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945


第33章
踹门之战
  必须承认,丁镇南确实很有胆魄,而且十分的果断。
  虽然在之前几年的联合演习当中,陆航武装直升机的超低空突防概率一直很高,但是肯定没达到百分之百,而且武装直升机在暴露行踪后,肯定会遭到防空火力打击,也很容易被击落。
  如果陆航的突击行动以失败收场,那么现在出动的这些空中打击力量,几乎都会在距离目标几百千米的地方被发现。
  其实,只要陆航的突击行动没有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就会让伊拉克防空部队获得至少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这也是选择那座机动部署防空警戒雷达的关键所在。
  因为机动部署,所以该部队只能使用无线电设备跟后方联系,即无法使用抗干扰性能更好的有线电话。
  这就是关键的关键!
  之前几天,该部队一直就在使用无线电台,而且反复跟后方联系,其工作频率与工作模式早就被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掌握。
  在发起攻击的时候,帝国空军的电子侦察机能对其进行压制干扰。
  这意味着,该部队无法在遭到攻击之后立即向后方汇报情况,也就是无法立即发出警报信号。
  当然,前提是没有别的电台,或者是陆航的突击摧毁了所有的指挥车。
  如果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哪怕只有一辆指挥车没被完全摧毁,只有一部之前没有用过的备用电台还能使用,该部队都能立即发出警告,而伊拉克的防空部队将由此获得1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这也是丁镇南下令按照原计划发起攻击的关键所在。
  真要推迟一个小时,敌人就能获得一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而立即出手,敌人获得的准备时间会短得多。
  对行动效率并不高的伊拉克防空部队来说,一个小时与半个小时有很大的差别。
  那么,陆航的突击得手了吗?
  快到1点,别说是其他参谋,连丁镇南都稍微有点紧张。
  所幸的是,也只是紧张了几分钟。
  “成功了!”
  通信参谋大声喊叫出来之后,指挥中心里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准确说是参谋军官全都安静了下来。
  显然,大家都没有反应过来。
  “成功了,已成功摧毁0号目标,陆航的武装直升机群正在返航。”
  直到这个时候,其他参谋才明白过来。
  丁镇南也暗自松了口气,不过没有跟其他参谋庆祝,而是让通信参谋马上去安排接应特种部队的行动。
  在突击行动取得成功后,就得让陆航派直升机去把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接回来。
  至于突击行动,已经发起了,没必要调整。
  ……
  5分钟前,伊拉克腹地。
  完成转向之后,廉明阳控制“直-10A”回到超低空,只是没贴近地面,而是保持着大约50米的飞行高度。
  在这个高度上,防撞雷达能正常工作,还可以使用辅助驾驶功能。
  自动驾驶?
  还没有开发出能够让直升机使用的自动驾驶系统呢。
  再说,直升机的飞行时间往往都很短,对自动驾驶的需求不太高,只有那些得长时间飞行的作战飞机,比如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指挥机、以及重型战斗机,才需要配备自动驾驶系统。
  至于攻击行动,其实完全没有挑战性。
  用廉明阳的话来说,也就是在收到特种部队发来的信息,确认了目标,那部防空雷达的距离在8千米以内之后,把搭载的8枚重型反坦克导弹发射出去,就算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就是转向返航。
  其实,在廉明阳驾机转向的时候,那些导弹还在飞往目标的途中。
  8千米不算短,对于平均飞行速度只有1.2马赫的反坦克导弹来说,需要大约20秒才能飞完。
  在廉明阳完成转向时,导弹才击中目标。
  当然,在前方用激光指示器为导弹照射目标的特种兵在第一时间发来消息,2架武装直升机发射的16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摧毁了包括雷达车与指挥车在内的,该防空部队的大部分车辆。
  不过,这还没有完。
  为了节约返航时的燃油,也为了掩护特种部队撤退,廉明阳还让当“替补”的2架武装直升机发起了攻击。
  结果就是,在他转向返航的时候,那2架“直-10A”把挂载的16枚导弹射了出去。
  确实有点浪费。
  跟消耗的那点燃油相比,单价高达20万金元的重型反坦克导弹,明显更值钱!
  连续遭到两轮导弹轰击之后,该防空部队的大约30部车辆全被摧毁,几百名官兵非死即伤。
  等重新回到超低空,廉明阳收到了特种部队发来的消息。
  任务已经完成,对目标的摧毁率达到百分之百。
  这就是战争吗?
  廉明阳很感慨,因为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到打击的目标,甚至没有用自己的眼睛确认是否已经摧毁了目标。
  感情,花4000万金元采购“直-10A”,只为了运载与发射价值20万的反坦克导弹!
  要说,跟以往的演习几乎没有可比性。
  不过,这确实就是战争,还是现代化战争!
  也许下一次出动的时候,就能够在视距内向敌人的坦克发射导弹。
  ……
  在廉明阳头顶上方,4架“攻-11”在夜色掩护下,朝着跟直升机相反的方向,也就是北面飞去。
  虽然飞行高度达到8000米,但是依然能看到地面上爆炸产生的火球。
  那么多的导弹,如同火流星一般,连续命中停在荒漠里面的车辆,爆炸产生的火球还照亮了夜空。
  别说飞行员戴着微光夜视仪,就算是裸眼,也能够看到。
  对4架“攻-11”的飞行员来说,他们也只是看到,没把发生在下方的战斗当回事。
  他们的目标在北面,在巴格达的市区里面!
  在梁夏帝国的所有作战飞机里面,只有“攻-11”能在没有掩护的情况下,杀入得到数十套防空导弹系统,与数千门高射炮保护的巴格达上空,再向得到严密保护的战略目标投下激光制导炸弹。
  其他作战飞机在飞到巴格达上空之前就会遭到防空导弹攻击。
  十多年前的波伊战争就已经证明,在现代防空系统面前,即便超低空突防,风险都非常巨大。
  别说作战飞机,哪怕是巡航导弹,被击落的概率都很大。
  这种深入万军之中取敌上将首级的能力本身就是“攻-11”的独门绝技。
  帝国空军用上百亿金元,研制与采购了72架“攻-11”,平均单价高达1.7亿金元,相当于“战-11B”的3倍,就是为了获得一种能穿透最严密的防空系统,能够在开战之后就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的空中刺客。
  至少在过去的联合演习当中,“攻-11”无一例外的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其实,也就飞行了不到45分钟。
  大概是收到了消息,也有可能是雷达有所发现,反正在第一编队的2架“攻-11”飞到巴格达上空的时候,这座有600多万人口,波沙湾地区规模最大,还拥有数千年辉煌历史的城市,已经成了一座翻滚的“火山”,只是喷射出来的不是岩浆,而是涂着曳光粉的高射炮炮弹!
  此外,还有拖着长长尾焰升入夜空的防空导弹。
  阵仗很是吓人,不过也只是吓人。
  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一眼就能够看出,那些导弹与炮弹都没有明确的目的,防空部队在胡乱开火。
  最典型的就是,防空导弹直接射入了高空,在发射之后没有转向。
  如果雷达处于工作状态,为导弹提供引导,那么导弹在升空之后会转向朝目标飞去。
  高射炮也一样。
  相对而言,高射炮的威胁反而大一些,主要是数量众多,肯定有好几千门。
  从曳光弹的飞行线路看,没有一门高射炮有明确的目标,全都是在以散射的方式朝空中开火。
  似乎在碰运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