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5

  早在几年之前,帝国空军就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情报机构,获得了这些西陆集团战斗机的关键情报。
  其中就包括火控雷达的相关数据,比如工作频率与工作模式。
  要说的话,这也是西陆集团战斗机的最大短板。
  不管是带头的迢曼帝国,还是后起之秀骆沙民主共和国,或者是重振旗鼓的洛克国,都有着雄厚的制造业,却严重欠缺电子工业,在电子技术领域大为落后,研制生产的雷达根本就算不上先进。
  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空军被波伊空军揍趴下,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李天凌根本没有多想。
  在启动了火控雷达之后,他只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就为3架僚机分配了目标,紧接着就开火了。
  前后就10多秒钟,4架“战-11B”各自发射了4枚“KK-12A”。
  此时,与敌机的距离已不到60千米。
  中间的雷达屏幕上,代表敌机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光点没有明显的变化,敌机似乎并没有发现已经遭到攻击。
  这就是电磁干扰的效果,敌机的雷达告警机因为干扰失灵了!
  其实不是失灵,而是被敌机飞行员关掉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在大约40秒钟之后,李天凌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由他们发射的那些导弹,已经进入到末段自导阶段。
  此外,再过大约20秒,另外4架“战-11B”发射的“KK-12A”也将射到。
  低空,同样是2个战术单位的8架“战-10B”也已跟了上来,预计将在大约2分钟之后投入战斗。
  虽然李天凌没下令减速,开始为剩下的4枚“KK-6F”通电,准备按照预警指挥机的安排发起第二次攻击,但是包括他在内,“战-11B”的飞行员全都知道,从现在开始,这里将成为龙的天空。
  此战之后,主宰天空的将是帝国空军的“霸龙”与“猛龙”。
  
第20章
全能人才
  虽然对空军充满了信心,但是施授良同样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的结局!
  自担任西北战区总司令之后,施授良已经连续5年担任“西进”演习的总指挥,对空军的战斗力,特别是“远征混成联队”的能力有非常深刻与全面的了解,也相信李天凌这些后生的能力。
  只是,做为一名作风沉稳的老将,施授良从不盲目乐观。
  用他的话来说,乐观过头就成了狂妄自大。
  军人最不应该有的就是狂妄自大。
  要说的话,这也是大战之后,帝国军人在思想观念上的一大转变。
  在上次大战之前与大战期间,帝国军队自上往下无一人不信,能取得全面胜利,从而一劳永逸的结束跟西方列强的纷争,成为当之无愧的,独一无二的全球霸主,并且建立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
  大战结束之后,帝国上下是痛定思痛。
  在反思的时候,讨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帝国有没有能力称霸全球,在一次大战当中击败所有对手。
  按照这个思路,在战后抛起了军事思想的变革运动。
  承认敌人强大,并直面自身不足,成为帝国上下的共同认识,为后来进行的军事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显然,像施授良这些战后参军的将领,正是军事思想变革运动的主要受体。
  与大战期间的将领相比,战后的帝国将领,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不再故步自封,也更容易接受敌人强大的论调。
  可问题是,施授良怎么都没想到。
  在刚刚结束的空战当中,空军的2支“远征混成联队”,准确说,仅四个中队的32架战斗机,在2架预警机与2架电子侦察机的指挥与支持下,不但顶住了伊拉克空军近百架战斗机从两个方向上发起的冲击,至少击落58架敌机,自身还无一损失,准确的说是没有遭受战斗损失。
  唯一损失,就是李天凌的座机在返航途中,2号发动机空中停车,随后1号发动机因为过热出现故障,最终在哈立德国王军事城西北大约40千米的荒漠中坠毁,不过李天凌已经成功跳伞。
  执行营救任务的空军特种部队已经搭乘直升机出发,很快就能把他带回来。
  在不到1个小时的战斗当中,干净利落的打下近60架敌机,自身则无一损失。
  这个结果,让施授良都不敢相信,觉得里面有水分。
  正是如此,在收到战报之后,他没让参谋发布消息,而是立即联系前方指挥官,也就是2架预警指挥机的机长,以及4名中队长,重新汇报交战的情况,并再次确认战果,确保不存在谎报问题。
  重新确认的结果也一样,准确说还要夸张一些。
  击落58架敌机的战果是能够证明的,要么有雷达探测到的信号,要么有照相枪拍摄的照片。
  此外,有大约20架敌机坠毁沙乌地境内。
  关键就是,至少有16个没有办法完全确认的战果,即飞行员认定是击落,却拿不出击落的证据。
  如果飞行员没撒谎,就至少击落了74架敌机。
  果真如此,这是自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或者说是进入到喷气时代之后,击落敌机数量最多的单次空战。
  至于损失,那是完全没办法造假。
  32架参战战斗机,已有31架回到了哈立德国王军事城,唯一没有返回的,也就是李天凌的那架。
  吃午饭的时候,施授良拿到了由另外一名联队长提交的报告。
  此时,营救部队已经找到李天凌,正带他返回。
  按照特种部队发回来的消息,这名新鲜出路的,也是帝国空军在波伊战争之后诞生的第一个王牌飞行员只是受了点轻伤。
  如果还有战斗机可以用,他能够立即重返战场。
  可惜,暂时没有可用战斗机。
  交战过程并不复杂,跟过去几年在“西进”演习当中采用的战术,而且是最基本的战术几乎如出一辙。
  在超视距空战阶段,只是位于边境线中段的2个“战-11B”战术单位,8架重型战斗机前后三次开火,就击落了34架伊拉克战斗机。进入到格斗阶段,2个“战-10B”战术单位的8架中型战斗机取得9个战果。到最后,在该方向上,只有大约10架伊拉克战斗机侥幸逃脱。
  晚了大概15分钟,在边境西段,第二场空战打响。
  这场战斗,更加没悬念。
  在遭到4架“战-11B”两轮拦截,总共15架战斗机被击落之后,剩余的伊拉克战斗机全都转向逃逸。
  因为伊拉克战斗机迅速飞离了禁飞区,所以指挥战斗的联队长下达了收兵命令。
  按击落58架敌机计算,有49架是被中程空空导弹在视距外击落,只有9架被格斗导弹击落。
  至于航炮,连使用的机会都没有。
  这是空战史上,中程空空导弹首次唱主角,超视距空战首次超过了视距内空战。
  被全球各国空军吹了几十年的视距外空战,总算是修成正果。
  只是,问题也非常突出。
  在这份由联队长直接提交的战报当中,重点提到两种中程空空导弹的表现,并且要求尽快用“KK-12”全面取代“KK-6”。
  道理就是,在49个战果中,属于“KK-12”的就有42个!
  “KK-12”取得的战果高达“KK-6”的6倍!
  关键还有,12架重型战斗机,总共也就发射了56枚“KK-12A”,单发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75%。
  “KK-6F”呢?
  发射了40枚,只击落7架敌机,命中率不到17%。
  两种导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可以说一目了然。
  按联队长的评价说,如果不是提前装备了足够的“KK-12A”,格斗阶段的战斗必然更加凶险,损失肯定是在所难免。
  其实,此后通过审讯抓获的伊拉克飞行员,也能证明这一点。
  伊拉克空军采取的战术,就是用数量弥补战斗力的不足,尽最大的力让空战进入到格斗阶段。
  简单的说,只要有足够的战斗机顶住梁夏空军的“三板斧”,就能在格斗空战当中获得兵力优势。
  其实,在波伊战争期间,伊拉克空军就用这种战术来对付装备了F-14A的波伊空军,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格斗空战中,拥有兵力优势的一方,肯定能够占便宜。
  可惜的是,时代早就不同了。
  再说,两伊战争期间的空战,早公认是用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战术在使用全世界性能最好的战斗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