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945

  梁夏帝国已经加强在巨大陆战场上的投入,还一路高奏凯歌,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阔海东边。
  因为罗利王国加入协约集团,加上忒尔共和国突然参战,所以在陆心海方向上,迢曼帝国的投入其实远远低于预期,也就有足够多的兵力用来巩固东部防线,同时加强在西大陆西部的防御部署。
  在总体态势上,协约集团在世界岛的战略优势非常明显。
  正是如此,在之前的几个月,纽兰陆军航空兵不顾巨大损失,加大了对迢曼帝国的战略轰炸力度。
  受此影响,纽兰联邦扩大了战略轰炸机的生产规模。
  可问题是,仅仅是轰炸无法击败迢曼帝国,而且巨大的损失也意味着,高强度战略轰炸不可持续。
  折腾了几个月,最终才确定,在北玄地区西部登陆。
  此举,不但能够逼迫迢曼帝国向北玄地区增兵,还能缓解夕梵运河那边的压力,加强在陆心海的军事存在。
  如果在北玄地区的作战行动进展顺利,还可以考虑把马耳他当成跳板,攻打罗利王国的本土。
  按照洛福斯的说法,如果能逼迫罗利王国提前退出战争,或首先击败罗利王国,也不失为取胜的可行之策。
  不要忘了,同盟集团的狭夷皇国已经战败。
  此外,在拿下罗利王国之后,不但能够巩固在陆心海的优势,还能够向东推进拿忒尔共和国开刀。
  在战略层面上,只要击败忒尔共和国,就能够让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各自为阵。
  要说的话,这其实是击败协约集团的唯一办法。
  上次大战,同盟集团能反败为胜,除了纽兰联邦在关键时刻参战,还跟击败忒尔帝国有很大关系。
  只是,这一套反击战略,意味着纽兰联邦必须加强在陆军的投入,特别是采购更多的坦克与火炮。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能够分给海军的资源会大幅度减少。
  按照洛福斯的说法,海军当前的造舰规模,最多能够维持到明年年底,在地面战打起来之后,或者是被迫在西南东望洋与奥洲跟梁夏军队交战,海军就必须减少一部分次要战舰的建造数量。
  或许,到最后连主力战舰都无法得到保证。
  通过全面动员,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无法解决所有问题。
  洛福斯跟尼兹说这些事,是希望尼兹明白,以海军为主的战略最多能维持一年,留给尼兹扳回局面的时间也就只有一年。
  
第541章
返航
  虽然对当前的局势,尼兹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但是此次的华城之行,主要目的已全部达成,可以说收获颇丰。
  只是,在尼兹动身返回珍宝港的时候,东东望洋上,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也已经转为向西航行。
  让白止战改变注意的不是当爹的消息。
  在出征前,他已经知道自己就快要当爹了,由太后派来的几个太医都认定,小长公主怀的是男胎。
  让白止战放弃北上,决定返航的,其实是海军司令部转发的一份战报。
  在巨大陆腹地,由廉旭升率领的突击部队,在阿特劳北面遭骆沙军队拼死阻击,损失非常的惨重。
  就在前几天结束的阿特劳会战中,4个主力装甲师都被打惨,还损失了上千辆坦克。
  这4个主力装甲师,总共也就只有1500余辆坦克!
  因为后勤保障一直就跟不上,预备队没有多少装甲力量,所以在此战之后,在年内攻打跋窟的希望已经破灭了。
  阿特劳会战的失利,责任不在廉旭升那里,同样不是基层官兵的问题。
  要说的话,是骆沙军队太过顽强。
  在这场决战阶段持续时间不到十天的会战当中,帝国陆军总共投入4个装甲师、3个机械步兵师与8个步兵师,总兵力还不到25万。骆沙军队投入2个装甲师、8个摩托步兵师与30多个步兵师,另外还动员了差不多30万地方民兵,兵力超过70万,达到帝国陆军兵力的3倍!
  此外,骆沙军队打得很顽强。
  只是在阿特劳城北的工业区,骆沙陆军就先后投入了大约30万兵力,跟帝国陆军反复争夺了半个月。
  最终,骆沙军队用伤亡接近50万官兵的惨烈代价,在阿特劳的城区里面,让帝国陆军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当然,关键是消耗了帝国陆军并不算多的作战物资。
  打到最后三天,帝国陆军损失的700多辆坦克,有超过一半是在烧光燃油之后,为了避免落入敌手而不得不在前线阵地抛弃,由坦克手主动把坦克炸毁,而另外一半当中,有不少是因为缺乏零部件无法修复。
  按陆军的战报,损失的大约1200辆坦克中,只有约700辆是战损,其余的500多辆是损毁。
  关键就是,在这场会战当中,帝国陆军的伤亡人数不到5万。
  仅骆沙军队十分之一的伤亡人数,不但证明了帝国陆军的强大战斗力,也证明在这场绞肉机一般的决战中,骆沙军人打得非常的英勇,在很多时候就是用人去顶,不惜一切代价的死战到底。
  不管怎样,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前线部队得停下来等补给。
  用战报最后的终结来说,以廉旭升为首的西北方面军的全体将士,已经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进军跋窟无望,那就必须拿下波沙湾。
  不管中转岛那边的战况如何,都必须在9月份把一支特混舰队派往梵炎洋,最好是把两支特混舰队全都派过去。
  从时间上计算,在梵炎洋活动的三艘航母,且特别是“龙江”号与“陪京”号,差不多也该返回造船厂进行大修了。
  果真如此,海军司令部很有可能会把第十一特混舰队跟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对调。
  当然,因为有4艘小型航母,所以中转岛这边,暂时不需要安排特混舰队,也就能够让第十一特混舰队在后方休整。
  此外就是,很有可能把第二十二特混舰队转交给刘向真。
  按照这么安排的话,帝国海军不但需要进军波沙湾,或许还会同时发动攻打基布要塞的作战行动。
  从战术的层面上看,需要首先攻打索科特拉岛。
  至于攻打中转岛的作战行动,在歼灭了纽兰海军最后的特混舰队之后,就算还需要一些时间,也可以说是十拿十稳。
  要说的话,也就只是需要盯住西南东望洋上的那支破交舰队。
  数日之后,在8月27日的清晨,第二十一特混舰队回到中转岛西南海域,顺利跟第二十二特混舰队会师。
  白止战这时才知道,在陆战队要求下,登陆舰队在中转岛的西北,登陆场附近,建造了一座临时港口。
  办法非常粗暴,就是让几艘老旧破败的运输船装满水泥,然后到浅水海域坐沉,由工程人员在沉船上修建栈桥码头,并且修建一条浮桥通到海滩上,与登陆场的栈桥连接,以方便车辆通行。
  有了这座临时港口,货物与装备的装卸速度提高了一倍。
  更加重要的是,可以让更多船只下锚停泊。
  这里面包括几艘火力支援舰。
  在火力支援舰靠前部署之后,陆战队获得了更加直接的炮火支援,在攻打纽兰军队的地堡时就更加容易了。
  当然,在绝大部分时候,主要给纽兰官兵制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几艘火力支援舰,一刻都没停歇过,一直在用重炮轰击纽兰军队的阵地,时刻提醒岛上的守军,战斗还没有结束。
  到了夜间,炮击还变得毫无规律。
  此外,某些时候还会用上平常很少使用的350毫米或者400毫米巨炮,用加强了装药的穿甲弹在纽兰军队的防御阵地上犁地。
  这种毫无规律,而且威胁极大的炮击,让纽兰官兵在夜间根本没办法休息。
  至于到地面上活动,就更加不可能了。
  要说的话,反到白天要稍微安全一点,至少可以到地面上透透气,而不用担心突然有炮弹砸下来。
  关键还有,在加拉帕戈斯海战之后,之前一直非常活跃的“珍宝港快车”,也就是在夜间向中转岛运送人员与物资的快速舰艇再也没出现,只是偶尔有巡逻机在夜间到来,接走重伤员。
  由水上飞机送来的,最多也就是一些药品。
  当然,还有来自后方的家书。
  要说的话,家书就是守军官兵的精神支柱,是继续战斗下去的原动力。
  可见,纽兰海军基本上已经放弃了中转岛。
  当然,中转岛上的守军依然非常顽强,丝毫都没有要投降的意思。
  4天之后,8月的最后一天,海军司令部发来命令,第二十一特混舰队与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回港待命。
  当天,陆战队攻下了位于机场附近的守军指挥中心。
  这是中转岛上,最后一座由纽兰军队控制的地面堡垒群。
  虽然在中转岛东南,还有相当于四分之一的地区在纽兰军队控制之中,但是已经没有坚固的地表工事,残余的纽兰军队几乎全都藏在地下工事里面,而且丧失了出来跟帝国陆战队交战的勇气与斗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