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7/945

  这8架战斗机,全都保持无线电静默,不但没启动火控雷达,甚至没有使用会被敌人截获的长途电台。
  战斗打响之前,只接收预警机或其他战斗机提供的战场信息。
  在理论上,8架“战-9B”能够同时朝48架轰炸机开火,然后还能够用格斗导弹与航炮对付漏网之鱼。
  从战术层面看,肯定是绰绰有余。
  虽然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只是B-52系列就生产了1000多架,但是当今的指挥体系,特别是使用空射巡航导弹进行远程打击,能同时出动2个大队,也就是40架轰炸机,就是极限了。
  不是说看不起纽兰空军,而是没有哪支空军办得到。
  帝国空军也不例外!
  至于像第二次全球大战那样,组织发起千机大轰炸,不是不可能,而是没什么意义。
  所谓的千机大轰炸,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并且以小机群为单位,分批次投入战斗。
  其实,随着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诞生,就不再以投入的轰炸机的数量来衡量战略轰炸的规模。
  只是,并不等于说,防御压力减轻了。
  不说别的,谁能保证AGM-86C的射程只有1500千米?
  虽然军情局的分析有较高可信度,纽兰空军会根据对手,即帝国空军与海军的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确定空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确保载机能够在防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投射导弹,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但是帝国空军有数百架加油机,防空战斗机能飞到1500千米之外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帝国空军自己就在研制射程超过2000千米,甚至是2500千米的巡航导弹。
  如果AGM-86C的射程超过了1500千米,那么纽兰轰炸机就能够在更远的地方开火!
  关键还有,更远的射程,让发起攻击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B-52机群可以向南绕行,在霍努岛的东南方向发射导弹,避开霍努岛东边的防空战斗机。
  不管什么时代,主动权都在进攻方的手里。
  正是如此,才得让一个中队留在后方。
  为了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特别是南边与东南的威胁,朱廷轩的中队分成了2个小队,由他直接指挥的小队在预警机的东南方向上,另外1个小队在预警机的东边,2个小队保持着差不多100千米的距离。
  这样一来,如果敌机从南面杀来,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战-9B”能够及时赶到。
  其实,朱廷伟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纽兰共和国会出兵参战,还很有可能跟梵罗国一样,在正式宣战之前发起突然袭击,那么帝国当局为什么不先向纽兰共和国宣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纽兰本土,至少是其西海岸地区发起打击。
  哪怕不会有多好的效果,也总比被动防御强吧。
  只要双方正式开战,那么现在这种防不胜防的状态就不会存在了。
  不过,朱廷轩同样相信,帝国当局肯定有很重要的理由,因为现任首辅周涌涛,是他最崇拜的人。
  
第141章
电磁干扰
  帝都首辅官邸。
  吃了晚饭之后,周涌涛利用饭后半个小时,接见了远道而来的施授良,并且认真听取了他的报告。
  在波沙湾那边,作战行动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
  严格说来,地面进攻就是在为波沙湾战争收尾。
  持续了近2个月的狂轰乱炸,早就摧毁了伊拉X的国防体系,伊拉X军队也早就在高强度的轰炸下丧失了斗志。
  就算只留下第7装甲师,也肯定能打下巴格X。
  再说,第7装甲师还没达到战时状态,仍然是师级编制。因此就算发生了意外,也就只需要向第7装甲师增派作战部队,扩充成为野战军,不存在需要从其他战区抽调主力部队的问题。
  重点在南方次大陆。
  趁此机会,施授良正式向周涌涛提出,认命丁镇南为南方联军临代司令官,并全权负责南方次大陆的作战行动。
  让施授良略感意外的是,周涌涛没有答应,还表示早有更合适的人选。
  不过,施授良立即就明白了过来。
  南方次大陆在南方战区的管辖范围内,常驻部队是第24机步师,增援的第17装甲师则属于西部战区。
  显然,派西北战区的丁镇南前去坐镇指挥,肯定不合适。
  何况,丁镇南那么年轻,未必能服众。
  当然,周涌涛也明确告诉施授良,确实需要丁镇南去南方次大陆,不过担任的是联军参谋长。
  至于联军司令,将由南方战区的将军出任。
  此外就是,还会把南方次大陆划分成南北两个战场,丁镇南负责的是南方战场,而北方战场另有人选。
  虽然周涌涛没明说,但是施授良立即想到,很可能是付卫民。
  如此一来,第17装甲师肯定会被派往巴铁的首都。
  对此安排,施授良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道理也很简单,周涌涛的战略意图跟他自己的截然相反!
  在回国的路上,施授良就跟丁镇南商量过,两人在总体战略上的观点趋于一致,即首先得以南方为重。
  说得简单一点,首先稳住卡拉奇,然后配合中路的巴铁重兵集团,在萨特莱杰河的东岸打一场歼灭战。掌握了中部地区的主动权,接下来不管是北上强攻梵罗国首都,还是向东扫荡冈伽罗平原,乃至南下横扫经济最为发达的西部沿海地区,都没有多大难度,可以说游刃有余。
  要这么打,首先就要投入足够的兵力。
  如果向南推进,还需要海军出力。
  总而言之,就是把南方次大陆当成主战场。
  显然,这就是问题所在。
  在讨论的时候,丁镇南就以较隐晦的方式提醒了施授良,不要抱太大希望。
  说得简单一点,南方次大陆到底是不是主战场,不是由他们这些前线将领决定,而是由后方统帅决定。
  周涌涛的这番部署,显然没有把南方次大陆当成主战场,至少暂时是如此。
  把有限的兵力分散到整条防线上,就只有一个目的。
  稳住战线!
  换句话说,目前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南方次大陆打一场大规模地面战争。
  不过,周涌涛并没有这么说,而是强调了另外一个问题。
  通过内线防御作战,消耗敌人的兵力,跟敌人打一场消耗战,挫败敌人的锐气,为反击打下基础。
  听到这里,施授良心里就有数了。
  要说的话,周涌涛也是有苦难言。
  在梵罗国参战之后,纽兰共和国肯定会在近期参战,第三次全球大战也将全面爆发,帝国必须在2个主要战略方向上与最强大的对手交战,因此不能在次要方向浪费兵力,更别说还没完成战争动员。
  虽然有巨大的战略价值,但是南方次大陆就是次要方向。
  主要方向,只能是大陆战场与东望洋战场。
  关键还有,帝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依然是被动防御,离发起战略反击,以及夺得战场主动权还很遥远。
  就在昨天,即10月3日的夜间,守卫阿斯特拉罕的最后一支东骆沙军队投降。
  虽然郊外还有一些零星战斗,而且西陆大军遭受了惨重损失,无法在短期之内南下攻打枷锁陆桥,但是随着阿斯特拉罕易手,除非帝国军队能在近期打通北上的运输通道,不然就会在年内丢掉枷锁陆桥。
  失去跋窟,准确说是跋窟油田被西陆集团控制,后果将难以设想。
  此外,在乌拉尔山那边,西陆军团的前锋部队也已推进到奥伦堡郊外,并且派遣前线航空兵轰炸叶堡。
  哪怕当地已经降下今年第一场雪,可是离严冬还有一个多月。
  毫无疑问,叶堡的这个冬天肯定不大好过。
  关键还有,东方联军在大陆战场节节败退,特别是丢掉了阿斯特拉罕,已经影响到了周边的国家。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忒尔共和国。
  按照周涌涛的分析,如果东方联军丢掉了枷锁陆桥,特别是在靠近高加索山脉的南部地区遭受了惨败,忒尔共和国肯定不会加入东方集团,到时候还能继续保持中立,就算是万幸的了。
  换个角度,没有忒尔共和国支持,肯定守不住枷锁陆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