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6/945

  离基布要塞最近的基地是瓜达尔,就算那边的机场已经修好,能够部署重型轰炸机,而且不需要担心后勤保障。
  可是,瓜达尔距离基布要塞有2000千米!
  这个距离,几乎是帝国陆军现役重型轰炸机的极限作战半径。
  就算特混舰队前出,安排舰载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因为载弹量不足2吨,轰炸机的作战效率都会大幅度降低。
  在理论上,至少得在瓜达尔部署500架重型轰炸机,才有可观的实战价值。
  要达到海军的要求,得把数量增加到1000架。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管后勤保障能否跟上,瓜达尔那边的军用机场都无法部署这么多轰炸机,维护能力也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轰炸机同时执行作战任务。只是向瓜达尔部署上万名地勤人员,就很不现实。
  正是如此,陆军方面才提出,得尽快开辟前沿机场。
  为此,陆军的将领提出,可以考虑先在靠近基布要塞的地方登陆,从而加强地面部队的投入力度。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没半点价值。
  玄大陆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用“糟糕”都不足以形容,因为完全就没有。
  用刘长勋的话来说,帝国军队的任务是去攻占基布要塞,打通到陆心海的航线,不是去搞基础建设的。
  如果每前进一步都要搞基础建设,恐怕这场大战在50年之后都不会结束。
  这下,问题又转了回来。
  攻打基布要塞之前,需要登陆索科特拉岛,至少得控制一座港口,在沿海地区建立军用机场。
  当然,如果能够顺利登陆索科特拉岛,也就没有必要找陆军航空兵帮忙了。
  最后,还是海军做出了让步。
  在9月底之前,登陆索科特拉岛,并且在10月份,进军波沙湾期间完成攻占行动,确保在11月份,即陆军攻打波伊国的同时,能够以索科特拉岛为基地攻打基布要塞,减轻陆军的作战负担。
  严格的说,其实是让陆军航空兵能够集中兵力支持在波沙湾方向上的进攻行动。
  关键就是,不再谋求攻占整个索科特拉岛。
  因为投入兵力不够,时间也不算充足,所以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有限的兵力攻占整个索科特拉岛。
  这可是一座面积超过3600平方千米的大岛。
  虽然岛上的驻军只有几百人,而且没有配备重武器,但是这是一座与世隔绝的荒岛,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在离开沿海地区之后,根本就没有可以向岛屿腹地延伸的道路。
  正是如此,也没必要占领整个索科特拉岛。
  要说的话,进攻索科特拉岛,最为麻烦的事情,其实是在当地修建港口与机场,等于搞基础建设。
  所幸的是,如果只是在沿海地区折腾,这个问题反到不严重。
  帝国当前,最不缺的就是愿意到战线前方的危险地区工作的外籍劳工。
  在会议上,薛远征已经明确提到,还做了保证,在进军波沙湾与攻打基布要塞期间,能够动用100万狭夷劳工。
  按照薛远征的意思,现在不是劳工不够用,而是太多了!
  在西北方向上,已经有近200万狭夷劳工在为帝国军队服务,以每天约10千米的速度向西铺设铁路。在东南地区,也有接近100万狭夷劳工在修建道路与港口,以及经营橡胶之类特种种植园。
  关键就是,每天有数千名通过考核的狭夷劳工来到帝国。
  哪怕不用支付报酬,也要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用财政官员的话说,狭夷劳工在帝国耽搁一天,只是基本的生活补助,帝国当局都要损失上百万金元。
  帝国能接连不断的发动战略进攻,数量众多的狭夷劳工功不可没。
  显然,在索科特拉岛方向上,只要有足够多的设备,工程物资跟得上,最多需要几千名劳工。
  重点,其实是在波沙湾那边。
  在会议上,杨志远已经提到,布兰王国做好了放弃波沙湾的准备,肯定会在放弃的时候尽最大努力破坏当地的油田。
  帝国当局已经对此有所准备,主要就是提前预定开采石油的设备。
  当然,还有数量充足的劳工队伍。
  此外就是,在攻打波伊国的行动开始之后,肯定需要占领与控制港口,修复遭到损毁的基础设施。
  总而言之,依靠规模庞大的劳工队伍,帝国军队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受到后勤保障与基础设施所累。
  要说的话,这也算是狭夷皇国在将功赎罪。
  会议持续到深夜才结束。
  在离开首辅官邸前,刘长勋打了电话,让海军司令部的作战参谋拟定电令,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立即出发。
  至于攻打索科特拉岛的部队,一直在斯里兰卡待命。
  
第545章
内在原因
  时间紧迫,回到海军司令部领取作战命令之后,白止战连夜乘坐郑江明的轿车去了郊外机场。
  郑江明没有去首辅官邸参加会议,他还没有到成为首辅座上宾的级别。
  只是,他不是无缘无故的送白止战去机场。
  白止战这个时候才知道,陆军策划的不止是攻打波伊国!
  要说的话,还错怪了薛远征。
  按照郑江明透露的消息,陆军原本计划是从波伊国北上,要么翻过高加索山脉,要么就渡过阔海。
  总而言之,就是从枷锁路桥方向攻打骆沙联邦。
  这样一来,能从两个方向上攻打骆沙联邦。
  算上在西大陆那边,面向迢曼帝国的战线,骆沙联邦将同时在三个方向上作战。
  正是如此,彭怀胜早就提出,只要按照这套方案打,就有希望在新历103年夏季与迢曼军队在骆沙联邦的首都会师。
  可问题是,薛远征不支持陆军的主张。
  至于其中原因,郑江明提到了西南东望洋。
  白止战并不笨,马上明白了郑江明的意思。
  在击败了骆沙联邦之后,帝国陆军将面对暂时欠缺有分量对手的局面。因为无法渡过东望洋攻打纽兰联邦,所以兵力已经接近1000万的帝国陆军,必然需要一个新对手,而可以选的,就只有奥洲。
  可问题是,进军奥洲靠的是海军,而不是陆军!
  没有海军支持,陆军的兵力再多,也无法跨过西南东望洋在奥洲本土登陆。
  显然,问题就出在这里。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新历103年下半年,甚至到了新历104年,帝国海军都没法进军奥洲。
  准确的说,是在保重了主要方向,攻打霍瓦依群岛之后,没有多余的兵力攻打奥洲。
  那么,如果在新历103年或者新历104年攻打奥洲,就必须推迟、甚至是放弃攻打霍瓦依群岛的行动。
  毫无疑问,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不攻打霍瓦依群岛,而是去奥洲,最终结果就是让战争延长2到3年,并增加100万以上的伤亡。
  关键还有,攻打奥洲的意义微乎其微。
  现在攻打奥洲,也只是为了满足陆军官兵的虚荣心,特别是高级将领,以及用战争来证明陆军的价值。
  显然,这也是薛远征对此不太感冒的原因。
  落实到根本上,其实是要控制攻打骆沙联邦的进度。
  用郑江明的话来说,至少在海军攻入陆心海前,还不能击败骆沙联邦,得让骆沙联邦继续充当同盟集团的战争黑洞。
  这里,涉及纽兰联邦提供的战略援助。
  虽然没有确切统计数据,但是有足够多的情报证明,在西南梵炎洋海战结束后,骆沙联邦获得的援助就超过了布兰王国,为纽兰联邦头号援助对象,而北夕落洋航线也变得异常的繁忙。
  其实,这也是邓兹能出任潜艇部队总司令,而且获得专断大权的关键所在。
  除了海运损失,巨大陆与西大陆战场上的消耗也非常的恐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6/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