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5/945

  虽然出于习惯,严重了“重巡洋舰”这个称呼,但是实际上,这些在大战爆发后建造的战舰,早就不是重巡洋舰了。
  道理也很简单。
  “重巡洋舰”这个概念,本身就来自两份海军军备条约,特指那些配备8英寸主炮的巡洋舰。与之相对的轻巡洋舰,配备6英寸主炮。至于吨位等其他指标,两种巡洋舰并没专门区分。
  在条约作废后,重巡洋舰的概念已经不存在了。
  正是如此,在条约作废后建造的,一般称之为后条约型。
  最主要的差别,也就是吨位。所有的后条约型战舰,都是通过增加排水量解决条约型战舰存在的问题。
  在技术水准差不多的情况下,弥补战舰性能缺陷的唯一办法,也就是增加吨位。
  要说的话,后条约型重巡洋就是大了一圈。
  当然,在用途上也有明确的区分。
  虽然梁夏海军一直不缺防空战舰,还专门建造了一批以防空为主的远洋巡洋舰,但是所有的大型战舰都格外强调了防空作战能力,还无一例外的加强了防空火力,全都成了货真价实的防空战舰。
  在重巡洋舰上,这一点体现得格外的突出。
  即便标准排水量提高到15000吨,梁夏海军重巡洋舰配备的主炮,依然是在战前研制投产的200毫米舰炮,并没采用更大口径的主炮,也没采用更长的炮管,甚至没为提高射速做改进。
  那9门200毫米舰炮的最大作用,其实是用来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显然,纽兰海军就没这么专一了。
  比如正在设计的17000吨级巡洋舰上,纽兰海军就提出,配备比Mk15型55倍径8英寸舰炮更强的主炮,而且倾向于扩大主炮口径,而不是通才用长身管,以及改进发射机构提高射程与射速。
  毫无疑问,采用大口径主炮就必然付出更大的代价。
  关键还是数量。
  只是3支特混舰队,就有足足12艘新锐重巡洋舰,而纽兰海军的新式重巡洋舰总共都没这么多!
  “俄勒冈”级才完成了设计,而“得梅因”级也就只有一个技术框架。
  即便是“巴尔的摩”级,也只有区区数艘!
  何况,在重巡洋舰之外,梁夏海军还拥有更加强大的大型巡洋舰,而且已经有12艘交付给。
  至于纽兰海军的大型巡洋舰,不但没建成,而且总共才4艘。
  其实,数量上的差距还体现在其他战舰上,比如更适合远洋作战的大型驱逐舰。
  上次大战,驱逐舰还是小型舰艇,而且被称之为“雷击舰”,是一种把鱼雷当成主要武器的快速战舰。
  在性质上跟现在的鱼雷快艇相似。
  在很长的一短时期之内,鱼雷被众多二流海军当成用来挑战与战胜一流海军的利器。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洛克海军。
  可惜的是,残酷的事实证明,决定制海权的绝不是一种或者几种先进兵器,也绝对无法靠少数先进武器改变海上的游戏规则。
  直到上次大战后期,驱逐舰承担起了反潜重任,才获得海军重视。
  只是,受反潜技术,以及潜艇战术的限制,驱逐舰一直被当成是辅助战舰,没有在上次大战中成为舰队的主力。
  最明显的就是吨位。
  大部分驱逐舰都在1000吨左右,达到1500吨就很了不起了。
  即便到了大战之后,驱逐舰的发展速度也非常缓慢。除了海军假期产生的影响,主要跟用途有关。
  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大型化的需要。
  直到本次大战爆发,驱逐舰才走上了大型化的道路。
  率先让驱逐舰大型化的就是梁夏海军。
  有趣的是,梁夏海军不断的提高驱逐舰的吨位,或者说是建造大型驱逐舰,并不是为了赋予其更强的防空或者反潜作战能力,而是要让其跟上特混舰队,不至于成为特混舰队里的短板。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巡航速度与续航力。
  把驱逐舰造得更大一些,只是为了装载更多的燃油,以及在吨位提高之后,安装功率更大的推进系统。
  当然,由此带来的间接好处就是,驱逐舰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作战能力。
  这为今后成为海上多面手打下了基础。
  梁夏海军最新的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已经超过3000吨,差不多是战前建造的那些驱逐舰的2倍。
  靠更大的吨位,除了能配备更多的高平两用炮,还能放置更多高射炮。
  有趣的是,这些大型驱逐舰没有增强鱼雷作战能力,也没有因为要掩护航母而强化反潜作战能力。
  当然,这跟梁夏海军的战术传统有关。
  全世界最不重视鱼雷的,恐怕就是梁夏海军了。
  不说战前,大战都进入到第四个年头,梁夏海军的大部分战舰上,依然使用的是战前研制的重型鱼雷。
  梁夏潜艇用的鱼雷,竟然是拿从迢曼帝国引进的技术生产的。
  感情在能够用巨炮,或者是炸弹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梁夏海军的舰队指挥官就不会考虑使用鱼雷。
  至于反潜作战,只要护航战舰数量足够多,就不是问题。
  只是,没有人敢小看梁夏驱逐舰的反潜战斗力。
  迄今为止,论反潜作战效率,梁夏海军的驱逐舰远远超过了其他海军的驱逐舰。
  关键就是,梁夏海军率先装备了主动声纳!
  这种探潜设备有多大的价值,那些出海之后再也没返回的纽兰潜艇的艇长,以及潜艇上的官兵最有发言权。
  只是在今年的前几个月,纽兰潜艇的损失率就同比提高了近十倍!
  当然,最大的差距还是数量。
  虽然在绝对数量上,梁夏海军的驱逐舰不算多,建造的速度也不算快,但是按照吨位计算的相对数量,梁夏海军在大战期间建造的驱逐舰,差不多是纽兰海军的一点五倍,几乎相当于纽兰海军与布兰皇家海军的总和!
  正是如此,梁夏海军才能为所有特混舰队配备足够的大型驱逐舰。
  当然,也没有因为需要建造护航驱逐舰而减少大型驱逐舰的建造数量。
  如此种种,反映出来的,其实都是双方在工业实力,特别是直接影响与决定海军规模的重工业领域的巨大差距。
  关键,梁夏帝国还没有进行全面战争动员。
  如果梁夏帝国进行全面战争动员,哪怕按照纽兰联邦的标准,工业生产规模都能够提高三成。
  跟这样的对手为敌,还有取胜的希望?
  斯普很是感概,直到一名参谋急匆匆的来到露天回廊上,他才回到了现实中来。
  
第629章
命不该绝
  等斯普赶到的时候,抢救还没有结束。
  他在急救室外等了十多分钟,医生才出来。
  “怎么样?”
  “幸亏及时发现了,已经稳定了下来,暂时没生命危险,只不过还在昏迷之中,而且在醒过来后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听医生这么说,斯普才暗自松了口气。
  “别耽搁太久,他现在需要休息。”
  又叮嘱了一句,医生才移步离开。
  接受急救的是田实,他现在是第5舰队参谋长。
  在此之前,斯普就考虑到田实的身份,没有把舰队投降的事情告诉他,准确的说是没有如实相告。
  相反,斯普告诉他,这只是权宜之计。
  谎言就是谎言。
  在梁夏舰载机,还有那些战舰出现后,不管斯普编造的谎言有多么的逼真,都无法瞒过田实。
  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权宜之计,而是向梁夏海军缴械投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5/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