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945

  此外,纽兰海军肯定加强了防范。
  不说别的,在7月初就收到了六局的情报,纽兰海军撤走了部署在珍宝港里的所有大型战舰。
  那么,偷袭珍宝港还有什么意义?
  因为霍瓦依群岛是必守之地,根本就没有转圜余地,所以在珍宝港瘫痪后,纽兰海军必然会在群岛东部建立其他的军事基地。
  关键,群岛东部的岛屿都足够大,有足够多的地方来修建港口与机场。
  当然,也能部署足够多的作战部队与囤积足够多的作战物资。
  按六局提供的情报,只是纽兰陆军航空兵就在霍瓦依群岛部署了3000架作战飞机,其中大部分在东部岛屿上。
  算上海军的岸基航空兵,霍瓦依群岛上的作战飞机肯定超过5000架。
  哪怕瘫痪了珍宝港,也未必能让纽兰海军丧失作战能力。
  何况,约顿港就在珍宝港的南面,那边可以部署上百艘战舰。
  只是,白止战这次没有立即否决周涌涛的提议。
  虽然偷袭珍宝港的现实价值不大,但是能吸引敌人的注意力,逼敌人分兵。
  还有,纽兰军队拼死守卫中转岛,不就是为了掩护珍宝港吗?
  不说别的,部署在中转岛上的重型轰炸机能直飞珍宝港,因此帝国军队能在攻占中转岛之后,通过战略轰炸对付群岛东部的纽兰军队,从而大幅度的降低攻打与占领霍瓦依群岛的作战难度。
  关键就是,能否让纽兰当局相信,帝国海军会直接攻打珍宝港呢?
  正是想到了这一点,白止战才让这个话题进行下去,由参谋讨论通过偷袭瘫痪珍宝港是否具有可行性。
  首先要确定的,其实是风险。
  可惜的是,也就是这个问题,直接否决了这个提议。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只要纽兰军队进入了战备状态,特混舰队都会在1500千米之外被发现。
  别说只有4艘大型航母,哪怕有8艘,甚至12艘,也很难偷袭成功。
  要说的话,袭击珍宝港绝对是一场无法投机取巧的恶仗。
  只是,白止战并没立即做出决定。
  原因也很简单,他并没有想过要去偷袭珍宝港,只是在探讨相关情况。
  如果纽兰海军断定帝国舰队会偷袭珍宝港,那么会不会动用重兵守卫这座港口?
  肯定无法排除这种可能。
  换个角度来看,逼迫梁夏海军偷袭珍宝港,也正是纽兰海军在没有舰队航母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唯一办法。8)
  
第516章
提前出动
  讨论持续了一整夜,期间还进行了两次简单的兵棋推演。
  推演结果,就连周涌涛都不得不承认,风险超过了可控范围,2支特混舰队有可能遭到重创,甚至是全军覆灭。
  要说的话,只是风险的问题,就足以否决偷袭珍宝港的提议。
  结果,话题又拉了回来。
  不偷袭珍宝港,如何才能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面占领中转岛?
  讨论来讨论去,取巧的办法还真没有。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如果真的有办法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打下中转岛,在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就已经想到。
  要想加快进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兵力投入。
  不要忘了,陆战队动员了4个陆战师。
  按照计划,最多只出动2个陆战师攻打中转岛,而且是轮番上阵,毕竟中转岛的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部队多了根本没办法展开,不但无法把兵力优势发挥出来,还会加大后勤保障的负担。
  说得直接一点,增派2个陆战师,其实是为了在攻占中转岛之后,再前进一步,占领东边的某座岛屿。
  也就是来个两级跳。
  部署在两座岛屿上的航空兵相互支持掩护,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防线,从而与群岛东部岛屿上的纽兰军队鏖战。
  其实,这也是总体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一切顺利,特别是舰队没有遭到重创,主力战舰能继续战斗,就不给纽兰军队任何喘息机会,立即发动第二轮进攻。
  只有在中转岛站稳脚跟,才能把中转岛建设成攻打霍瓦依群岛的跳板。
  按参谋的提议,主要是把另外2个陆战师的主力派上来,并加大装甲部队与炮兵的投入数量。
  如果可以,在中转岛西南开辟第二登陆场。
  因为已经登陆成功,还在海滩阵地上部署了配备大口径迫击炮的炮兵,所以开辟第二登陆场的难度并不大。
  要说的话,真正要受到考验的是后勤保障能力。
  不过,这反到不用担心。
  后勤保障全靠海运,而帝国海军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各类运输船。
  对参谋的提议,也就是提前派遣金瑞部队参战,白止战还亲自征求了几位陆战队将领的意见,而且得到了肯定答复。
  这里,跟陆战队的编制有关。
  战前,帝国海军陆战队的规模并不大,总共也就只有4个常备师,以及4个仅有指挥部的在编师,名义上为8个师,而实际兵力才15万,其中包括司令部与后勤部门的8万多名文职人员。
  结果就是,在大战初期,帝国陆战队只能用7万名官兵,加上紧急征召的一批预备役人员组建8个师。
  正是如此,在最初一年多里,陆战队采用的小编制。
  在完成了动员,准确说是招募到足够多的新兵,并完成基本训练之后,才逐渐恢复了大编制。
  不过,由此带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陆战师,都没有足够多的老兵。
  在攻打塞岛的战斗当中,这个问题表现得非常突出。
  虽然只要上过几次战场,经历战火的考验,新兵就能成长为老兵,但是在很多时候,老兵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把刚刚完成基础训练的新兵送上血火战场,生存率低得吓人。
  在塞岛战场上,陆战队的新兵吃足了苦头。
  要说的话,攻打塞岛的伤亡率那么高,伤亡官兵总数超过了纽兰军队,跟新兵太多有很大的关系。
  此外,陆战队获取重装备的优先级在陆军之后。
  别说过去,即便是现在,陆战队的坦克战车等装甲武器,几乎都是从陆军那里淘来的二手货!
  陆战队隶属于海军,而获取装备的优先级,肯定在舰队与航空兵后面。
  如果不是大战爆发,而且由首辅出面干预,陆战队恐怕连陆军淘汰下来的二手装备都用不上。
  结果就是,在攻打塞岛期间,几个陆战师都组建了精锐部队。
  在战场上,精锐部队以攻坚为主,其他部队负责扫荡与占领。
  当然,精锐部队几乎全都是老兵,配备了足够多的装甲武器。
  按照几位陆战队将领的回答,只需要把2个精锐的装甲团派上去,就能够加快攻占中转岛的速度。
  当然,还要采取正确的战术。
  按攻打塞岛的经验,对付敌人的地下工事,最得力的武器并不是坦克,而是工程兵的重型推土机。
  此外,就是混凝土。
  要是仍然不行,就要用上制作燃烧弹的特使燃烧剂。
  当然,兵力是关键。
  只要兵力够多,一切都好说。
  有了陆战队将领给出的肯定答复,白止战没再耽搁,立即下达了命令,让登陆舰队把另外2个陆战师的精锐部队送上来。
  此外,就是立即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94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