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945

  简单的说,帝国内部有叛徒。
  就是因为产生了这样的担忧,刘长勋才连夜来首辅官邸找薛远征。
  显然,薛远征早有类似的怀疑了。
  要说的话,其实就是绥靖份子在搞鬼。
  在根本上,就只有一点。
  如果帝国海军必须出兵攻打奥洲,那么在巨大陆的战争结束之后,也就是在击败了骆沙联邦之后,说不盯就能逼迫纽兰联邦投降。到时候,纽兰联邦多半会提出拿奥洲与西南东望洋换和平。
  在这种局面下,即便薛远征坚持,也未必能让战争继续下去。
  不要忘了,即便是在始武大帝与陈炳勋的时代,帝国的最高目标,也不过是攻打占与领奥洲大陆。
  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奥洲,并统治半个世界,为什么还要打下去呢?
  如此丰功伟绩,哪怕还没有超过始武大帝,也相差不大。
  就像前面说的,这只是暂时胜利,战火并不会因此熄灭,只是被压了下去,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重新爆发。
  那么,在过20年或者30年,帝国能再一次取得胜利吗?
  不说别的,在战前拟定的规划中,都是以彻底击败西方列强的同盟集团为目的,以取得大战的全面胜利为目的。
  半途而废,绝不是薛远征的作风。
  要想避免半途而废,首先就需要消除内部威胁。
  在某种意义上,能让帝国倒下的,也只有内部隐患。
  “这件事,你回去安排。我亲自找彭怀胜,拿陆军的作战行动当诱饵。获得证据后,再一网打尽。”
  “需要我们做什么?”刘长勋站起来,知道薛远征说这些话,表明谈话已经结束了。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必须确保进军波沙湾,攻打基布要塞的行动按照计划进行,绝对不能有半点耽搁。”
  “行,我马上回去安排。”
  
第549章
登门求助
  斯里兰卡,科伦坡,陆军航空兵前线指挥中心。
  因为白止战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就飞了过来,所以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李云翔吓了一跳。
  不过,白止战到达的时候已经是傍晚。
  李云翔没多问,带着白止战去了军官餐厅。
  一路奔波,肯定是又饿又累。
  不说别的,从狮泉城飞过来,就需要8个小时,而在海军的远程运输机上,未必会额外准备几份食物。
  其实,白止战就只是在狮泉城换了一架运输机,停留的时间不到半个小时。
  在来科伦坡的路上,白止战才从随行军官那里得知,李云翔已经在科伦坡的陆航基地呆了大概三个月。
  按照陆军司令部的安排,将在攻占了基布要塞之后,就对梵罗地区发动心理战。
  简单的说,就是安排轰炸机,向由布兰军队控制的城市投洒传单,诱使当地的土邦武装起来反抗。
  如果奏效,就能在不废一兵一卒的情况下,让梵罗地区从布兰王国的手中挣脱出来。
  至于出兵占领控制梵罗地区,暂时不在帝国当局的计划之内。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地区太大了,人口也多得吓人!
  在这块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住着大约3亿人。
  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把梵罗地区当一个国家,那么其人口数量就仅此于梁夏帝国,为全球第二!
  更加要命的是,梵罗地区至今没有实现工业化,连工业化的门槛都没有迈过去。
  正是如此,在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当然,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多亏有全球最肥沃的两块冲击平原,以及亚热带与热带的充足光热资源。
  要说的话,也正是因为有肥沃的土壤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仍然处于农耕时代的梵罗地区才能够养活这么多的人!
  除了人口众多,还存在一个让帝国当局望而却步的原因。
  在沦落成为布兰王国的的殖民地之前,梵罗地区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绝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分裂状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兰王国的殖民统治,结束了长达近千年的分裂状态,让梵罗地区统一在了一个政府之下。也只有布兰殖民者的枪炮,让那些桀骜不驯的土邦主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在现实中,梵罗地区依然分裂成大大小小的上百个土邦,而每一个土邦都像是一个独立王国。
  有趣的是,因为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土邦都有自己的语言或者是方言,所以在经过了布兰王国上百年的殖民统治后,布兰王国的语言成为了梵罗地区的官方语言,而且被土邦的统治者,也就是贵族阶层接纳。
  发展至今,说布兰语成了土邦贵族的身份象征。
  显然,在赶跑布兰王国的殖民者之后,帝国需要花费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程。
  以当前的国际环境,根本就没法完成。
  其实,过去也一样。
  陈炳勋的时代,帝国海军称霸梵炎洋,也只是逼迫布兰王国开放梵罗地区,给予帝国企业与商人同等待遇,没有谋求在梵罗地区取代布兰王国,更别说是在梵罗地区推行帝国的那一套。
  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力有不逮。
  在陈炳勋的时代做不到,在现在就更加做不到。
  不说别的,只是在文化上的巨大差异,就决定了帝国不可能成为梵罗地区的统治者,最多能够攥取该地的资源。
  再说,3亿多没接受教育的贫民,对帝国来说也是毫无裨益。
  正是如此,帝国当局才定下了引诱当地的土邦起来反抗,以瓦解布兰王国在梵罗地区统治地位的基本战略。
  当然,主要是让布兰王国无法获得梵罗地区的资源。
  为了此事,李云翔在3个月前就来到了科伦坡,唯一的工作,就是确保围绕着梵罗地区修建的机场等基础设施能够顺利完工。
  当然,后期还包括派遣轰炸机去梵罗地区执行侦查任务。
  只是,这不是全部。
  吃晚饭的时候,李云翔提到。
  上面让他来科伦坡,其实是希望在攻占波沙湾之后,能利用两河地区,以及接下来占领的波伊国,对骆沙联邦事实战略轰炸。在进入陆心海的航线打通之后,还要考虑向忒尔共和国部署远程航空兵。
  只要海运航线贯通,同样得加大在西大陆上的兵力部署,增强轰炸布兰王国的力度。
  到时候首先出动的,其实就是部署在北梵炎洋,在梵罗地区这边作战的航空兵。
  道理也很简单,梵罗地区十分的辽阔,北面的无极山脉限制了轰炸机,所以从斯里兰卡起飞的轰炸机,都得有超过2000千米的作战半径,也就更适合执行针对骆沙联邦与布兰王国的轰炸任务。
  此外,斯里兰卡距离西大陆更近。
  至于巨大陆战场上的战略航空兵,因为受到后勤补给的限制,所以部署数量始终都不是很多。
  因为骆沙联邦的中心在西边,在乌拉山脉以东地区,除了叶堡等少数城市之外,没有多少值得轰炸的目标,所以在巨大陆战场上,充当主力的是战术航空兵,主要任务是为装甲部队提供近距离支援。
  在战术层面上,战术航空兵才是闪击战的核心,地位与价值不在装甲部队之下。
  正是如此,迢曼空军才一直以战术航空兵为主,骆沙联邦也很注重战术航空兵,都没大力发展战略航空兵。
  不过,这跟两国的工业实力有关。
  发展战略航空兵倚重的,其实是发电能力,即生产先进轰炸机所需要的铝,只能由电解获得。
  方眼全球,也只有梁夏帝国与纽兰联邦能够发展战略航空兵。
  现在,帝国战略航空兵的精锐全都在这边。
  显然,这也正是刘长勋提醒白止战来科伦坡找李云翔的原因。
  如果要对奥洲西北地区进行轰炸,压制纽兰轰炸机,那么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李云翔这边的轰炸机部队。
  毫无疑问,刘长勋肯定早就知道这边的情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