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7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0/945

  显然,不可能通过轰炸来阻止伊拉克军队破坏油田。
  丁镇南能做的,其实也就是提前做要预防措施,比如提前订购了一批消防设备,还让空军改造了十几架战术运输机,以便装载这些非标准尺寸设备,并且直接送往靠近着火油井的野战机场。
  当然,主要是组织消防队伍。
  按照丁镇南提出的,准确的说是联军司令部发出的请求,帝国国防部已经召集几千名预备役工程官兵,还搞到了不少的专业器材,甚至组建一个专门负责相关事宜的部门,应对可能出现的灾难。
  只是,这些专业队伍要等战斗结束之后才能送过来。
  至于现在,那些被伊拉克军队点燃的油井,也就只能让其继续燃烧下去了。
  到了傍晚,影响就已经显现出来。
  因为油井燃烧所产生的烟尘,随风飘到沙乌地境内,所以联军不得不取消在当天晚上的部分轰炸任务。
  受到烟尘遮挡,根本没办法准确轰炸地面目标。
  此外,地面部队也受到影响。
  原本应该在夜间北上的联军,只能留在科威特境内,处理伊拉克军队埋设在油井附近的地雷,并设法扑灭大火。
  黑烟遮天蔽日,能见度极低,飘落的烟尘,以即蒸发之后上升到高空凝结,像雨水一般落下来的“油雨”,也对部队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大批部队没办法行动,自然谈不上继续进攻。
  此外,就是救治与转移平民。
  虽然在被伊拉克军队占领后,大批科威特人设法逃到沙乌地,但是仍然有200多万科威特人没能逃走。
  现在,这些科威特人都需要救助。
  只是维持秩序,就是一件麻烦事。
  按照之前做的估计,在反攻之后的半个月之内,得向科威特运送数十万吨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并分发给需要救助的难民,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及时开展重建工作。
  虽然在科威特城的北面,也就是两河河口,帝国陆战队已经成功登陆,但是总共只有两个步兵营,而且担任的佯攻任务,并没有携带多少弹药物资,哪怕能发动进攻,也需要花大量时间做准备。
  在南面进攻的地面部队,没能按计划向巴士拉推进,也不知道何时能向巴士拉推进。
  如果科威特那边的局势没有得到控制,恐怕东边这一条进攻线路就得废掉。
  虽然在丁镇南的作战计划中,东路也就是佯攻,除了没有战斗力的科威特王室卫队,还有战斗力同样堪忧的沙乌地皇家军队,以即穆阿国家的联军之外,在东路打主力的,其实是高巨王国的一个装甲旅。
  之前还有巴铁的一个装甲旅。
  只是,在大战爆发之后,出于本土安全的考虑,特别是梵罗国已经提高了战备级别,巴铁就把这个旅调了回去。
  靠一个旅,显然成不了气候。
  可问题是,东路进攻的重要性并不低,或者说需要靠这边的进攻,牵制驻守巴士拉的伊拉克军队。
  如果能吸引伊拉克军队的注意力,那是再好不过了。
  东路停滞不前,所有作战压力都要落到中路上,而那边就只有第5陆战师。
  靠一个陆战师,在后勤保障未必能顾跟上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从塞马沃一路推进到巴士拉。
  正是如此,在吃了晚饭之后,丁镇南做了安排,派遣一名少校参谋乘坐直升机去了科威特城。
  不是传达命令,而是去督战。
  去告诉高巨装甲旅的指挥官,无论如何都要在天亮之前继续向北挺进,按照计划攻打巴士拉。
  当然,丁镇南也对部署做了调整。
  让空军调集运输机,把一批重型装备送到科威特城,把负责佯攻的2个陆战队的步兵营武装起来。
  主要就是步兵战车。
  当然,步兵营的官兵只能驾驭与操控步兵战车,因为没有坦克手,所以就算给他们主战坦克也玩不转。
  通过提供装备让陆战队步兵营达到陆军机步营的战斗力。
  陆军步兵战车,就算跟陆战队的两栖战车有一定的差别,在操控方面也难不倒陆战队的官兵。关键是,步兵战车与两栖战车使用的都是30毫米机关炮,而且观瞄设备与火控设备基本相同。
  此后,这2个营将随同高巨装甲旅北上攻打巴士拉,解决高巨装甲旅缺乏机械化步兵掩护的问题。
  当然,肯定能在攻打巴士拉之前赶到。
  做好安排之后,丁镇南也离开了哈立德国王军事城,搭乘一架观察飞机赶往塞马沃。
  显然,丁镇南并没有把希望放在东路。
  在根本上,其实是信不过那个装甲旅。
  虽然在外人的理解当中,高巨王国是东方集团当中仅次于梁夏帝国的存在,但是对于高巨王家军队的作战能力,帝国军人都不会抱太大的希望,或者说并没有指望能够获得高巨军队的帮助。
  原因无二,在波伊战争期间,高巨王家军队的表现足以说明问题。
  在这场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争当中,高巨王国先后派遣了大约20万名官兵参战,伤亡超过了5万。
  非常惨重,可取得的战果却不成正比。
  最有代表性的一场战斗,发生在阿巴斯港。
  当时,由2个高巨王国的步兵师守卫这座港口,总兵力接近3万,而且能够依托海运获得充足的弹药物资,还能得到舰队的支持。结果是,只坚持了不到1个月,高巨军队就被缺乏重武器的敌人击溃了。
  最后,还是在帝国海军的掩护下,才依靠海运撤了出来。
  撤退时的场面,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因为组织出了问题,有一批伤员没有能够撤走,全都被敌人俘获,在十多年之后才通过中立的第三方回到高巨王国。高巨王国还在几年前,拍了一部由此事改编的电视剧,宣扬高巨军人顽强不屈的精神。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该电视剧不但在高巨王国,在其他国家也是广受欢迎。
  这部电视剧还有一部非常响亮的名字:太阳的子孙。
  也就是丢掉了阿巴斯港,导致进出波沙湾的航线受威胁,让帝国无法继续维持数十万的作战兵力。
  坚持了1年多,损失了大量舰船之后,帝国不得不从波伊国撤军。
  说得直接一点,高巨军队能够不拖后腿就很不错了。
  当然,高巨军队的装备水平那可是一点都不差。
  凭借跟梁夏帝国的友好关系,高巨王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新式武器,而且在进口武器方面几乎不受限制。
  高巨王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保住了在东方集团里的二当家地位。
  其他方面,高巨王国其实算不上突出。
  比如,人口总共还不到7500万,而狭夷皇国已经超过1亿,巴铁更是在几年之前就已经超过了2亿。
  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与战略地缘,高巨王国更排不上号。
  即便是之前让其引以为傲的工业水准,随着狭夷皇国在战后迅速发展壮大,还有在现代化建设浪潮中日新月异的东骆沙,高巨王国也被拉开了距离,最多算洞房集团中的第四,而且肯定会在不久之后被巴铁超越。如果把奥国算上,那么高巨王国的综合实力在集团当中的排名还要降低一位。
  要说的话,丁镇南对高巨军队的印象不是很好。
  不止是他,而是所有的帝国军人都有点看不起高巨王国,看不起高巨王家军队。
  正式如此,他才来到了前线。
  如果高巨军队不太靠谱,那就只能把希望放在第5陆战师上,看看能否在中线加快突击速度。
  
第108章
再接再厉
  虽然已是深夜,但是围攻塞马沃的战斗并没有停止。
  塞马沃只是一座人口不到10万的小城市,城区面积只有几平方千米,几乎没有高层建筑物。
  攻城战在下午就已打响,推进速度却始终快不起来。
  第5陆战师的增援部队在天黑前到达,然后花了3个小时做准备,在夜间10点左右才投入战斗。
  此前,一直是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在攻打塞马沃。
  虽然增援部队已经到达,但是刘尊山没有让部队撤下来,仍然顶在最前面,充当攻坚的主力。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增援部队以步兵为主,装甲部队只有刘尊山的那个营。
  不是没有做好安排,而是需要进快把燃油弹药等物资送上去,也就只能让后勤部队轻装简行。
  从塞勒曼到塞马沃只有一条公路,没办法让装甲部队与后勤部队同时推进。
  “丁参谋,你在这里等一会。”
  在把丁镇南送到前线指挥部,丢下一句话之后,带他过来的那名参谋就离开了,准确说是去找刘尊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