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8/945

  这也是双航母战斗群的最大好处。
  在极端情况下,2艘航母能够部署4架舰载预警机,而1艘航母,最多只能出动2架舰载预警机。
  不是舰载预警机的数量不够,而是可用的就这么多。
  1艘超级航母,只搭载了4架舰载预警机,而且肯定有2架存放在机库里,其中的1架或许正在进行检修。
  在接下来的10多分钟里面,2艘航母各出动了12架战斗机。
  等最后一批战斗机升空,已经是10点15分了。
  前出的预警机已经确认,在来袭的敌机中,确实有不少的战斗机,而且飞在最前面。
  
第92章
防空截击
  10点20分左右,舰队防空作战打响了。
  首先到达的就是最先发现的,从西北方向上杀来的那批敌机。
  “指-6C”确实探测到了轰炸机,不过飞在前面的其实是护航战斗机,只是前出的距离不是很远,还不到100千米。因为反射的雷达信号不够明显,所以“指-6C”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那些战斗机。
  所幸,在探测到轰炸机之后,“指-6C”主动向东南,航母所在的方向撤退。
  其实,这是典型的防御战术。
  虽然没有探测到护航战斗机,但是预警机的机长肯定能想到,在西北某个地方,肯定有敌人的护航战斗机。
  关键还有,这架“指-6C”已经飞到巡逻区域的最远端。
  正是如此,舰队派来的4架“战-9B”在飞行了15分钟之后,也就是大约10点15分的时候赶到。
  这架呼叫代号为“塔台01”的“指-6C”在4点之前就已经转向撤离。
  可见,正是这个看似普通的战术机动拯救了“塔台01”。
  在大约4点过10分的时候,“塔台001”探测到了开始加速的战斗机,而当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250千米。如果“塔台01”没有在10分钟前转向规避,那么距离就会缩短到150千米。
  因为“战-9B”要在5分钟之后赶到,所以“塔台01”在没转向的情况下,肯定会在此之前遭到攻击。
  以当时的情况,赶来的4架“战-9B”没办法及时拦截那些冲向预警机的敌机。
  4点15分,“战-9B”机群杀到。
  此时,“塔台01”已经准确的探测到,来袭敌机至少有8架,而且按照高度分成了两个机群。突前4架在大约8000米的中高空飞行,滞后的4架在13000米的高空,保持5000米高度差。
  显然,这是非常典型的前出护航战术。
  关键,全都是迢曼帝国的“狂风”AVD战斗机。
  虽然按照迢曼帝国宣称,“狂风”AVD是第四代战斗机,而且是性能先进的重型制空战斗机,但是严格说,最多算得上是二代半,而且性能到底怎么样,一直是众说纷纭,或者说值得商榷。
  关键就是气动布局。
  在所有的第四代喷气式战斗机中,只有3种采用可变后掠翼,而且除“狂风”之外的两种都是舰载战斗机,帝国海军的“战-9”与纽兰海军的F-14。舰载战斗机采用可变后掠翼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在保证高空高速性能的前提下,获得优秀的低空低速性能,特别是着舰阶段的操控性。
  可见,“战-9”与F-14在选择翼型的时候,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要说的话,“狂风”选择可变后掠翼,同样是在向现实妥协,而且根源也一样,发动机的推力不够大。
  只要推重比上去了,那么采用其他的翼型,比如梯形翼,同样能够达到不算太差的高空高速性能。比如帝国海军的“战-12”,就依靠超过1.1的空战推重比,采用梯形翼,依然具备最快2.0马赫的高空飞行速度,而且加速行能也不算太差,低空低速的操控性也达到了海军的要求。
  当然,在舰载战斗机上做出妥协,这还能理解。
  因为着舰时的下降速度相对较快,还长期暴露在高湿与高盐的恶劣环境下,所以舰载机的结构强度肯定超过同类型的空军战斗机,结构质量也必然更大,导致舰载战斗机的推重比往往不如空军的战斗机。
  如此一来,舰载战斗机就需要在气动外形上下功夫。
  可问题是,“狂风”并不是海军的舰载战斗机,从一开始就是由空军投资研制的重型制空战斗机。
  由此可见,迢曼帝国的航空发动机还不是一般的差。
  因为发动机的推力不够,所以在设计阶段,西陆集团的工程师才不得不选择在第三代战斗机当中得到广泛采用,而第四代战斗机上已经被抛弃了的,优点与缺陷都很突出的可变后掠翼。
  第三代战斗机广泛的采用可变后掠翼,归根结底依然是发动机不够好。
  不管是梁夏帝国的“攻-8”,还是纽兰共和国的F-111,迢曼帝国的“闪电”、西骆沙的MG-23与MG-27,都是因为发动机推力不够,又要达到“双2”性能指标,才不约而同的采用可变后掠翼。
  要说的话,梁夏帝国与纽兰共和国放弃可变后掠翼,除了结构死重大,还跟维护保养麻烦有很大关系。
  对于追求极限性能的战斗机来说,这是两个很难接受的缺陷。
  其实,“狂风”在完成设计之后,迢曼空军不是很满意,因此没有将其当成制空战斗机使用。
  在迢曼空军中,“狂风”AVD更像截击机。
  当然,西陆集团也确实需要高性能截击机。
  道理非常简单,梁夏帝国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而且能够在大战期间以每年上万架的速度制造轰炸机。
  长期以来,迢曼空军的首要任务,一直都是拦截战略轰炸机。
  为此,迢曼帝国在战后专门组建了国土防空军,只是因为编制太复杂,在20多年前并入了空军。
  在迢曼空军里,截击航空兵是一个单独的兵种。
  不过,“狂风”不止有AVD型。
  可变后掠翼的一个巨大好处,其实就是能够提供相当于平直翼的高升阻比,而且通过增大翼载获得更突出的低空稳定性。
  这个特点,特别适合以低空突防为主的重型攻击机。
  此外就是,“轰-10A”、B-1B这类需要在低空超音速突防,对航程要求很高的轰炸机,也采用了可变后掠翼。
  帝国空军的“攻-8”就是典型的,低空突防为主要攻击手段的重型攻击机。
  纽兰空军的F-111,虽然名为重型战斗机,也确实是按照战斗机设计,但是在正式服役之后,同样是凭借可变后掠翼带来的非常出色的低空飞行稳定性,成为了货真价实的战斗轰炸机。
  正是如此,“狂风”也有其专门的攻击机型号,即IDS。
  “狂风”IDS与AVD采用相同的机体,只是大幅度的简化了电子设备,包括取消攻击机用不到的火控雷达,并且换上推力稍微小一点,不过可靠性更高,而且油耗也要低一些的发动机。
  要说的话,“狂风”IDS是一种非常出色的重型攻击机。
  因为研制时间更晚,采用了大量更先进的电子设备,所以跟“攻-8”与F-111相比,“狂风”IDS还要先进一些,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更突出,算得上当今最先进重型攻击机,或者说多用途战斗机。
  只是,迢曼空军显然对“狂风”AVD的性能不够满意。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早在几年前,迢曼空军就已责成生产“狂风”的公司,利用还在开发中的先进发动机来提高“狂风”的性能,而且在达到战术指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进口发动机。
  只是,这种所谓的“先进狂风”至今都没有影。
  问题,仍然出在了发动机上。
  因为由迢曼帝国投资研制的新式发动机一直没达到量产标准,所以在几年之前,迢曼空军就在考虑引进发动机。
  能引进的,只有纽兰共和国的两种第三代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即用在F-15与F-16上的F-100与F-110。
  可惜的是,这两种先进发动机连纽兰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都不够用,又怎么可能提供给西陆集团呢。
  正是如此,“先进狂风”项目才始终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不过,迢曼空军并没有就此放弃,或者说早就料到引进先进发动机有很大难度,所以提前准备了替代方案。
  在4年前,由洛克国的达索公司,在“幻影2000”型战斗机的基础之上,通过简单的放大处理研制的双发重型战斗机,即“幻影4000”实现了首飞,而且主要的性能指标都超过了“狂风”AVD。
  要说的话,这种三角翼飞机,才是战斗机。
  虽然某些方面,“幻影4000”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比如空战推重比仅仅1.0,在完全依靠内油的情况下,作战半径更是只有可怜的600千米,就算挂上3个大型副油箱,也就只有1200千米,但是跟“狂风”AVD相比,却有非常突出的优势,比如更敏捷,爬升速度也更快。
  作战半径短的问题,对西陆集团来说,算不上是大问题。
  道理也很简单,西陆集团不存在需要安排战斗机为轰炸机护航的情况,重型战斗机的主要使命只是夺取与控制战场的制空权,属于典型的战术任务,对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在大部分时候,像MG-29这类短腿战斗机都够用了,更何况是“幻影4000”。
  结果就是,在经过两年多的选择,准确说是对“先进狂风”彻底死心之后,迢曼空军在去年年初,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以联合生产方式,用“幻影4000”补充“狂风”AVD存在的缺口。
  准确的说,其实是装备40个战斗机中队。
  因为“狂风”ADV的性能没有达到迢曼空军提出的战术指标,采购量没有上去,所以还有40个中队没有换装。采购“幻影4000”,就是为了给这40个中队换装,让主力中队都用上新式战斗机。
  当然,在迢曼帝国开头之后,其他西陆集团成员国也会跟进。
  按照军情局提供的情报,罗利王国与斯班王国都表示会采购“幻影4000”,用来提高空军的作战能力。因为布兰王国更倾向于使用获得生产许可的“狂风”,或者直接从纽兰共和国购买先进战斗机,而西骆沙更喜欢自己生产的MG系列战斗机,所以能够得到另外两个主要成员国接纳,“幻影4000”很有可能成为西陆集团主力战斗机,并且一直使用到第五代战斗机服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