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7/945

  按照白止战的部署,有任何风吹草动,这3支各有上百架舰载机的攻击机群就立即发起攻击。
  第5舰队能够投降,自然是再好不过。
  如果不能,也没有必要强求。
  用白止战的话来说,如果要在几十艘战舰与上万名官兵之间做出选择,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
  何况,那还是几十艘纽兰海军的战舰。
  再说,发起攻击不等于击沉。
  只要能够重创敌舰,也就足够了。
  接下来嘛,自然是让突击编队去收拾残局。
  所幸的是,并没有什么风吹草动。
  等到突击编队达到,并且控制住局面之后,3支攻击机群才转向返航,要不了多久就将返回特混舰队。
  这些事情,跟白止战没有多大的关系。
  他要做的,是去跟斯普见面,接受斯普的投降。
  然后,就是护送斯普返回珍宝港,然后带着舰队留在珍宝港外面,等待首辅或者海军总司令的新指示。
  如果一切顺利,也许几天后,“秦岭”号就将以帝国海军东望洋舰队旗舰的身份进入珍宝港。
  其实,这也是早就说好了的。
  刘长勋在昨天发来电报,让白止战做好以帝国海军总司令全权代表的身份,前往珍宝港接受纽兰海军东望洋舰队投降的准备。
  为此,刘长勋还专门提醒白止战,准备好一套盛装礼服。
  当然,刘长勋这么安排,就是要把最高荣誉让给白止战,以此证明白止战是帝国海军的头号功臣。
  刘长勋还在电报里面暗示白止战。
  在获得最高殊荣后,他就得返回帝国本土。
  不是说刘长勋老了,而是在击败了最后的劲敌之后,就不再需要白止战继续在前方冲锋陷阵。
  没有斯普,还有谁能够率领舰队挑战帝国海军?
  不要说白止战与刘向真,让卫军与周涌涛这些在大战当中涌现出的少壮派担纲,也能横扫东望洋!
  用刘长勋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是替白止战当了几年的海军总司令。
  早在祝世建的时代,就确定白止战是帝国海军总司令的理想人选,只是当时的白止战还太过年轻。
  此外就是,在大战当中,更需要白止战在前方指挥舰队。
  此时,在飞来的水上飞机上。
  虽然知道是去投降,但是斯普并没有多想。
  尼兹在下达命令的时候,就明确提到,斯普是代表他去投降,因此不需要跟梁夏舰队指挥官签署投降协议。
  言外之意,斯普不用担心因为在投降协议上签字而遗臭万年。
  其实,在登上“南珠海”号之后,斯普反到放下了所有包袱。
  对他来说,对第5舰队的数万名官兵,以及对霍瓦依群岛的百万将士来说,投降不但是解脱,更加是拯救。
  在洛福斯病故,黑尔叛国与华莱士流亡后,纽兰联邦就已经战败。
  要继续打下去,不但没半点胜算,还会让成千上万的将士为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目的而流血牺牲。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梁夏帝国甚至不需要发起强攻,只是封锁霍瓦依群岛,就足够让数百万军民生不如死!
  为一个非法的政权而战,连充当炮灰都算不上!
  3天之前,斯普还专门为了此事跟田实做了一次简单的兵棋推演。
  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尼兹不愿意投降,梁夏海军就会留下几支以小型航母为主的特混舰队封锁霍瓦依群岛,然后把其他几支特混舰队派往望夕运河,并同时让夕落洋舰队杀往加勒比海。
  只需要摧毁望夕运河的船闸,进入东望洋的第5舰队就死路一条。
  不要忘了,在西海岸没有能够为航母与战列舰提供维修与维护服务的大型船坞,更缺乏上游工厂。
  一些大型设备,无法由铁路运送,必须走海运。
  也许,最好的结果就是在珍宝港里面自沉!
  “我们快到了!”
  在听到飞行员提醒之后,斯普才回过神来。
  前方,几十架舰载机在低空盘旋,排好队伍准备降落到那艘巍峨的航母上。
  主要是轰炸机与攻击机,留在最后面的那些战斗机,也挂着火箭弹等弹药。
  斯普有点无语,不过也立即想到,白止战没有大意轻敌。
  其实,在整场大战当中,白止战从来都没有轻视过对手。
  或许,这就是他最为恐怖的地方。
  一个从来没吃过败仗的常胜将军,竟然从来没有因为百战百胜而骄傲自满!
  水上飞机没有飞往那艘航母,从航母旁边飞过之后,继续向前方飞行。
  几分钟后,那艘看上去跟周围的战舰格格不入的旗舰出现在了视野里。
  大概是想让斯普看得更清楚一些,水上飞机围绕“秦岭”号转了一圈,才降落到了旁边的海面上。
  
第631章
解脱
  斯普确实非常认真,想要记住这艘战舰的每个细节。
  只是,想到当前的处境,他不禁苦笑起来。
  哪怕建造出这样的旗舰,又能怎么样?
  纽兰海军已经战败!
  早在大战爆发之前,当时还是海军少校的斯普写过一篇论文,讨论了建造专用旗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论文的中心思想其实是在以航空兵为主的时代,海战对通信指挥有更高的要求。
  因为指挥体系的扁平化,所以传统的指挥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去。要想对指挥架构进行改革,需要相应的基础条件,比如更加先进的通信设备,建造执行指挥任务的专职旗舰。
  可惜的是,当时的斯普人微言轻。
  此外,舰载航空兵还没取代巨炮重弹。
  大战爆发之后,纽兰海军确实有过建造专职旗舰的计划,只是受现实问题困扰,一直都只是计划。
  首先就是,没有紧迫的需要,缺乏必要性与重要性。
  跟同吨位的战舰比,特别是航母,专职旗舰明显算不上重要,所以纽兰海军一直没启动建造工程。
  其次还跟技术有关。
  就斯普的了解,在设计阶段,遇到了很多暂时没办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各种电子设备会相互干扰,没办法同时正常工作,也就很难在有限空间内让这些设备发挥实际价值。
  显然,扩大吨位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还会让成本攀升。
  其实,斯普也很是好奇。
  梁夏海军用什么办法解决了电磁兼容问题?
  只是远观,看不出什么名堂。
  “秦岭”号给斯普最直观的感觉,也就一个字:大。
  舰长超过了200米,宽度肯定超过25米,而且采用的稳定性更好的深V舰型,标准排水量肯定在2万吨左右。
  这个体量,超过了在战前建造的舰队航母!
  毫无疑问,也只有梁夏海军能够拿打造舰队航母的资本,建造主要为舰队司令官提供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在实战中的价值远远不如航母,带有明显的享乐性质,像是海上移动宫殿的旗舰。
  其实,斯普高估了梁夏海军。
  “秦岭”号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办法,也就是扩大吨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7/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