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2/945

  有了野战机场,又有足够多的战术运输机,补给就不是难事。
  哪怕每一个架次只能运载24吨货物,也就只需20架次,就能够为突击部队提供维持一天进攻所需的物资。
  当然,如果爆发了激烈战斗,还需要多安排几十个架次运送弹药。
  对战术运输机来说,别说是200千米,哪怕从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出发,大约600千米的航程,也不算遥远。正常情况下,一架状态良好的战术运输机能在24小时内,在600千米的航线上执行4次运输任务。如果使用集装箱,或者便于装卸的货盘,在理论上还能够多飞1个架次。
  理想情况之下,只需要20架“运-9F”就能支持1个加强装甲营。
  解决了后勤保障的问题,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
  正是如此,刘尊山才没抱怨。
  凌晨2点不到,在替换的部队顶上去之后,突击部队从城区里面撤了出来,并在前线指挥部附近就地休整。
  其实,最多算得上休息。
  打到现在,把进攻之前的准备工作算进去,突击部队的官兵已经奋战整整两天,期间还经历了一场沙城暴。
  要说的话,沙城暴的威胁还在伊拉克军队之上。
  不说别的,很多ZT-99AL的红外成像仪就在沙尘暴当中损坏,到现在都没修好。
  当然,官兵面对的头号问题还是疲惫。
  很多官兵从坦克战车上下来,躺在路边就进了梦乡。
  所幸的是,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
  刘尊山忙到3点过,在做好安排,主要是给增援上来的后勤保障部队安排工作,比如维修受损的仪器设备,帮助坦克与战车补充燃油,为坦克擦拭炮管,以及提前把需要用到的弹药准备好。
  这些工作,原本都应该由作战部队的官兵负责。
  当然,关键是运输车队。
  哪怕会在中途进行3次补给,也需要带上足够多的运输车辆,比如油罐车,确保在任何时候都有燃油。
  没有弹药,还可以选择撤退。
  要是没有燃油,在遇到担任的时候就只能挨打。
  哪怕刘尊山非常信任丁镇南,也会留一条退路,而不是把全营官兵的性命寄托在一句承诺上。
  在刘尊山去休息的时候,丁镇南搭乘的“攻-2EG”已经回到哈立德国王军事城。
  东线那边,情况并没有好转。
  陆战队还在做调整,准确的说是让几艘登陆舰去达曼港,装上步兵战车等主战装备,再开赴位于科威特城北面的登陆场。
  这么折腾一番,怎么都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按作战部队发来的报告,在科威特城北面登陆的2个步兵营,最快能够在20日的凌晨发动进攻。
  如果期间出了问题,恐怕还要推迟12个小时。
  对此,丁镇南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他只能把希望放在刘尊山那边,希望他们能顺利突破伊拉克军队的防线。
  
第109章
合围到位
  虽然丁镇南总觉得第一阶段的进攻行动进行得不太顺利,但是严格说,攻打巴士拉的战斗算得上顺风顺水。
  18日的夜间,也就是在重新发动进攻的当天,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就已推进到纳西里耶郊外。
  按照丁镇南的部署,第5陆战师在当天下午调动战役预备队,通过空中突击占领了纳西里耶郊外,紧挨着一号公路的一块开阔地,在构筑防线之后,还平整出了一条野战跑道,为运输机提供了起降场地。
  在突击部队赶到前,由丁镇南安排的30多架战术运输机就把大约700吨弹药物资送了过去。除了给突击部队提供补给之外,还给守卫该地的空中突击部队送去了扩建营地所需的设备。
  此后,这座营地还围绕野战机场进行扩建,成为从巴士拉到巴格达交通运输线上的一个关键结点。
  按照帝国陆军后来做的规划,该营地将扩建成一座综合军事基地,并且用刘尊山的名字命名,即“尊山综合保障基地”,野战机场也扩建成为能够供大型运输机与作战飞机起降的正规机场。
  在攻打巴格达的作战行动中,该基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空运到这里,然后送到前线的作战物资,就占到了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靠前部署的战术飞机,以即陆军与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更为进攻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数千名伤员在此搭上飞机,被及时送往后方进行救治。
  至于守卫该基地的部队,在后来增加到一个步兵旅。
  等波沙湾战争结束,该基地还成为联军控制伊拉克中部地区的立足点,最多的时候驻扎了近10万名官兵。
  到19日下午,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到达杰利拜。
  因为在沿途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海军航空兵与陆战队航空兵在19日的白天,恢复了空中支援,陆战队航空兵还向纳西里耶的野战基地部署了几架武装直升机,为突击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所以突击部队在杰利拜停留了不到2个小时,主要是为坦克战车补充燃油与弹药。
  天黑之前,突击部队就再次出发。
  正是如此,在20日天亮前,突击部队就已经推进到鲁迈拉郊外。
  其实,在突击部队到达之前,由丁镇南安排的运输直升机已经把一个营的步兵送到了鲁迈拉郊外。
  关键,这些步兵还跟守卫鲁迈拉的伊拉克军队遭遇,发生了战斗。
  虽然得到空中支援,但是在缺乏装甲力量的情况下,只有轻武器的步兵最多就只能守住阵地。
  等到刘尊山率领的突击部队到达,局面才有所改观。
  到此,刘尊山已经完成了由丁镇南安排的作战任务。
  鲁迈拉距离巴士拉不到40千米,是巴士拉的卫星城镇,推进到鲁迈拉也算是到达了巴士拉郊外。
  到了20日的上午,在突击部队强攻鲁迈拉的时候,在科威特城北面登陆的2个步兵营总算做好准备。
  也就是100多台履带式装甲战车,且主要是陆军的BZ-68型装甲输送车。
  在陆战队,特别是步兵部队,并没有配备步兵战车,使用的是两栖突击车,反到有不少的装甲输送车。
  当然,这也跟陆战队的作战环境有关。
  在陆战队的编制体系内,有浮渡能力,能够把人员从登陆舰直接送上海滩,还能够提供一定装甲防护的两栖突击车,就相当于陆军的步兵战车。因为主要在滨海地区作战,所以陆战队不需要专门的步兵专车。
  至于BZ-68系列装甲输送车,在陆军与陆战队里面,扮演的都是战地出租车的角色,也就是把作战人员从后方送往前线,尽可能降低在输送途中遭受的伤亡,并不承担伴随坦克作战之类的战斗任务。
  在战术层面上,BZ-68取代的军用吉普车。
  虽然更加昂贵,速度慢得多,但是BZ-68是货真价实的履带车辆,野外行驶行能远在吉普车之上。
  也就是BZ-68,让帝国陆军的步兵真正获得了能跟随坦克推进的野战能力。
  正是如此,装甲输送车成为装备数量最多的履带式装甲车量。
  BZ-68式,这种在波伊战争之前研制采购,战斗全重不到15吨,最多能够搭载2名乘员与10名载员的装甲输送车,不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生产了大约5万辆,装备包括帝国陆军与陆战队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的军队,而且现在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运输平台,还发展出了数十种改进型。
  比如搭载120毫米迫击炮的自行迫击炮车。
  此外,还有安装了炮塔,配备30毫米机关炮的步兵战车型。
  BZ-68能够有如此大的产量,而且得到那么多国家采购,不是因为新能足够好,而是足够的便宜。
  要说的话,BZ-68的性能根本就算不上好。
  为了控制重量,更为了降低成本,在D型之前的BZ-68只有车体正面能够抵挡13毫米枪弹,侧面防护强度只能抵御8毫米枪弹,而后部车体连8毫米枪弹都挡不了,可以说是相当的脆弱。
  在进行了大改,从D型开始,在把战斗重量增加到16.5吨之后,防护行能才稍微提高了一点点,不过也只是侧面能够抵抗13毫米枪弹,正面要在披挂了附加装甲之后才能应付从500米外打来的20毫米炮弹。
  其实,这个防护算不上突出。
  即便是最新改进型,即BZ-68H,也挡不住西骆沙的RPG-7火箭弹,甚至能够被40毫米破甲榴弹打穿。
  只是,低廉的价格掩盖了所有的缺陷。
  BZ-68的初期型号,外贸单价仅6万金元,相当于同时期步兵战车的五分之一,连主战坦克的零头都不到!
  关键还有,BZ-68能完成大约75%的战场输送任务。
  简单的说,只有25%的战场输送任务需要由步兵战车来承担,比如搭载步兵随主战坦克作战。
  用五分之一的价格获得75%的作战效能,这个效费比不是一般的高。
  此外,BZ-68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车体里面能够储存4枚重型反坦克导弹,只是得由搭载的步兵使用,在投入战斗之前得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虽然反坦克作战能力不如步兵战车,但是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依然能对坦克构成威胁。
  在两伊战争中,特别是初期,波伊军队用缴获的BZ-68执行过反坦克任务,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在阿巴斯攻防战期间,波伊军队就用BZ-68搭载的反坦克小组,在一场伏击战中歼灭了伊拉克的一个装甲旅。也就是这场战斗,让反坦克导弹获得全世界认同,成为对付坦克的头号利器。
  因为坦克在反坦克导弹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还引发了“坦克无用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