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945

  “到目前为止,就只有我们。”大概猜出了廉明阳的意思,郑直爽又说道:“按照上面的安排,东骆沙军队的重点在枷锁陆桥那边,因此由我们承担守卫阿斯特拉罕的重任。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主力最快也要三天之后才能赶到,所以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面,唯一能够阻挡敌人装甲部队的,就只有我们。”
  “没有地面部队做掩护……”
  “确实很有挑战性,不过我们绝不能后撤。真要说的话,现在是跟敌人拼消耗,看谁撑不住。虽然我们的损失非常巨大,但是敌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听说在北面,仅仅是为了强渡伏尔加河,就损失了差不多一个旅的装甲力量。再多来几次,敌人就别想攻占阿斯特拉罕了。”
  郑直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廉明阳不好多说什么。
  他没有告诉郑直爽,就是他率领的低空突击部队干掉了大半个装甲旅,而随后杀到的东骆沙装甲部队,干掉了另外小半个装甲旅。
  可惜的是,跟敌人投入的兵力比,这点战果根本算不了什么。
  按照在路上获得的消息,就只是在伏尔加斯基那边,就至少有3个西骆沙装甲旅渡过了伏尔加河。
  等到敌人的二线部队跟上来,还要增加3到5个装甲旅与机步旅。
  要说,损失1个装甲旅,完全在战前预测之中,不会对作战行动产生负面影响。
  “没有别的事,你先去找好自己的武装直升机。在吃午饭的时候过来,我们把夜间突击行动确定下来。”
  “其他飞行员……”
  “几个中队长,你全都认识,我让他们去找你。”
  “行,我先去看看飞机。”
  其实,用不着郑直爽做介绍。
  廉明阳从指挥中心出来,就见到了姜尚贵,还有几个中队长。
  全都是老面孔,而且都是比廉明阳大十几岁的预备役飞行员。
  当初,廉明阳在加入陆航的时候,他们是廉明阳的长官,因为已经转为预备役,所以现在都成了廉明阳的部下。
  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感叹的。
  廉明阳已经在“直-10A”上飞了3年,而这些预备役飞行员,每年最多才5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而且很多就没有摸过“直-10A”这类先进武装直升机,最多也就只是在充当教练机的“直-7”上练练手。
  首先要解决的,其实就是让这些预备役飞行员熟悉“直-10A”。
  不过,这也是最不需要廉明阳操心的问题。
  不管怎样,这些退役飞行员拥有1500小时以上的飞行时间,经验十分的丰富,掌握新式直升机,不是多么麻烦的事情。
  需要的就只是几次练习。
  
第61章
劲敌出现
  在最后一架直升机降落之后,廉明阳才把军车开了过去。
  这是最后返航的4架“直-10A”,其他的都已返回,飞行员去了简报中心,正在为夜间的行动做准备。
  对那些老资格的飞行员来说,掌握驾驭“直-10A”的方式方法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虽然跟“直-7”相比,“直-10A”先进得多,不但采用数字电传控制系统,就连控制界面都大不相同,比如用3个液晶显示屏取代了大大小小数十个仪表盘,用按键开关取代了传统的拨动开关,但是基本的驾驶方式没有发生太太阿达改变,而且在熟悉之后,操控难度反到降低了不少。
  其实,这些“老鸟”并不是没有接触过“直-10A”。
  在来西北战区之前,他们已经在“直-10A”的模拟器上飞行了数小时,少数高级军官还到“直-10A”上面飞过。
  要说的话,问题出在武器操作员身上。
  飞了一个下午,反映出的最严重问题,其实是武器操作员没办法熟练操作“直-10A”的火控系统。
  这也是两代武装直升机最突出的差别。
  虽然在最新的改进型上,也就是“直-7W”已经采用了新式火控系统,其功能与性能跟“直-10A”的相差不大,但是“直-7W”的产量并不大,而且严格说,“直-7W”是一种全新的武装直升机。
  跟之前的型号相比,“直-7W”的通用率不到40%。
  不说别的,只是双发动机与四叶旋翼,就足以把“直-7W”归入新机行列。采用旧机型编号,无非是为了更顺利的拿到预算,避免在项目审批阶段遭到论议两院那些大老爷的故意刁难。
  此外,“直-7W”只提供给少数精锐部队,陆航大部分空中突击部队装备的依然是老旧型号。
  前后飞了三趟,有一些提高,不过不是很明显。
  现在,没有时间继续训练了。
  在廉明阳带着最后8名飞行员赶到的时候,其他飞行员已经吃了晚饭,正在商量晚上的作战行动。
  其实,每人都只有一份盒饭。
  虽然阿特劳在后方,离前线还有几百千米,但是驻军官兵增加了几倍,餐厅根本安排不过来。
  这个时候,只要能吃饱,没人在乎在什么地方吃饭。
  作战任务早就拟定好了。
  按照由战区司令部,准确说是空军提供的消息,敌人的先头部队在下午就已推进到阿赫图宾斯克南边。
  至于进驻当地的东骆沙军队,没有进行像样的抵抗。
  不是说东骆沙军队缺乏战斗意志,而是敌人的推进速度太快,东骆沙军队根本没来得及完成防御部署。
  所幸的是,东骆沙陆军的预备队,已经在阿赫图宾斯克南面约150千米处设置了第二道防线。
  按照战区司令部下达的命令,帝国陆军航空兵参与今晚的反击战,把敌人的装甲部队挡在这条防线的北面。
  准确的说,协助东骆沙军队守住这条防线。
  为此,出动的不止陆航。
  就在下午,帝国陆军的先头部队赶到了阿斯特拉罕。
  其实,也就是第4机步师下属装甲旅的一个营。
  西北战区共有3支王牌部队,第1步兵师、第4机步师与第7装甲师,而第4机步师是快速反应部队。
  在第7装甲师被派往波沙湾之后,第4机步师就成为西北战区的头号王牌。
  说成是顶梁柱,其实更准确一些。
  只是,第4机步师的部署地点更靠后,在阿克托别。
  这跟第4机步师的性质,以及帝国在西北方向上的防御战略有关。
  按帝国陆军的基本防御战略,由第7装甲师顶在最前面,即部署在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之间。在战争爆发之后,第7装甲师将协助东骆沙军队,通过战术反击遏制敌人的进攻势头。
  这么部署,不止因为第7装甲师特别能打,还因为装甲部队缺乏战略机动能力。
  任何一支拥有数百辆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各种战斗车辆有数千台的部队,战略机动能力都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这类部队,拥有的是强大的战术突击能力。
  即便承担防御任务,也得部署在防线后方,确保能够在开战之后立即投入战斗。
  因为防线正面太宽,所以第7装甲师一直都是分散部署,除了守卫阿斯特拉罕,还在萨马拉与罗斯托夫各部署了一个旅。
  可惜的是,第7装甲师已经被派往波沙湾。
  虽然帝国陆军根据实际情况,在东方集团内部做了调整,由东骆沙陆军3个预备师填补调走第7装甲师产生的漏洞,帝国陆军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但是3个预备步兵师肯定比不上第7装甲师。
  这就是东方集团在第一道防线溃败的根源。
  敢于这么部署,也跟第4机步师有关。
  在帝国陆军拟定的防御战略当中,第4机步师的头号任务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前出支援第7装甲师。
  准确的说,其实是堵住防线上的漏洞,争取在第二道防线顶住敌人的进攻。
  从战术的角度来说,第4步兵师扮演的救火队员的角色。
  当然,如果第7装甲师与第4机步师没有顶住,那就轮到部署在第二道与第三道防线之间的第1步兵师了。
  正是如此,第4机步师是帝国陆军率先按照快反部队标准进行改编的师级部队之一。
  不过,第4机步师的“快反”化并不是很彻底。
  其实,第4机步师也是帝国陆军进行军事改革,在选定的5支快速反应部队中,最后才开始装备替换。
  至今,第4机步师的改编工作都没有完成。
  现在,第4步兵师下面有4个旅,只有2个机步旅完成整编,用战略机动性能更好的轮式装甲车辆取代了履带步兵战车。还有1个机步旅在整编中,只有2个营完成换装,而唯一的装甲旅一直没有整编。
  该旅总共有3个装甲营与3个机步营,主战装备是186辆ZT-99B型主战坦克与214辆BZ-98A型步兵战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