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945

  要命的是,骆沙民主共和国却在走下坡路!
  发展至今,骆沙民主共和国的人口就只有8000万,官方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万亿金马克,也就是大约7000亿金元。虽然拥有生产坦克与战斗机的能力,还有配套的工业体系,但是工业的种类严重不足,在很多关键领域需要依靠迢曼帝国,或者从西陆集团的其他成员国进口。
  其实,这也是骆沙民主共和国的民众最不满的地方。
  发展了几十年,骆沙民主共和国其实在开倒车,不但被骆沙联邦共和国追上了,连经济命脉都掌握在迢曼帝国手里。
  此外,民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差。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西陆集团肯定会分崩离析。
  也许,迢曼帝国不会因为这场风波而完蛋,但是失去了西陆集团之后,迢曼帝国也就失去了争霸资格。
  只凭自身实力,迢曼帝国最多算二流强国。
  西陆集团完蛋之后,统一西大陆与西方文明的伟业肯定戛然而止,然后西大陆上众多的二流与三流国家就会沦为超级霸权手里的工具,而身为西大陆头号强国的迢曼帝国,肯定不可能独善其身。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如果西陆集团瓦解,那么在西大陆西边的几个国家,即布兰王国、洛克国、斯班王国与罗利王国,都会倒向纽兰共和国,至少会寻求跟纽兰共和国结盟。东边的那些国家,则会成为梁夏帝国的附庸。
  到时,夹在中间的迢曼帝国何去何从?
  要说的话,只要西大陆再次爆发战乱,那么第一个倒霉的肯定是迢曼帝国。
  只要战火蔓延开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也必然是迢曼帝国。
  说得难听一点,如果西大陆最终被其他的超级霸权控制,迢曼帝国就很可能在大战结束之前遭到肢解。
  原因也很简单,任何一个有能力控制西大陆的超级霸权,都不会留下像迢曼帝国这种实力强大的本土国家。
  如果无法消灭迢曼帝国,也就只能像当初对付骆沙联邦那样,让迢曼帝国分家。
  可见,迢曼帝国与西陆集团息息相关。
  用赫伯特的话来说,哪怕明知道现在开战,肯定打不过梁夏帝国,迢曼当局也不会坐以待毙,因为拖几年,在西陆集团完蛋之后,不但迢曼帝国会轰然倒下,到时候连发动战争的机会都没。
  有这点在,就没办法阻止第三次全球大战爆发。
  拖上五年,无非是痴人说梦。
  这个结论,赫伯特不愿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
  赫伯特也想过,通过向西陆集团输血的方式来稳住迢曼帝国,可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略带天真的想法。
  首先就是,国会肯定不会批准任何不求回报的对外援助方案。
  其次还有,迢曼当局未必肯接受纽兰共和国的援助,毕竟在获得了援助的同时,需要付出对等的代价,而在纽兰共和国的势力渗透进来后,西陆集团的成员国就未必会听从迢曼帝国的号令。
  迢曼帝国一直不肯妥协,也就是想要保持西陆集团的独立性,准确说是在西陆集团里的霸权地位。
  最后还有,梁夏帝国绝对不会装做没看见。
  从梁夏帝国推行的一系列战略看,底线就是把纽兰共和国挡在世界岛之外,绝对不允许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正式结盟。
  道理也很简单,两个超级霸权结盟会立即打破战略平衡。
  哪怕两个超级霸权的国力总和也就跟梁夏帝国持平,并不占优势,也能在两个方向上对梁夏帝国构成威胁。
  这意味着,梁夏帝国从一开始就得在两线作战!
  再强大的帝国,也经不起两线作战的折腾。
  除非愿意交出全球头号霸主桂冠,不然梁夏帝国就必然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从战略的局面来看,大战最终的结果也很有可能是肢解西陆集团。
  总而言之,发展到现在,当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的战略潜力被完全榨干,再无法维持下去,全球大战已不可避免。
  如果纽兰共和国没有在第一时间参战,就几乎没有胜算。
  关键就是,军事实力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拿至关重要的海军来说,纽兰共和国总共只有4艘航母,还有3艘是中型航母,搭载的是垂直起降战斗机与直升机,主要任务是掩护运输船队,跟在次大战期间大规模建造护航航母差不多。另外的一艘,也只是6万吨级大型航母,虽然配有弹射器,但是总体战斗力最多跟梁夏帝国的“陈炳勋”级相当,无法跟“薛远征”级,也就是10万吨级的超级航母相提并论。
  当然,海军差距一直在缩小。
  在纽兰的造船厂里,现在有3艘大型航母在建,新一代超级航母已经完成设计,前两艘也有望在今年开工,并且在明年增加建造3艘,争取在3年之内,把大型航母与超级航母扩充到9艘。
  要说的话,这是挑战梁夏海军的最低要求。
  按CIA提供的情报,如果梁夏帝国扩大加快建造航母的规模,就有望在3年内把航母的数量增加到15艘,并且将其中的9艘部署在东望洋上,针对扩充的纽兰海军,获得相对的兵力优势。
  只是,这里面没有考虑梁夏海军封存的十几艘大型航母!
  如果战争爆发,梁夏海军启用封存的航母,就能一口气把航母的数量翻倍,将部署在东望洋上的航母扩充到20艘以上。
  这个数量,有压到性的优势!
  可见,哪怕在3年之后,纽兰海军的处境都未必有太大改善,最多能说获得了跟梁夏海军一决雌雄的资本。
  那么,有什么办法让纽兰共和国获得更多时间?
  换种方式来说,就是有什么办法能让纽兰共和国晚几年参战,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打造海军。
  显然,这也是赫伯特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此前几个月,跟迢曼当局秘密接触之后,赫伯特已经就此问题召开了十几次会议。
  可惜的是,讨论到现在,也没有得出几个可行之策。
  首先就是,在战争爆发之后,尽可能置身事外,不能在第一时间参战,更不能给梁夏帝国任何宣战的理由。
  其次,必须竭尽所能支持迢曼帝国与西陆集团,消耗梁夏帝国的战争实力。
  用卡伦的话说,让两大帝国拼个鱼死网破。
  当然,肯定没这么容易。
  如果是在30年前,或许还有得一拼。
  在经过了30年的长跑之后,迢曼帝国早已被拉下,西陆集团也矛盾重重,真打起来恐怕会自乱阵脚。
  最后一个办法,就是在避免直接参战的情况下,让梁夏帝国两线作战。
  如果可以,还得尽量争取多开辟几条战线。
  其实,这也是开了十几次会,一直都没有商量好的一个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在哪里开辟第二战场更加合适一些。
  主要的选择有三个,一个是布兰王国,一个是奥洲,而最后一个是南方次大陆。
  布兰王国最为简单,毕竟布兰王国跟纽兰共和国是同文同种,往来也非常密切,布兰王国的公民也早就不想臣服于梁夏帝国之下,因此只要纽兰共和国振臂一呼,布兰王国肯定会揭竿而起。
  只是,布兰王国产生的影响非常有限,即梁夏帝国完全可以放弃斯卡帕湾,而且在战略上不会有太大损失。
  奥洲的难度大一些,不过意义也更大。
  原因也很简单,在上次大战之后,梁夏帝国一直就在向奥洲移民,以加强对这块大陆的控制力度。
  关键,奥洲一直就是梁夏帝国的主要资源产地,比如铁矿石与铜矿石。
  因为梁夏移民已经超过1000万,占奥洲人口总量接近3成,所以在奥洲的投入未必能见效,未必能逼迫梁夏帝国出兵。发动当地的梁夏移民,控制奥洲的武装力量,就足够稳住局面。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南方次大陆,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梵罗地区了。
  梵罗地区,拥有大约6亿人,其中只是梵罗国就有4亿多人,而巴铁还有1亿多人。
  关键,次大陆是梁夏帝国的后院!
  只要梵罗地区爆发战乱,梁夏帝国肯定会出兵。
  可是,在梵罗地区制造战乱,难度实在太大了。
  巴铁早已经跟梁夏帝国结盟,而梵罗国的领导人又不是笨蛋,没有足够的好处,绝不会为纽兰共和国或者迢曼帝国火中取栗。
  那么,有什么办法让梵罗国站出来呢?
  
第29章
大局已定
  8月5日夜间,帝都的首辅官邸。
  傍晚那场暴雨,冲淡了暑气,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气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