了全面改造。
  这次改造,主要就是把飞行甲板弄平,下方设置半封闭机库,并且在左舷的中部靠前的位置增加了一个很小的舰岛。至于烦人的烟囱,同样设置在侧舷,通过向下弯曲来消除排烟对甲板产生的干扰。
  此外,就是在飞行甲板中部加装了一部升降机。
  增加这部升降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舰载机出动与回收速度,缩短飞行甲板与机库间的转换周期。别忘了,之前的设计,舰载机能直接从机库里面起飞,顶部的首层飞行甲板主要用用来回收舰载机。
  只是,改造时安装的升降机,必然破坏飞行甲板的整体强度。
  此外,升降机下方的机库甲板却没有加强!
  或许是工程师觉得,已经效仿布兰皇家海军对飞行甲板做了加强,也就用不着再加强机库甲板了。再说了,升降机的结构强度本身就不低,等于是在机库甲板的上方,增加了一块有一些防护效果的顶板。
  当然,也肯定跟本来就严重超标的排水量有关。
  经过这次改进之后,“赤诚”号的标准排水量超过了三万六千吨,原本就不算强劲的动力系统并没有得到加强,航速由之前的三十三节降低到三十一点二节,肯定得想方设法降低吨位。
  不管怎样,只是一枚炸弹就“终结”了“赤诚”号。
  虽然遭到轰炸之后,“赤诚”号没有立即沉没,而且该舰官兵也没有放弃,依然在奋力抢救,但是从舰体受损情况,特别是大量舱室进水来看,哪怕没有后面的攻击,“赤诚”号也肯定会沉没。
  其实,改造产生的负面影响仍然不能忽视,即吨位增加导致吃水增加,从而让储备浮力大为降低,也就是抗沉能力减弱。
  此外,采用装甲飞行甲板提升了重心高度,降低了舰体的稳定性。
  总而言之,从用战列巡洋舰改造开始,“赤诚”号的设计就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些根本无法用改造加以弥补或者解决。之前没表现出来,那只是没有经历战火考验,这次全都暴露了出来。
  当然,类似的致命缺陷,在几乎所有“条约型”舰队航母的身上都有,甚至更严重。
  没有立即沉没的“赤诚”号反到成了吸引炸弹与鱼雷的磁铁。
  仅仅三分钟后,两点十三分,“赤诚”号再一次中弹。
  命中点在飞行甲板后部,击穿了飞行甲板,不过没打穿机库甲板,在机库里面引爆,摧毁了半个机库,还顺带炸飞了布置在战舰后部的几座高射炮,导致战舰后半球的高射火力被削弱了一大半。
  两点十七分的时候,“赤诚”号遭到最猛烈的袭击。
  由第一舰载航空兵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申普少校率领的,二十二架“飞鱼”分成了两个机群,从左右两侧同时发起攻击,其中至少有十七架在距离“赤诚”号不到一千米的地方投下了鱼雷。
  随后,至少有七条击中了“赤诚”号。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别说航母,哪怕是皮糙肉厚的战列舰,也绝对扛不住七条战雷头重量超过两百千克的航空鱼雷的轰击!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测试,这种绰号“梭镖”的航空鱼雷,一条就能击沉一艘驱逐舰。
  接下来的三分钟内,“赤诚”号又挨了两枚二百五十千克级炸弹。
  虽然这两枚炸弹都在舰体内引爆,但是除了炸死炸伤数百名官兵之外,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到两点二十分,“赤诚”号的官兵基本放弃了努力。
  同一时间,远在几百千米外的“岭河”号沉没。
  在舰长强制要求下,包括兰云在内的,机动舰队司令部的官兵上了交通艇,离开即将沉没的旗舰。
  十分钟后,两点半左右,“赤诚”号舰长下达弃舰命令,还下令打开底舱阀门,让战舰自沉。
  随后,“赤诚”号的官兵开始疏散,乘坐救生艇前往过来接应的轻巡洋舰。
  这艘庞大的战舰依然顽强的漂浮在海面上。
  不是不会沉没,而是下沉的速度没那么快。
  只是,对“赤诚”号的官兵来说,这不是坏事。
  因为战舰没有立即沉没,所以有足够多的时间,能够从容不迫的组织官兵撤离,为伤员提供帮助。
  挣扎了一个多小时,在下午四点左右,“赤诚”号才完全被海水吞没。
  按狭夷海军后来公布的战报,“赤诚”号上大约一千七百名官兵当中,只有不到五百人活着回到本土,不过其中部分是在其他战舰上阵亡,随同“赤诚”号阵亡与遇难的大概有一千人。
  在阵亡官兵中,主要是轮机与航海部门的人员。
  只是,“赤诚”号并非第一艘战沉的狭夷航母。
  
第92章
“苍隆”末途
  机动舰队战沉的第一艘战舰,不是“赤诚”号,也不是航母,而是一直伴随“加禾”号的“三畏”号轻巡洋舰。
  其实,这艘轻巡洋舰可以说是倒霉到家了。
  战斗打响之后,一马当先的那些“台风”战斗机首先攻击“加禾”号,似乎觉得这艘航母的价值最大。
  为啥?
  在“加禾”号的飞行甲板上,整齐的停放着十几架零战,而且飞行甲板前端的损伤部位被帆布盖住了。
  此外,所有的战斗机都停在飞行甲板后端。
  远远的看过去,就像是在准备放飞舰载战斗机。
  结果就是,第一批杀到的俯冲轰炸机,在攻击“赤诚”号的同时,还围攻了看上去威胁最大的“加禾”号。
  必须得说,这实在是冤枉啊!
  当时,落到“加禾”号上的,其实都是负伤的零战,因为机库遭到了严重破坏,才停在飞行甲板上面。
  这个时候,守护“加禾”号的“三畏”号巡洋舰成了出头鸟。
  原因无二,其强大的防空火力给俯冲轰炸机造成了严重威胁,在逼近的时候就至少有两架“黄蜂”被该舰的高射炮击落。
  在第三架“黄蜂”被打得凌空爆炸后,两个中队的“黄蜂”扑向了“三畏”号。
  可惜,“三畏”号根本没有出头资本。
  虽然是按照重巡洋舰的标准建造,而且原计划在年底返回造船厂进行改造,把五座三联装155毫米炮塔换成双联装203毫米炮塔,升格为重巡洋舰,但是紧张的局势,让狭夷海军推迟了现代化改造工作。
  为此,四艘“最尚”级依然保持着轻巡洋舰的状态。
  正是如此,才被分配给机动舰队,协助快速战列舰,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
  不要忘了,这四艘轻巡洋舰的155毫米主炮的仰角达到了75度,为高平两用,能够充当高射炮使用。
  其实,正是这一点让“三畏”号成了众矢之的。
  主炮是高射炮,尺寸又那么巨大,一看就是万吨级巨舰,那不就是传说之中的“防空巡洋舰”吗?
  在十几架“黄蜂”的轮番轰炸下,“三畏”号在五分钟之内挨了四枚炸弹。
  结果就是,两点十四分,在“赤诚”号首次中弹之后大概一分钟,“三畏”号就在大爆炸中断成两截,然后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之内就从海面上消失了。该舰九百多名官兵中,仅四人幸存。
  只是,“三畏”号战沉,反到救了“加禾”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