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945

  就连迢曼帝国,都已经明确提到,不会出兵介入纽兰联邦的内战。
  大战已经持续数年,迢曼帝国的军民伤亡总数超过了800万,本土还遭到轰炸,可以说百废待兴。
  重建都没开始,为什么还要帮助一个流亡总统复国?
  换种方式来说,帮助华莱士复国,能获得什么好处?
  不要说实质性利益,就连一句口头保证都没有!
  至于另外几个国家,比如罗利王国与斯班帝国,也表示不会介入纽兰联邦内战,而且对出兵孤大陆没兴趣。
  当然,王开元也带来了备用方案。
  只要尼兹肯交出纽兰东望洋舰队,帝国海军将帮助霍瓦依群岛的驻军,或者是效忠华莱士的军队在纽兰西海岸地区登陆,并且以提供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的方式,协助华莱士平定国内叛乱。
  此外,如果迢曼帝国等主要成员愿意参与,还可以用协约集团的名义,在夕落洋那边发起以支持反攻为目的的作战行动。
  只要条件允许,包括攻打靠近纽兰本土的岛屿。
  简单的说,就是把华莱士送回去。
  至于华莱士能不能干掉黑尔,以及能不能夺回华城,那得看他在反攻之后能不能获得更多纽兰军民的支持。
  此外,还有一套“B”方案。
  让华莱士认命,放弃反攻的念头,把霍瓦依群岛当成根据地,并且在协约集团的支持下成为纽兰联邦在国际社会的唯一合法代表。只要华莱士愿意,依然可以使用纽兰总统的身份参与国际活动。由他领导的纽兰政府,也将以协约集团观察员的身份,成为战后国际大家庭中的一员。
  然后,梁夏帝国将发动全世界对华城非法政权事实战略封锁。
  果真如此的话,那么这场大战的全面战争阶段很快就会宣告结束,而针对纽兰的战略封锁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其实,此举的主要目的,是要把强大的纽兰联邦派出在战后国际秩序之外,兵不血刃的消除头号威胁。
  至于华莱士会不会接纳,或者接纳哪一种方案,其实不重要。
  用王开元的话来说,在第5舰队投降之后,已经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了!
  
第634章
陌生的总统
  因为多耽搁了一阵,所以等王开元带队回到会议室,以尼兹为首的纽兰军政谈判代表都已经入座。
  华莱士没亲自参与谈判,只是安排了一名全权代表。
  其实,现在的华莱士不过是一个光杆司令,除了拥有纽兰总统的身份之外,身边就连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
  他在前天才达成一架远程巡逻机,赶在巴顿将军指挥的装甲部队杀到之前,仓促离开了即将被包围的金湾。
  来到珍宝港的时候,除了具有关键作用的米西,华莱士身边连一个随从都没有。
  此外,在几个小时之前,他的家人才在六局情报人员接应下,越过边境线,进入墨西哥境内。
  至于他安排的那名全权代表,其实是霍努岛的一名地方官员。
  这么安排,只是为了证明华莱士是纽兰联邦货真价实的总统。
  不管怎样,这种基层方面的谈判都轮不到总统亲自出面。
  与前几次协商不同,在会谈开始之后,王开元直奔主题,抛出了两个选项,让华莱士的代表做出选择。
  要么立即交出包括纽兰东望洋舰队在内的所有武装力量,等待协约集团的援助,发起反攻本土的作战行动。
  要么就留在霍努岛,戴着总统的桂冠坐吃等死。
  随后,王开元甚至没给对方发言机会,就以等待华莱士决定为由,叫上郑江明等几名谈判人员离开了会场。
  此举超出了所有纽兰谈判人员的预料。
  不要说那个临时成为总统全权代表的地方官员,就连尼兹都没有想到,王开元会玩这么一手。
  显然,此事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不过,尼兹很快就恢复镇定。
  在让其他人员回去等待消息之后,他单独去找了华莱士。
  要说没有准备,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决定效忠华莱士,下令让斯普带着舰队北上的那一刻,尼兹就想到,接下来得向梁夏帝国投降。
  关键就是,霍瓦依群岛实在是太小了。
  就算把那些还没开化的土著算上,霍瓦依群岛的居民总共都还没有100万,而且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产业。
  靠霍瓦依群岛反攻本土?
  显然是想多了。
  即便不考虑群岛的面积、人口与产业,仅仅是3000千米的距离,就决定依托霍瓦依群岛发起反攻的想法很不现实。
  对面向大陆的登陆作战来说,超过3000千米的补给线,绝对是一场灾难。
  不要说是如同无根浮萍的华莱士流亡政权,换成梁夏军队来发动登陆作战,也只能望洋兴叹。
  按帝国海军的计划,在攻占了霍瓦依群岛之后,并不会攻打纽兰本土。
  下一步行动是进军望夕运河,在远离纽兰本土的孤大陆中部登陆,然后到夕落洋那边想办法。
  这也是让刘向真带着舰队在夕落洋活动的关键所在。
  更加要命的是,霍瓦依群岛上的纽兰军人全都来自本土,家人也都在本土。
  哪怕华莱士是合法总统,也无法解决军人最关心的问题。
  显然,要不了多久,对家人的担忧就会取代对联邦与总统的忠诚。
  唯一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向梁夏帝国投降。
  只要投降,就不存在对谁效忠的问题。
  华城当局再是狠毒,也不会对对被俘官兵的家人下毒手。
  至于反攻本土,至少在当时,尼兹没想过。
  在谈判中表现强硬,把舰队当成筹码,其实不是尼兹的本意,是华莱士的意思。
  华莱士为什么要这么做?
  就算尼兹不是政客,也能够猜到。
  这个逃亡的总统已经是一无所有,手里最大的资本就是舰队,要是把舰队丢了,他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总统,还有存在的价值?
  华莱士是想靠舰队来敲诈,或者说从梁夏帝国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以确保其在纽兰联邦的利益。
  可惜的是,梁夏帝国显然不吃这一套。
  在华莱士提出拿舰队做文章跟梁夏帝国讨价还价的时候,尼兹就明确提到,此举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当时,尼兹还警告过华莱士,此举是玩火自焚。
  在根本上,华莱士能活着来到珍宝港,都是摆梁夏海军所赐。
  他还有什么资格跟梁夏帝国讨价还价?
  换个角度,跟梁夏帝国的谈判完蛋了,他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相反,在失去了他之后,梁夏帝国并没有什么损失。
  要说的话,支持华莱士,反到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因为必然会直接,至少是间接介入纽兰内战。
  跟华莱士合作,梁夏帝国能够获得的最大好处,其实是避免攻打纽兰本土。
  这正是王开元提出的两个选项中的第二个。
  在名义上击败纽兰联邦,也就是让华莱士政权宣布投降之后,以梁夏帝国为首的协约集团就能够通过封锁的方式来对付华城政权,从而结束大规模军事行动,让上千万将士能尽快回到家人身边。
  如果大战持续进行下去,协约集团至少得为攻打纽兰本土牺牲300万军人!
  因为梁夏帝国是协约集团的绝对主力,而且一直主导针对纽兰联邦的作战行动,肯定得承担起攻打纽兰本土的重任,所以在注定要阵亡的300万将士中,至少会有200万是梁夏帝国的军人。
  梁夏帝国能够承受如此惨重的伤亡吗?
  只是,这也不等于减少损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