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945

  在舰队的支援与掩护下,守卫要塞的布兰军队能够以一挡百。
  那么,没有舰队了,还守得住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即便梁夏舰队没有过去,在没有舰队支援的情况下,只是依靠要塞的那点兵力,根本就顶不住斯班军队的进攻。
  持续数日的炮击就能让直落要塞变成废墟。
  那么,在要塞沦陷之后,布兰王国还有什么好指望的呢?
  短期之内,纽兰海军是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驰援布兰王国。
  如果实在没有选择,纽兰联邦就算是放弃布兰王国,也要拼尽全力守住东望洋那边的霍瓦依群岛。
  关键,布兰皇家海军已经没有舰队航母了!
  依靠剩下的几艘主力舰,又能做什么?
  其实,即便比拼主力舰,布兰皇家海军也没有半点胜算,因为梁夏海军能够向夕落洋部署数艘快速战列舰。这其中,还有强大的“南珠海”级,以及战斗力同样强悍,经受过实战检验的“旭海”级。
  说句不客气的,哪怕按照传统方式来进行舰队决战,布兰皇家海军也必败无疑。
  只要梁夏海军的特混舰队杀入夕落洋,就能轻而易举的切断海运航线,对布兰王国实施战略封锁。
  在航线断绝后,布兰王国还有希望吗?
  要说的话,在丧失了梵炎洋的制海权,特别是丢掉斯里兰卡之后,布兰王国就已经无法获得来自梵罗地区的资源了。能坚持下来,而且继续在各条战线作战,布兰王国依靠的是来自纽兰联邦的援助。
  至少由纽兰联邦提供的援助,起到了极为重要,完全无法替代的作用。
  失去援助,也就失去了希望。
  那么,布兰王国会因此选择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吗?
  或者,像当初的洛克共和国,在本土遭到战火席卷之前,放下百年帝国的身段向协约集团投降吗?
  
第593章
又一个拖油瓶
  消息只是消息,要变成事实,还需要一些时间。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斯班王国其实不比罗利王国好多少,一路的货色,肯定不会错过挤上胜利战车的最后机会,不过同样回想尽办法为自己捞到最多的好处,因此不要对斯班军队抱太大的指望。
  直接一点,斯班王国不拖后腿就是最好的结果。
  闹到最后,恐怕还是需要让迢曼军队借道斯班王国,然后在帝国舰队的掩护下强攻直落要塞。
  此外,斯班王国有几斤几两,白止战心里同样有数。
  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斯班王国,其实是迢曼帝国的附属国,是迢曼帝国全里支持与扶持的结果。
  大约在十年前,斯班国爆发内战,现在的斯班国王,当时还是斯班军队的一名将领,而且驻地是在海峡的对岸,负责看守位北玄地区西部的殖民地,手里也就只有一支殖民的驻守部队。
  正在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下,这个叫佛朗哥的将军率领一群乌合之众杀回国内。
  此后,又经历了长达数年的内战,才击败了获得骆沙联邦与纽兰联邦支持,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共和军队。
  打赢内战之后,佛朗哥成了国王,斯班王国也由此诞生。
  在这场持续了数年的内战中,迢曼帝国不止是出钱出力,为佛朗哥提供装备与物资,还以顾问的名义派遣军队直接参战。
  按迢曼帝国的统计,大约有5万名迢曼将士战死在斯班王国。
  从这个角度看,说斯班王国是迢曼帝国的附庸,其实也没错。
  当然,在扶持佛朗哥的时候,迢曼帝国并没有想过要把斯班王国发展成附属国,只是希望在洛克共和国的另外一边,获得一个可靠的盟友,从而让洛克共和国在安全上更依赖与迢曼帝国的同盟关系。
  简单的说,就是巩固在西大陆的霸主地位。
  虽然迢曼帝国是上一次大战的战败国,但是在战后的黄金十年里,迢曼帝国的综合实力再次超过了洛克共和国。到了大萧条时期,对战败国的限制开始松动,迢曼帝国的军事实力也重新超越洛克共和国。
  到大战爆发前,迢曼帝国已经是西大陆的无冕霸主。
  只是,这并不能改变佛朗哥是依靠迢曼帝国的全力支持,才戴上了王冠的事实。
  可结果是,在大战爆发之后,斯班王国多次拒绝迢曼帝国提供的请求,也就是以协约集团成员国身份参战。
  此外,斯班王国还反复宣称永久保持中立。
  斯班王国为迢曼军队提供的最大便利,也就是让迢曼帝国的民用船只进港停泊,对迢曼海军利用这些船只为在夕落洋上活动的潜艇提供支持的行为,充当潜艇支援舰,也只是视而不见。
  至于其他,那就免谈了。
  显然,斯班王国提供的这点帮助,并不足以报答迢曼帝国的栽培之恩。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
  至少在此之前,特别是纽兰联邦参战之后,迢曼帝国在陆心海方向上并没有绝对的战略优势。
  在夕落洋这边,就更加不用多说。
  因为迢曼帝国没法出兵斯班王国,更加不可能为斯班王国提供足够的军事支持,所以斯班王国要选择参战,首先就要考虑能否顶住来自同盟集团的进攻,特别是部署在直落要塞的布兰军队。
  毫无疑问,斯班王国上下对此没有任何的信心。
  斯班王国早就不是当年的斯班帝国了,不但没有纵横四海的无敌舰队,更缺少了傲视群雄的豪气。
  早在200多年之前,被维多利亚女王的布兰王国击败之后,斯班王国就沦落为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
  即便到了现在,斯班王国最出名的也就只是其斗牛表演。
  如果斯班军队的战斗力足够强大,当初也不用迢曼帝国提供军事支援。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斯班军队的战斗力也就比殖民地反抗武装稍微强一点,跟帝国的军事警察差不多。
  正是如此,才一直拖到现在,等到帝国舰队攻入陆心海,夺得制海权,并且逼迫马耳他的布兰军队投降后,斯班王国才下定了参战的决心。
  当然,接下来肯定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参战之前的准备工作。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其实就是让迢曼军队进驻。
  所幸的是,刘向真还在那边,而且增援的4艘小型航母即将到达,所以迢曼陆军能通过海运前往斯班王国,也就无需徒步翻越比利牛斯山,从而避开那些盘踞在山区里的洛克抵抗组织。
  其实,这也是帝国海军做的安排。
  在到达科伦坡当天,海军司令部发来第二条好消息。
  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之后,取代了陆军的陆战队,终于在重型攻城炮的轰鸣声中,歼灭了基布要塞里的最后一股敌人。
  这也是大战到目前为止,跟布兰军队打得最艰难的一场战斗。
  打到最后,仅不到3000名布兰军人被俘,而且几乎全是丧失战斗力的重伤员,基本上没有布兰军人主动投降。
  至于成建制的投降,那就更加没有了。
  正是如此,陆军才在攻坚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跟陆战队换防。
  不是陆军不想打了,而是帝国高层的调整,让陆军向北推进,去攻占与铲除布兰军队设在尼罗河沿岸的殖民地据点。
  显然,大陆腹地的作战行动,才是陆军的强项。
  这么安排,表明帝国高层打算夺回在上次大战中失去的海外领地,重返撒哈沙漠以南的黑玄地区。
  虽然黑玄地区极为辽阔,但是大部分地方都没开化,需要面对的也只是殖民地驻军,以及不算牢固的军事堡垒。
  只是,对于帝国的殖民战略,白止战没多大的兴趣。
  在攻占基布要塞的战斗当中,帝国陆军与陆战队总共伤亡官兵28000余人,其中阵亡将士约7500名。
  当然,不管怎么样,在经过了艰苦的战斗之后,总算拿下至关重要的基布要塞。
  从今往后,再也不用担心从帝国本土到陆心海的航线了。
  为此,海军司令部也做出了调整。
  梵炎洋这边的登陆舰队,以及配合登陆舰队的运输船队,全数开赴陆心海,暂时留在亚历山大港待命。
  基布要塞这边的陆战队,陆续随运输船队返回斯里兰卡与狮泉城进行休整。
  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犒劳有功将士,帝国海军还专门安排了几艘征用的豪华邮轮去科伦坡与狮泉城,为凯旋而归的陆战队将士提供服务,包括把那些在战斗当中负伤的官兵接回帝国本土。
  关键就是,在面向夕落洋的作战行动当中,帝国海军只提供舰船,地面部队全都由迢曼帝国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