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945

  “有好消息吗?”
  “第二批的前4艘,有望在第一季度正式编入战斗序列,搭配建造的4艘大型巡洋舰也能够同步服役。至于后4艘大型航母,以及后来追加的4艘大型巡洋舰也许要等到第四季度才能完成。造船厂早就进入战时动员状态,所以就算材料与工人什么的都不缺,也无法加快建造速度。”
  “小型航母呢?”
  “按计划建造。”
  白止战愣了下,因为赵禹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有很明显的变化。
  “我们已经收到确切的消息,纽兰联邦已经开工建造一种全新的舰队航母,更像是大型化的小型航母。”
  “啥?”
  “这种大型化小型航母,或者说准舰队航母其实并不差,战斗力还在战前建造的那些条约型舰队航母之上。关键是,通过降低次要的性能指标,有效降低了建造成本,缩短了建造周期。”
  “有多短?”
  “把舾装算上,总工期不到一年。”
  “这……”
  “到第三季度,最迟在第四季度,纽兰联邦的这些航母就能够成批量服役。”
  白止战长出了口气,一下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以当前局面,哪怕能够打下霍瓦依群岛,也没办法在年内攻打纽兰本土。
  至于击败纽兰联邦,就更加不可能了。
  关键还有,纽兰联邦的经济与工业中心在东部与东北部,西海岸这边没几家造船厂,因此就算依托霍瓦依群岛,对其西海岸地区进行战略轰炸,也无法阻止纽兰联邦建造更多的准舰队航母。
  那么,到年底,最迟明年的年初,东望洋上的战略局面就会发生转变。
  “只不过,你也用不着担心。我们在几个月前就已经收到了可靠情报,去年就在考虑要不要建造大型化的小型航母,以此提高战术灵活性,而不是因为航母过少,导致作战的时候受到限制。”
  “你是说……”
  “因为我们掌握着战略优势,加上纽兰海军一直吃败仗,所以就算我亲自出面,也无法说服首辅批准建造计划,毕竟这种不上不下的航母,在大战结束之后就没有价值了,有太大的局限性。现在嘛,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至少我们确实需要建造更多的航母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白止战点点头,表示明白赵禹的意思。
  “只不过,最快也要到明年,第一批准舰队航母才能够建成。编入战斗序列嘛,那需要更多时间。”
  “照你这么说,我们需要抓紧时间打下霍瓦依群岛?”
  “怎么打,那是你们这些将军的事情,我没发言权。只不过,王开元好像也在浦州。你要是不忙的话,最好去找他聊聊。”
  “他也在?”
  “前天还来找过我,专门询问了各种主力舰的建造工作。听他的意思,高层大概在考虑对现有的战略进行调整。”
  白止战明显被吓了一跳,不敢相信的看着赵禹。
  注意到白止战那夸张的表情,赵禹笑道:“我也是无意间听到的,高层考虑的跟西南东望洋有关。”
  “现在进军西南东望洋!?”
  “目前也只是考虑,还远没到采取行动的时候。”
  “可是以当前局面,这……”
  “到底有什么样的厉害关系,我也搞不懂,所以我才让你去找王开元谈谈,他那边或许有更多的消息。”
  白止战先长出口气,然后点头答应了下来。
  其实,赵禹提供的这些消息非常重要。
  如果帝国高层确实在考虑进军西南东望洋,以及攻打奥洲的行动,那就肯定得找王开元好好谈谈。
  
第606章
反复犹豫
  来到造船厂后,赵禹先给杨翰林打了电话,得知王开元去了外地,要过两天才回来。
  白止战也没有闲着,在船厂安排的接待人员陪同下,去参观了那几艘已经进入到舾装阶段的主力战舰。
  至于赵禹,他是大忙人,只是由他直接负责的战舰,就有好几种处于设计阶段,得尽快完成,好在造船厂的船台空出来之后动工,不然就要耽搁几个月,因此不可能专职充当白止战的向导。
  让白止战感兴趣的,并不是第二批“行省”级大型航母,是配套的大型巡洋舰。
  在对待大型巡洋舰的态度上,帝国海军一直很矛盾,或者说反复了好几次。
  最初,包括白止战在内,众多海军将领都觉得有必要建造大型巡洋舰,即快速战列舰实在太贵了,如果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跟舰队航母配套建造,必然会挤占大量经费,从而导致航母的数量减少。
  用造价低得多的大型巡洋舰替换,也就合情合理了。
  在设计的时候,准确说是在项目审核阶段,帝国海军才发现,大型巡洋舰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美好。
  关键就是,造价并没有低到能够替换快速战列舰的程度。
  原因也很简单,大型巡洋舰的动力系统并没有缩水,采购价格根本就降不下来,而配套的主炮因为是重新设计,加上采购数量不会多到哪里去,以及配套弹药得单独购买,实际造价也不低。
  在一艘战舰上,动力系统与武器系统是占比最高的两个部分。
  拿快速战列舰来说,动力系统大概占到造价的四分之一,武器系统占五分之一,两者相加差不多就一半了。
  相反,像装甲这些,反到没那么昂贵,毕竟帝国的钢铁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
  动力系统没有缩水,关键在于海军提出的战术指标,也就是需要拥有超过,至少是与重巡洋舰持平的航速。
  大型巡洋舰对动力系统的要求已经超过快速战列舰。
  要说的话,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帝国海军在大战爆发之前设计与建造的快速战列舰,其速度指标,都是按照为航母护航来设定的。
  拿“旭海”级来说,最低要求30节,最高才32节。
  在进入到建造阶段之后,因为经费的问题,海军还做了妥协。
  只要求以最快速度持续航行4个小时,因此可以提高动力系统的安全荣誉,通过超负荷运转达到最快航速。
  如此一来,就能够把动力系统的额定最大输出功率降低一些,从而大幅度降低造价。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那是在大战爆发之前。
  别说是快速战列舰,即便是更重要的舰队航母,也必须量入为出。拿不到经费,或者是经费不够,再好的战舰也只能留在设计图纸上。更何况,在“旭海”级之前还有4艘升格来的快速战列舰。
  显然,这个办法在大型巡洋舰上根本就行不通。
  一场空袭,最多就持续几个小时,而一场在远洋上进行的追逐战,往往要持续数日。
  大型巡洋舰在设计之初,其实是为了压制重巡洋舰,在远洋歼灭重巡洋舰,不是专职为航母提供掩护。
  在大战爆发前,包括帝国海军在内的,各列强海军都已启动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狭夷海军仅建造2艘的“利艮”级,以及纽兰海军大批量建造的“巴尔的摩”级。
  虽然帝国海军也有后条约型重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项目,但是海军上下早知道,能够压制重巡洋舰的肯定不是重巡洋舰,而是配备口径更大的主炮,航速也更快,装甲更厚实的大型巡洋舰。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新时代的战列巡洋舰。
  不同的是,大型巡洋舰针对的是重巡洋舰,并不要求具备能够跟快速战列舰并肩作战的能力,也就是不要求能对付快速战列舰的火力,把原本用在火力上的吨位用来增强航速与续航力。
  显然,在大型巡洋舰的主要性能指标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航速。
  帝国海军从一开始,就要求大型巡洋舰得拥有不低于现役重巡洋舰的速度,最好能够超出1节到2节。
  显然,这个要求一点都不低。
  在已知的现役重巡洋舰当中,航速最高的有34节,最低的也有32节。
  要让排水量达到了25000吨的大型巡洋舰的航速超过32节,需要的推进功率,不会低于排水量35000吨,航速30节的快速战列舰。如果达到35节,那么需要的推进功率还要提高大约40%。
  虽然闹大之后,帝国海军降低了要求,把最高航速设定为33节,但是设计单位给出的核算结果依然非常惊人,既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5万马力,比当时还在设计阶段的“旭海”级多了2万马力。
  仅此一点,就会让造价增加10%。
  最后,帝国海军再次向现实低头,决定直接用“旭海”级的动力系统,并接受在此条件下的32节的最快航速。
  不过,到“旭海”级建造的时候,获益于技术进步,比如超高压锅炉问世,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已经提高到了15万马力。
  可是即便如此,动力系统的采购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大型舰用锅炉的产量一直就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在满足航母与战列舰之后,还需要考虑舰队油船与战斗支援舰,最后才是大型巡洋舰。
  总而言之,动力系统成为了影响大型巡洋舰造价的头号因素。
  当然,武器系统也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