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6/945

  激战持续到25日,陆军突击部队在支援舰队的炮火掩护下,或者说是支援舰队用炮火开路,突破布兰军队设在要塞南边的最后一道防线,对要塞实现全面包围,夺取了最关键的胜利。
  到此,基布要塞完全被包围。
  上次出现类似情况,是在陈炳勋殉国之后!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万布兰关进及时撤回了要塞,因此要塞的总兵力肯定不会超过10万。
  被堵在要塞外面的,至少都有20万!
  要塞被围,海运航线又彻底断绝,别说只有10万守军,哪怕有百万大军,也别想守住要塞!
  何况,帝国军队是有备而来。
  在完成了对要塞的全面包围之后,陆军没急着攻打要塞,而是着手建起了工事,并且在要塞南面修建临时港口。
  在运输船只能够靠岸后,陆军首先就把无法从地面运输重炮拉了上来。
  虽然有海军的舰队提供支援,但是陆军更愿意用自己的炮兵,特别是专门为攻打要塞研制的重型臼炮。
  就是大口径迫击炮。
  这个超级杀器来自迢曼帝国。
  在大战爆发前,为了能够一举突破洛克共和国沿边境设置的防线,尤其是阿登森林里的堡垒,打通地面交通线,确保突击部队的后勤保障不会断绝,迢曼帝国花了很大功夫研制攻打堡垒的专用武器。
  结果嘛,就是这种能发射1吨重特种炮弹的超级炮击炮。
  因为炮管单独锻造,所以每门攻城炮的口径都不同,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给炮弹配备按口径打磨的弹带
  确实有点麻烦,不过跟价值相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在骆沙联邦反水后,帝国弄来了攻城炮的设计图纸,然后仿照了几门,送到西北战场上进行实战检验,效果是好得出奇。
  关键就是,攻城炮的弹道非常的弯曲。
  当然,这也是迫击炮的特点。
  依靠高抛弹道,攻城炮能直接轰击敌人的防御工事,配备使用延迟时间引信的炮弹,对付工事最有效。
  在理想情况下,1吨重的炮弹几乎是垂直砸下。
  显然,这是海军重炮无法做到的。
  因为是直接从顶部攻击,所以再是坚固的要塞也挡不住。
  要说的话,还是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
  从11月30日开始,也就是第一门攻城炮部署到位之后,开始以每小时一发的速度轰击基布要塞。
  从这一刻开始,这座要塞就变得不再安全。
  攻城炮的威力非常巨大,准头却不是很好。
  主要是身管短,而且每一枚炮弹都要套上弹带,而弹带是临时制作的,肯定存在很大的误差。
  对守卫要塞的布兰军人来说,没人知道下一枚炮弹会在哪里爆炸。
  到这一步,已经没有必要强攻要塞了。
  在理论上,只要制海权还在帝国海军手里,那么只需要通过围困,就能逼迫要塞里面的布兰军队缴械投降。
  其实,当年就是通过围困夺取了要塞。
  关键就是,要塞里面没有充足的水源,而且储备的物资不可能多到哪里去。加上持续不断的炮击,守军最多也就能够坚持几个月。哪怕做了充分的准备,要坚持半年,都只能指望发生奇迹。
  正是如此,在陆军包围要塞之后,海军采取了新的行动。
  从11月23日开始,海军就派出数十艘扫雷舰进入曼德海峡,清扫布兰皇家海军布设的水雷。
  到11月最后一天,终于清扫出一条能够让舰队通过的安全航道。
  正是如此,在当天晚上,第十一特混舰队率先进入曼德海峡,以“南珠海”号为首的突击编队还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第569章
进军窄海
  白止战原本想前往“南珠海”号,只是李铭博等人坚决反对。
  只是,这个晚上一点都不平静。
  虽然扫雷舰已经反复清扫了三遍,现在还有几艘在前面开路,没必要担心触雷,但是白止战总是觉得,在拿下基布要塞之前进入窄海,存在较大的风险,保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遭到攻击。
  关键就是,窄海沿岸有很多能够让鱼雷快艇躲藏的港湾。
  在靠近曼德海峡的南部,还有很多的孤岛。
  要说的话,随便藏个几十艘,甚至是上百艘鱼雷艇,也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鱼雷艇的吨位很小,尺寸也大不到哪里去,还肯定做了伪装,所以就算在白天派侦察机搜寻,也未必能够发现。
  到了夜间,那就更加如此了。
  在东望洋那边,纽兰海军的鱼雷快艇给帝国海军制造了很多麻烦。
  比如在攻打中转岛的战斗中,帝国海军损失的舰艇里面,半数以上跟纽兰海军的鱼雷艇有关。
  已经有足够的情报证明,布兰皇家海军早就获得PT艇的设计图,而且在夕梵运河北面的亚历山大港,就有一座能够生产PT艇的小型造船厂,而建造鱼雷艇不需要太多钢铁,对配套工厂的要求并不高。
  至于鱼雷,对布兰皇家海军来说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从防御的角度来看,布兰皇家海军有理由在窄海部署鱼雷艇,而且以鱼雷艇为主要作战平台。
  如果同盟集团已经完成军力整合,实现了统一指挥,那么藏在窄海里面的或许还有纽兰海军的鱼雷艇。
  此外,还要担心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
  虽然布兰王国是无限制潜艇战的第一个受害国,布兰皇家海军也非常重视反潜,但是不等于说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就非常的差劲,更不等于说,布兰皇家海军因为高尚情操而无视潜艇。
  要说的话,只是一直没有获得合适的表现机会。
  在陆心海,至少有20艘布兰皇家海军的潜艇,而且全都是非常适合在近岸海域活动的小型潜艇。
  在此之前,这些潜艇主要用来监视封锁罗利王国的大型港口,特别是军港。
  虽然数量不多,获得的机会更少,但是取得的战果,却非常惊人,不但击沉数艘罗利海军的大型战舰,还击沉了不少的运输船只。尤其是马耳他被迢曼军队占领之后,这些潜艇变得非常的活跃。
  罗利海军不愿意派舰队出海作战,跟这些布兰潜艇不无关系。
  此外,迢曼军队一直没向马耳他增兵,特别是部署防空部队,连弹药物资的运送工作都无法保证,也跟海运航线被封锁有关。
  显然,向窄海派遣几艘潜艇,不存在任何困难。
  别说几艘,哪怕只有一艘潜艇悄悄靠近了舰队,抓住机会把鱼雷发射出来,说不准就能干掉2艘大型航母。
  在狭窄的海域,特混舰队不可能散开。
  白止战的这些担忧,还跟他不太清楚反潜作战,不相信新式反潜武器有很大的关系。
  没错,就是前面提到的声纳。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帝国海军是以提高扫雷的效率,特别是清扫沉底雷与锚雷,投资开发了声纳,但是在大战爆发之后,随着潜艇威胁的增加,帝国海军才发现,声纳同样能用来探测潜艇。
  要说,还是唯一的有效探测手段。
  在此之前,反潜战舰只能通过听音器搜寻潜艇。
  因为被动探测,所以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发现了潜艇之后,最多能大致判断出潜艇的方位,也就是所在方向。即便后来用无线电监听电台的定位原理,同时使用两部听音器,通过探测角度确定潜艇的位置,那也需要离得足够近。
  此外,声波会在海底与海面反射,会对听音器产生干扰。
  正是如此,在依靠听音器的时代,反潜战舰主要是依靠续航力的优势,呆在潜艇出没的海域,一直等到潜艇的电能或者氧气耗光,不得不浮上来充电与换气,再用舰炮或者深水炸弹将潜艇击沉。
  为此,反潜作战往往就是一场耐力的比拼。
  此外,还需要那么一点运气。
  有的时候就算蹲守2到3天,最终依然是一无所获。
  对于以护航为主的反潜作战来说,这个办法显然不可行,不可能因为发现了疑似潜艇的海下物体就让一艘反潜战舰留下蹲点。
  直到声纳出现,反潜的局面才出现了转变。
  关键就是,声纳能够准确的锁定潜艇,从而让反潜战舰知道该往哪处海域开火,大幅度的提高了升水炸弹的命中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